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坤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雕龙
  • 11篇文心
  • 11篇文心雕龙
  • 11篇《文心雕龙》
  • 7篇审美
  • 4篇美学
  • 3篇视觉
  • 2篇用语
  • 2篇审美倾向
  • 2篇图像
  • 2篇文艺
  • 2篇连接点
  • 2篇暴力
  • 2篇暴力现象
  • 1篇当代审美
  • 1篇第二自然
  • 1篇电子游戏
  • 1篇心识
  • 1篇学理
  • 1篇学理分析

机构

  • 16篇云南民族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8篇张坤
  • 1篇古风
  • 1篇颜克成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2篇社会科学论坛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前沿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年份

  • 5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游戏中暴力现象的审美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暴力现象与电子游戏技术的内在特征相契合,因而它在电子游戏中得以较多展示。人们对电子游戏暴力的欣赏归根结底是一种世俗审美,电子游戏制作者和游戏玩家须共同革新思维方式、努力避免审美的世俗性,方能逐渐接近真正自由的审美境界。
张坤
关键词:电子游戏暴力审美
当代审美文化视野中暴力现象的学理分析
2011年
暴力现象经过媒介的制作与改造,被纳入审美视阈。这一现状有其西方美学的依据,亚里士多德、康德、布洛的理论都印证了暴力成为审美对象的合法性。语言文字、影像、电脑网络等媒介为暴力的美化展示提供了温床,但经过仔细分析可发现:当前的"审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与此同时,媒介也使得一些暴力的展示过于残酷、逼真和冷静,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和阅读(观赏)神经,这种"非审美"状态实在堪忧。
张坤古风
关键词:暴力审美审美文化
传统玉文化浸润下的文章审美论——《文心雕龙》珠玉用语试解被引量:2
2013年
《文心雕龙》中大量存在以珠玉言说文章的现象,这体现了珠玉文化对文艺美学的渗透与影响,是珠玉审美历史的进展,"以珪璋譬喻文才"即是对"以珪璋譬喻德行"的突破。"雕琢"、"雕画"、"雕削"、"雕龙"等用语体现了修饰文章与雕琢美玉之间的融通,"璞"、"珩"等用语与文章审美的原理密切相关;只有更多地了解古玉知识,才能深入把握珠玉用语的内涵,进而体会刘勰文艺美学思想的本质与特色。
张坤
关键词:文心雕龙
目观与心识的审美融通——《文心雕龙》潜存的文图关系理论被引量:1
2016年
目观和心识是《文心雕龙》中一对紧密联系、相互融通的审美范畴,可从三个维度做细致阐发:就文章的源发而言,可见的物象经过作家的创造变成了可读的语象;就文章的创构而言,作家只有深入开掘内心,才能使其篇章展现麟凤龙虬般的文采;就文章的欣赏而言,古来作者的肉身早已不可见,但读者却可以即文求理,入其情想见其人。
张坤
关键词:物象语象心识
原典探幽与学术创新--评陈军《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
2012年
青年学者陈军的论著《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下文简称《建构》)是作者近十年文艺学美学研究成果的辑集,它展示了作者从“入门”到“成熟”的学术历程,也突显了作者面对纷繁芜杂的历史文献和研究论著,所进行的独立、细致、深入的理论思考。
张坤
关键词:文艺学美学学术创新解构研究论著青年学者
视觉:《文心雕龙》中珠玉与文章的审美连接点
《文心雕龙》中广泛存在着以珠玉言说文章的现象,学界尚未对此问题进行专论.着眼于珠玉用语与文艺美学形态建构之间的关系,笔者从视觉审美的维度细读《文心雕龙》,试图为刘勰的美学思想提供新的阐释。剖判复杂的文情,就像以肉眼区别珠...
张坤
关键词:《文心雕龙》语言描述视觉审美
文献传递
《文心雕龙》文章源发理论探析
2016年
刘勰《文心雕龙》关于文章源发的观点潜藏于其理论体系之下,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文章源于作者内心,是心的自然外发。从心的萌发到文辞彰采有一条曲折蜿蜒的审美路径:从心术之动到情志萌生为第一阶段,内在情志外化为辞采则是第二阶段。具体而言,心遇于外物,便有所谓的"心术之动","情"因此萌生,"情"貌似直接外现为文采,但实际上它必须首先自然外发,并直接外化为文字篇章,这样体现形式感与审美性的文采才赖以依附与展现。
张坤
关键词:《文心雕龙》情志外化
章学诚论“为学”
2016年
章学诚认为,一个学者要明确自己"天质之所近""心性之所安",并对研究对象充满深情,应认清自己的学力,做到不自欺、不欺人、不"习固",在此基础上付出辛勤努力,方可学有所成;对于学界评价,真正的学者要能审慎辨析、坚持自我,以合适的方式论辩。
张坤
关键词:章学诚为学言论
图像视角下的《文心雕龙》新解读
2016年
成书于南朝齐的《文心雕龙》虽以文字作品为研究对象,但其作者刘勰不可避免会具有图像的视界,这是因为绘画在当时已是一门相当成熟且逐渐文人化的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绘画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其题材逐渐从人物画中滋生了山水画,其功能则逐渐从存形、鉴诫往传神、达意方面转化①;
张坤
关键词:《文心雕龙》图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文字作品文人化
文章的“可视性”及其美学渊源——以《文心雕龙》“视之则锦绘”为中心
2013年
文章的"可视性"是指文章所写内容如锦绣、绘画、器物雕饰一般具有视觉呈现的功能和效果。刘勰关于文章"可视性"的论述与他感观形式审美批评的理论风格密切相关,亦受当时的"形似"文风影响;从根本上讲,扬雄的心声心画论及中华美学"目观为美"的观念是刘勰文章"可视性"思想的美学渊源。
张坤
关键词:文心雕龙美学渊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