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雷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肺癌
  • 12篇细胞
  • 10篇小细胞
  • 7篇肿瘤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7篇非小细胞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疗效
  • 4篇蛋白
  • 4篇晚期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位点
  • 4篇位点多态性
  • 4篇吸烟
  • 4篇腺癌
  • 4篇基因
  • 3篇胆碱
  • 3篇凋亡

机构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6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食品药...
  • 1篇广州呼吸健康...

作者

  • 24篇张亚雷
  • 10篇杨海虹
  • 5篇何建行
  • 4篇何绮华
  • 4篇张世能
  • 4篇郜靓
  • 4篇邓秋华
  • 3篇江梅
  • 3篇欧阳铭
  • 2篇刘涛
  • 2篇李琴
  • 2篇徐光川
  • 2篇陈维清
  • 2篇黄志清
  • 2篇吴晓瑛
  • 2篇周珊宇
  • 2篇张晋昕
  • 2篇赵劭娟
  • 2篇郭志华
  • 2篇潘辉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胰腺病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抑制蛋白XIAP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新蛋白。XIAP可以与caspase-9、caspase-7和caspase-3直接结合,抑制caspase活性,而且XIAP还可以通过NF-κB途径和参与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细胞调亡。同时XIAP受XIAP相关因子(XAF1)和Smac/DIABLO(Direct IAP binding protein with low pI)等线粒体结合蛋白的负性调节。本文对XIAP的分子结构、表达调控、作用机制及其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XIAP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为癌症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张亚雷张世能
关键词:凋亡抑制蛋白细胞凋亡消化道肿瘤
吸烟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α5基因rs17486278位点多态性对肺癌的交互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吸烟、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α5(CHRNA5)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联及其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男性原发性肺癌病例204例,正常健康对照者821例.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及健康状况等,采集静脉血检测CHRNA5 SNP位点rs17486278的多态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CHRNA5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每天吸烟量>15支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高于不吸烟者(OR=3.49,95%CI:2.29~ 5.32),未发现CHRNA5上的rs17486278多态性与肺癌有统计学关联.进一步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每天吸烟量1~15支并携带rs17486278纯合变异基因型(CC)者对肺癌的发生存在正交互作用(OR=16.13,95%CI:1.27~205.33).根据rs17486278多态性和吸烟行为进行分层分析,与不吸烟并携带rs17486278野生基因型(AA)者相比,每天吸烟量1~15支并携带纯合变异基因型(CC)者、每天吸烟量>15支并携带野生基因型(AA)者和每天吸烟量>15支并携带杂合变异基因型(AC)者发生肺癌风险增高,OR直分别为8.14(95%CI:1.17 ~ 56.56)、3.84(95%CI:1.30~ 11.40)和5.32(95%CI:1.78 ~ 15.93).结论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CHRNA5的基因多态性与吸烟行为对肺癌的发生存在正交互作用.
李琴江梅赵劭娟吴晓瑛周珊宇刘涛王辉张亚雷陈维清
关键词:吸烟肺癌
吸烟和CHRNA5-A3-B4基因簇上rs588765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关联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吸烟、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a5、a3及b4基因簇(CHRNA5-A3-B4)上rs588765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收集204例男性原发性肺癌病例,821例正常健康男性对照者。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吸烟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等信息,并采集静脉血检测CHRNA5-A3-B4基因簇上单核苷酸的多态性位点rs588765的多态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CHRNA5-A3-B4基因簇上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关联。结果 在控制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蔬菜食用频率等混杂因素之后,每天吸烟量〉15支者比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高(OR=3.48,95%CI:2.28~5.30)。携带两个变异基因型(TT)的个体较携带rs588765的野生基因型(CC)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高(OR=3.91,95%CI:1.05~14.51),但未发现rs588765的多态性和吸烟对肺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在中国男性人群中吸烟和CHRNA5-A3-B4基因簇上的rs588765位点多态性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李琴张亚雷江梅吴晓瑛刘涛王辉周珊宇赵劭娟陈维清
关键词:吸烟肺肿瘤
厄洛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或突变状态未知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州哽铂治疗EGFR野生型和突变状态未知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初治或复治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17例,其中9例患者为EGFR野生型,8例患者EGFR突变状态未明。培美曲塞(500mg/m^2)与顺铂(20mg/m^2)分别于第1天和第1~3天给药,厄洛替尼(150mg/d)于第4—21天给药,21天为1周期。化疗结束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副作用不可耐受。结果对于颅内病灶,3例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9例患者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疾病稳定(SD),客观反应率(ORR)达到70.6%(12/17),疾病控制率(DCR)达到100%(17/17);对于颅外病灶,无CR患者,7例患者取得PR,9例患者取得SD,1例患者疾病进展(PD),客观反应率(ORR)达到41.2%(7/17),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4.1%(16/17);颅内和颅外疾病控制的无进展生存期的中位数11.1个月和10.7个月。结论厄洛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EGFR野生型或突变状态未知肺腺癌脑转移是有效的,而且耐受性好。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张亚雷杨海虹何绮华邵文龙何建行
关键词:培美曲塞厄洛替尼肺腺癌脑转移癌
有些肺癌表现为关节痛
2021年
