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VCT无创血管造影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 郭建平韩静姚斯元邢朋毅朱杏莉吴英超贺向无张伯英李振彪闵辉东马玉超丁剑波杨占坡黄静
- 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心脑及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性的检查,再加上有一定的危险性、费用高,始终不易被患者接受,使那些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失去了检查的良好时机,延误了病情。64排VCT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冠状动脉、脑动脉...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64排VCT
- 磁共振成像高分辨率抑脂T_2加权成像及三维重建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率抑脂T_2加权成像(T_2WI)及三维重建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例肛瘘患者行MRI高分辨率抑脂T_2WI扫描,并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分析MRI表现,评价瘘管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及复杂性肛瘘的分型,比较内、外口的显示率,将诊断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瘘管于T_1WI表现为条状略低信号,T_2WI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以三维重建像显示病灶整体形态最佳,与手术相比,MR诊断内口、外口及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2%(11/12)、85%(11/13)、90%(9/10)。结论 MRI高分辨率抑脂T_2WI及三维重建是肛瘘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朱杏莉张伯英郭建平郭茂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肠瘘
- 直肠肛管周围肌组织感染的MRI诊断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8例直肠肛管周围肌组织感染的MRI表现,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肛提肌和/或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感染患者的MRI表现,初步分析其与肛管、直肠的关系。结果 1例发生于肛门外括约肌右半部,6例发生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水平,均伴发直肠肠壁炎性肿胀及肠壁外膜破口形成,其中5例破口位于直肠者,肛提肌、耻骨直肠肌均可见脓肿形成,伴或不伴肛门外括约肌深部病变;2例破口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水平肛管者,耻骨直肠肌及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形成感染灶,未见肛提肌受累及,即破口位置高者,直肠肛管周围肌组织感染灶位置亦较高。另外1例位于外括约肌肌浅部,感染灶与邻近中央间隙脓肿分界不清。结论局部直肠或肛管感染后炎症可播及邻近肌肉组织,肛门直肠周围肌肉组织并不能阻挡肛周感染的传播。
- 朱杏莉郭茂林张伯英党秀禅穆晓耿丰丽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心肌灌注中配合工作的重要性
- 2005年
- 张伯英张永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医护人员心肌疾病
- 肝脏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和护理体会被引量:11
- 2017年
- 肝脏肿瘤是肝脏多发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机硬件、软件的不断升级及梯度磁场、射频线圈、信号放大、脉冲序列的设计开发等,MRI功能不断增多、扫描时间速度随之越来越快、图像质量越来越好,可提供的序列越来越多,肝脏MRI诊断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
- 邢予朱杏莉丁云霞张伯英党秀婵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扫描机脉冲序列穿刺血管
-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方位及序列对肛瘘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5年
- <正>肛瘘(即肛管直肠瘘)是肛周软组织慢性炎性病变导致肛管直肠和肛周皮肤的异常沟通,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1]。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初期是由于肛门腺体堵塞细菌大量繁殖,逐渐形成肛周脓肿,最终脓肿向外延伸破裂形成肛瘘~[2],复杂性肛瘘手术后复发率高达20%~40%,手术操作过程中隐匿性脓肿、遗漏瘘管为主要诱导复发因素。所以术前明确瘘管位置、走行、周围脓肿的情况很重要。目前,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方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 邢予朱杏莉杨希菊张伯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肛管直肠瘘直肠肛管慢性炎性病变外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