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 学分制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向学分制转型。学分制和人才的个性化培养紧密相连,然而从目前一些高校实施的现状来看,教学中学分制实施也存在着问题,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分解探索。本文试图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系统教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的实践,分析人才培养不同环节中学分制的侧重点和发力模式。在此提出,以期得到各位教育同仁的意见和建议。
- 张亚丽
- 关键词:学分制个性化人才培养
- 形随我动,境由心生——浅析多点触摸方式对新媒体艺术的贡献
- 2012年
- 信息时代,交互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从苹果iPhone系列到WIN7系统的横空出世,多点触摸式交互为新媒体领域带来一股强劲互动风潮。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兴起的多点触摸技术应用分析,并结合实验案例,发掘其在交互领域、新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特点及贡献,希望从艺术化应用的角度为交互概念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尝试方法。
- 张亚丽
- 关键词:多点触摸交互艺术新媒体艺术
- 光影曳动 不离其“魂”——以电视频道品牌设计为例
- 2009年
- 动态影像作为一种承载更多视觉元素与信息的媒体表达形式,适应了当今信息时代的需求,动态影像的系列化表现由于具备更加丰富的信息容量,在电视频道品牌设计中,备受大众青睐。本文以电视频道品牌设计为例,从受众个性心理与符号学认知的角度进行动态图像的表意分析,意在通过分解光影摇曳、变化万千的影像,寻找其中不变之"魂",试图为动态影像的系列化创作打开一条新思路。
- 张亚丽
- 关键词:电视频道影像设计符号学表意
-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推广中的动态化发展——以MB(Movingbrands)为例被引量:19
- 2016年
- 本文以传播媒体革新所带来的用户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为研究背景,以多媒体、多屏幕环境之下的设计方式与设计内容的转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球著名先锋品牌设计公司——MB(Movingbrands)设计项目为例,探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推广中动态化发展的相关形态与趋势,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品牌视觉形象的动态化设计应用给出新的视角。
- 张亚丽
- 关键词:多媒体化MB
- 文化遗产法海寺壁画的色彩数字化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中国壁画史纲要》中提到明代的寺观壁画,首举就是宫廷画师所绘法海寺壁画。其青绿重彩和"沥粉贴金"的绘画方式与色彩风格,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与色彩研究价值,当前也是介入色彩数字化研究的最佳时期。本文即以法海寺壁画色彩为研究对象,通过美学、美术学、信息设计、色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努力构建文化遗产色彩数字化的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践基础,为传统色彩的数字化展示传播及再应用提供交叉学科的研究路径与探索经验。
- 张亚丽徐迎庆韩振刚
-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海寺壁画
-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作品选
- 2020年
- 杨青杜嘉钰温京博(指导)沈玥童冯琦(指导)曾子波冯璐菲(指导)张亚丽
- 11 新三科
- 2022年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王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艺术新课标中,舞蹈课程以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重点解决了舞蹈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舞蹈学科的课程目标不以专业的艺术技能为核心,也不面向少数特长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的。
- 王杰汪婧雯刘畅吴桢映张亚丽
- 关键词:艺术课程特长生舞蹈课程义务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目标
- 论《饿潮》中的后现代崇高
- 2021年
- 印度裔英语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第六部小说《饿潮》展现了当代世界在面对全球化和生态危机的现状时所呈现的后现代崇高。首先,引起崇高情感的苏达班群岛自然拒绝纳入康德式崇高中主体既有的概念认知,不再是实现主体独断意志的工具,而是本身有资格作为一种行为主体,展现出利奥塔意义上的呈现不可呈现性。这种崇高带来的震惊促成了每一个外来者的转变。其次,二战以来的诸多人为灾难促使崇高由审美延伸向政治。莫里希哈皮大屠杀就是政治性的歧论事件。歧论暴露了西方世界的工具理性意识与他者感官生存体验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歧论也预示着新的判断规则即将到来的可能。再次,小说中的世界主义者既承担了促使他者的沉默被倾听的伦理责任,也从自然和民间信仰的启迪中寻找到了跨物种间互依共生的新话语。新话语是走向环境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必要前提。
- 张亚丽
- 自由至秩序:明代法海寺壁画的色彩美学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建于明正统四年-八年(1439-1443年)的法海寺壁画,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由宫廷画师工笔描绘,线条流畅,色彩浓丽,气势恢宏,相对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具有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与色彩研究价值。从美学范畴来看,法海寺壁画是东方美学主导的,儒释道互生融合的作品,充分吸收舶来文化,在东方文明语境下融合性发展后,重新建立起一个特有的东方美学范本。而对这一珍贵范本的美学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壁画色彩来看,丰富的色彩表现超越之前的诸多壁画作品,充满自由与独创精神,而经历大量的色彩应用后,法海寺壁画色彩,又呈现出一种规范性与节奏性,最终达成一种新的美学秩序性。本文即通过对法海寺壁画的主题内容、颜料种类、绘制方式、色彩组织等方面的分析,试图探寻法海寺壁画色彩从传统走向自由进而建立新型秩序的独特美学路径,从壁画色彩艺术中发掘东方美学特有的吸纳创新精神,建立当代面向国际的法海寺壁画色彩理解、学习、描述与重构的可能性,为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今时代的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张亚丽
- 关键词:秩序法海寺壁画色彩美学五色观
- 文化遗产法海寺壁画艺术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以物质文化遗产明代法海寺壁画中的图案与色彩为原始素材,研究以文化遗产内容为设计对象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旨在形成特定文化遗产向产品设计转换的方式探索。方法通过文创产品设计应用方向的主题性构建与分化,对原始图案与色彩的转换设计,分析研究壁画这种特定文化遗产的绘画特征(如应物象形的图案类型、随类赋彩的色彩特征等)向文创产品的创新转换中的方式、方法变化。结果结合设计案例,分析研究了壁画图案、色彩的主题构建可能性与多元性应用,以期为此类文化遗产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建立实践样本与方法积累。结论本研究对将中国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产业及文创产品设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生产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张亚丽覃京燕林海斌邓芳亚
- 关键词:丝巾文化遗产法海寺壁画随类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