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并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等典型的肺内症状,有些患者早期时症状较轻,甚至无任何不适。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除肺内症状外,一些全身转移的症状开始出现,如脑转移会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肝转移会引起腹痛、黄疸等症状。
张亚雷
关键词:脑转移肝转移胸痛咳痰关节痛咯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生存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抗凝治疗对控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郜靓张亚雷杨海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预后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生存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证实手术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作用。鉴定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生存影响因素,构建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与现有的AJCC分期系统、VALSG分期系统和IASLC的分期系统预测性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4年至2012年SEER数据库中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提取相应的变量数据。采用Kaplan-Meier比较不同分期下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绘制生存曲线。针对手术治疗的SCLC患者,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筛选变量,基于Cox回归模型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比较新模型与AJCC分期系统、VALSG分期系统和IASLC分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个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通过数据检索,共有45226例SCLC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867例为手术治疗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放疗顺序,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范围,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数量,病理分化程度和远端转移情况。经过赤池信息准则(AIC)筛选,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侵犯情况、远端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放疗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病理分化程度共10个变量入选模型。比较4个模型的一致性指数,Nomogram为0.706,AJCC模型为0.700,IASLC模型为0.667,VALSG模型为0.665。Nomogram模型显示最佳的预测准确度。结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影响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的大小,肿瘤侵犯的范围是独立的预后因素。Nomogram生存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分期系统。
潘辉张亚雷肖大凯郭志华张晋昕何嘉曦
关键词:SEER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列线图
改良I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改良I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及脑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探讨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在晚期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异环磷酰胺/诺维本/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改良INP方案[异环磷酰胺(IFO)3 000 mg/m2,第1天,同时使用尿路保护剂美司钠+诺维本(NVB)25 mg/m2,第1天+顺铂(DDP)60 mg/m2,分3天静脉滴注],每3周1疗程。结果 2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改良INP方案治疗,初治患者PR 2例(2/9),SD 6例(6/9),PD 1例(1/9),客观缓解率(ORR)22.2%,疾病控制率(DCR)88.9%;复治患者PR 2例(2/20),SD 14例(14/20),PD 4例(4/20),ORR 10.0%,DCR达80.0%,总的ORR为13.8%,总DCR达82.8%。脑转移患者12例,除2例不可评估外,其余10例患者PR 3例(3/10),SD 4例(4/10),PD 3例(3/10),脑转移灶的ORR为30.0%,DCR达70.0%,不良反应大多轻度且可控。同时β-tubulin-Ⅲ低表达者对该方案的反应优于高表达者。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改良INP方案进行化疗,临床疾病控制率较高,耐受性良好,对脑转移患者亦有较好疗效,肿瘤组织β-tubulin-Ⅲ表达水平可能与该方案的疗效相关。
张亚雷杨海虹邓秋华赵美玲徐光川何建行
关键词:肿瘤转移
TSA诱导胰腺癌BxPC-3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TSA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BxPC-3细胞应用TSA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Western blot分析p21 WAF1/CIP1蛋白表达。结果TSA对胰腺癌BxPC-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SA可将BxPC-3细胞阻滞于G0/G1期,TSA组G0/G1期细胞达(61.8±2.5)%,较空白对照组(42.5±2.2)%和乙醇对照组(47.3±3.4)%明显增多(P=0.004);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5%、5.5%和5.1%(P=0.000)。TSA组细胞p21 WAF1/CIP1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上调。结论TSA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具有影响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p21 WAF1/CIP1蛋白及其相关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4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抗胰腺癌作用机制之一。
张世能蔡霞徐凤琴张亚雷黄志清曾志勇
关键词:细胞周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国人(华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ⅢB/Ⅳ期)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对112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结果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13个月,1 a总生存率55.6%,2 a总生存率17.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S评分、化疗次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和分期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因素,其中胸水是ⅢB期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化疗次数、肝和脑转移是Ⅳ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中国华南人群中,晚期NSCLC(ⅢB/Ⅳ期)患者和预后生存密切相关的临床因素有分期、PS评分、TKI的应用以及化疗次数。
张亚雷欧阳铭郜靓杨海虹
关键词:晚期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