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博一

作品数:42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5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应力
  • 9篇预应力
  • 7篇载力
  • 7篇承载力
  • 6篇预应力混凝土
  • 5篇振动
  • 5篇铝基
  • 5篇复合泡沫材料
  • 4篇动力响应
  • 4篇连续梁
  • 4篇极限承载
  • 4篇极限承载力
  • 4篇荷载
  • 3篇粘结
  • 3篇振动加速度
  • 3篇弯矩
  • 3篇无粘结
  • 3篇吸能
  • 3篇梁板
  • 3篇模型试验

机构

  • 42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吉林交通职业...
  • 1篇吉林电子信息...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爵格工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42篇张博一
  • 11篇郑文忠
  • 10篇董莉
  • 10篇王伟
  • 8篇王伟
  • 5篇柳旭东
  • 5篇侯晓萌
  • 3篇李硕
  • 3篇张格明
  • 3篇武高辉
  • 3篇孙建
  • 3篇白崇喜
  • 2篇谭军
  • 2篇凌贤长
  • 2篇苏雷
  • 2篇金鲁田
  • 2篇张春巍
  • 2篇高霞
  • 2篇唐亮
  • 2篇李秋稷

传媒

  • 7篇低温建筑技术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3篇爆炸与冲击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混凝土
  • 1篇兵工学报
  • 1篇钢结构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Journa...
  • 1篇土木与环境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框架梁中两种内置预应力钢桁架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针对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改造工程"施工阶段自承重楼盖体系"内置预应力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中角钢桁架弦杆尺寸较大,端部预应力筋不便张锚等问题,提出采用内置灌浆圆钢管桁架替代内置角钢桁架的设想,对两种内置钢桁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当圆钢管弦杆壁厚与角钢弦杆壁厚相同时,灌浆圆钢管桁架的弦杆直径小于角钢桁架弦杆边长,桁架占用外套柱的空间小,同时桁架下弦杆钢管可作为按直线布置预应力筋的孔道,方便预应力筋布筋和张锚。并指出今后应继续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张博一郑文忠王英
关键词:预应力钢桁架设计方法
粉煤灰空心球/Al复合泡沫材料准静态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粉煤灰空心球/Al(Fly ash cenosphere/aluminum syntactic foam,FAC/Al)复合泡沫材料静力性能,采用万能试验机对铝基复合泡沫材料进行了准静态轴向压缩性能试验,考察了不同空心球平均粒径(分别为150、200和300μm)对铝基复合泡沫材料变形失效模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获取了具有不同空心球粒径的复合材料在准静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心球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准静态荷载作用下,随着空心球粒径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吸能能力及理想吸能效率有着明显的降低。此外,在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铝基复合泡沫在准静态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方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张博一高金涛王理王理王伟王伟
关键词: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吸能性能本构方程
非锚固大型立式浮顶储液罐振动响应分析
2014年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浮顶储液罐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罐液固耦合情况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模型罐液固耦合一阶频率为16.330Hz,与文献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得到的罐体的一阶耦合频率14.335Hz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为计算结构阻尼提供参数。通过有限元计算,从加速度、应变、晃动波高等诸多方面对比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在满足研究内容的精度范围内,无论是波形还是峰值都比较相似,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验证了该模型罐的可靠性。为后面模型罐以及原型罐相关的研究做好铺垫和技术支持。
董莉张博一
关键词:工字钢梁整体稳定系数极限弯矩
无粘结碳纤维筋预应力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因配有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其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全过程分析程序,考察中支座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跨中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预应力度、加载方式、跨高比及CFRP筋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连续梁板的塑性设计。
白崇喜张博一侯晓萌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弯矩调幅
外贴钢板加固砌体墙计算方法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加固现状,在组合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钢板加固砌体墙的计算方法,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
董莉张博一
关键词:钢板砌体
灌浆圆钢管局部压陷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施工阶段自承重楼盖体系是由内置预应力型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主梁)、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次梁)、焊接在次梁槽钢上的型钢主楞、板次楞以及板底模共同组成。在施工阶段采用内置预应力型钢桁架承担梁自重和施工荷载,混凝土结硬后...
张博一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
文献传递
高速冲击荷载作用后泡沫铝夹层板表观变形立体视觉测量
2015年
针对高速冲击荷载作用后泡沫铝夹层板表观变形测量需要,研究基于立体视觉的表观变形三维测量方法。选择去均值归一化灰度互相关系数(NCCC)进行区域匹配,通过调整视差范围消除虚假误差,以实现最大最小视差约束;并综合使用5种约束优化视差图。据平行双目立体视觉模型计算三维点云坐标,用Delaunay三角剖分获得表观变形曲面。基于MATLAB平台集成表观变形立体视觉三维测量系统,进行距离测量精度及比较试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用集成系统完成高速冲击荷载作用后泡沫铝夹层板表观变形的三维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重建的三维曲面能准确再现高速冲击荷载作用后泡沫铝夹层板的表观变形,为高速冲击荷载作用后靶标表观变形提供全新的测量方法。
单宝华张博一严雨
关键词:立体视觉
一种缓冲吸能填充管
一种缓冲吸能填充管,它属于缓冲吸能构件。它要解决目前泡沫铝填充管存在吸能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铝基复合泡沫材料为填充物,制成铝基复合泡沫填充管构件,取得数倍于普通泡沫铝填充管构件的吸能效果,弥补了铝基复合泡沫材料由于自...
张博一董莉李硕
文献传递
内置灌浆圆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为探索内置灌浆圆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规律,进行了3根无粘结内置灌浆圆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试验和6根模拟梁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论述了这类梁设计用和检测评价用的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试验梁塑性内力重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内置灌浆圆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应以任一跨出现荷载开始减小,位移急剧增大为标志;这类连续梁塑性内力重分布及弯矩调幅过程集中体现在中支座塑性铰形成的转动过程中;采用条带分层法进行截面的M-非线性分析,基于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使用阶段和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获得了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中支座两侧的塑性铰区长度实测值,并拟合得到相应等效塑性铰区长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以中支座与跨中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oβ,i、oβ,m为自变量和以中支座控制截面相对塑性转角pθ为自变量的内力重分布系数Δ的计算公式。
张博一郑文忠王雪英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静力试验塑性铰弯矩调幅
活性粉末混凝土局压承载力试验与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为了建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对48个RPC棱柱体试件进行了轴心局部受压试验,考察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和局压面积比对其局部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PC强度等级对局压强度提高系数影响较小;局压强度提高系数随局压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局压面积比相同时,RPC局压强度提高系数较高强混凝土低。基于试验结果分别提出了素RPC和掺加钢纤维RPC局压承载力的两类计算模式,可供相关设计标准修订时参考。
郑文忠赵军卫张博一
关键词:承载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