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博

作品数:223 被引量:1,15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1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9篇中医
  • 37篇肿瘤
  • 30篇糖尿
  • 30篇糖尿病
  • 24篇细胞
  • 21篇腺癌
  • 20篇辨证
  • 17篇中医药
  • 15篇肾病
  • 14篇糖尿病肾病
  • 14篇金匮
  • 13篇思维
  • 13篇金匮要略
  • 12篇名老中医
  • 12篇老中医
  • 11篇胰腺
  • 11篇《金匮要略》
  • 10篇证候
  • 10篇方证
  • 9篇学术思想

机构

  • 184篇中国中医科学...
  • 60篇北京中医药大...
  • 5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1篇中国中医科学...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中西医结...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市鼓楼中...
  • 6篇北京王府中西...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杭州市红十字...
  • 3篇保定市中医院

作者

  • 223篇庞博
  • 59篇赵进喜
  • 57篇花宝金
  • 26篇王世东
  • 24篇刘贵建
  • 21篇朴炳奎
  • 18篇刘宁
  • 13篇李景
  • 10篇傅强
  • 8篇张亚欣
  • 8篇周建光
  • 8篇申子龙
  • 8篇孙士鹏
  • 8篇侯雪筠
  • 7篇宋坪
  • 7篇宫晴
  • 7篇王颖辉
  • 6篇李山虎
  • 6篇肖永华
  • 6篇崔晓兰

传媒

  • 45篇北京中医药
  • 30篇环球中医药
  • 17篇中医杂志
  • 1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1篇世界中医药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生物技术通讯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中医学报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中国药物警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陕西中医

年份

  • 4篇2024
  • 51篇2023
  • 37篇2022
  • 22篇2021
  • 17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14篇2013
  • 1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无相关性
2015年
目的:评测中国北方人群HLA-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149例HLA-B27阳性的AS患者组和281例健康人组,以及264例HLA-B27阳性样本组和239例HLA-B27阴性样本组进行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阳性率的检测使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FC500流式细胞仪和BD公司的HLA-B27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法)。结果:149例HLA-B27阳性的AS患者中仅有2例为HBs Ag阳性(1.34%),281例健康人对照组中有9例为HBs Ag阳性(3.20%),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方检验)。进一步检测发现264例HLA-B27阳性样本组和239例HLA-B27阴性样本组中HBSAg阳性样本分别为7(2.65%)和5例(2.09%),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卡方检验)。结论:中国北方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无相关性。
孙士鹏程实庞博冯雪安成刘贵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强直性脊柱炎HLA-B27
中医肿瘤“方易”思维述要
2023年
传统医学作为综合治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明确分类,亦未能形成专科,其临床治疗思维尚无确论,而散见于内科与外科、妇科等各类著作中。加之肿瘤病机复杂难辨,证候变幻多端,攻补难衡,方药难施。通过以病择方、以证定方、以势度方、以法活方四个方面阐述中医肿瘤制方、易方思维,以示成方巧化之例,旨在识攻守之道而明局,参变局、避局、破局之法,把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王桂彬庞博花宝金朴炳奎
关键词:肿瘤思维
基于“壮火食气”理论探讨放射性肺炎的病机及防治被引量:1
2023年
历代多将“壮火”理解为病理之火,用“壮火食气”揭示病理之火干扰和损伤人体正气的病机特点。文章通过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外延“壮火”内涵,从“壮火食气”切入认识放射性肺炎的中医病机。基于“壮火食气”理论,从放射性肺炎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入手,指出放射性肺炎的核心病机为壮火食气,气火失调。壮火食气则肺气与肺阴受损,此为发病之关键,气火失调则肺之宣降失常,此为发病之终点。基于“壮火食气”理论的指导,结合文献研究,总结出放射性肺炎三大防治策略:处于外来壮火亢盛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清肺解毒以挫外来壮火防更食气;处于津液亏损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养阴润肺以补津液耗损防湿痰聚;处于脾胃气衰而“壮火”内生阶段的放射性肺炎,应培土生金以杜壮火内生致血瘀的防治策略。
张传龙李奕庞博朴炳奎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中医药病机
立德、立功、立言——施今墨学术流派兼爱济世、代有传承、百年薪火、辈有创新被引量:1
2019年
施今墨先生作为近代最伟大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改革家之一,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施今墨先生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为风雨飘摇中的中医界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也为近代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施今墨先生医德高尚,倡导墨子的“兼爱”精神,学术上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倡导中西医结合,主动学习他人的学术,努力将自己的学术传播给更多人,反对中医的门户之见。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施今墨学术流派在继承中有发展,传播中有创新,不断发展壮大。
赵进喜王世东庞博祝勇傅强刘宁南赫
关键词:施今墨医德修养学术流派
基于《黄帝内经》脾之生理多维度探讨胰腺癌治脾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积聚日久,法从中治”已成为学界辨治恶性肿瘤的重要准则,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究其病位在脾,故其防治更应重脾。基于《黄帝内经》脾之生理多维度探讨胰腺癌的防治策略,总结认为脾之生理异常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从胰腺癌的癌变期、瘤体期、转移期、康复期等多个时间维度,在扶正祛邪治则指导下,深入探讨以脾为病位的胰腺癌具体治脾思路。维度不同,则有“脾困”与“脾虚”之异,脾困又分脾为己困、脾被邪困,脾虚又分邪在脾虚、邪去脾虚,故治脾策略便不同。结合现代研究与临证经验,总结醒脾护脾防癌变、清脾燥脾抑瘤体、补脾益脾控转移、滋脾理脾促康复的临证思路,以期为胰腺癌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借鉴。
张传龙李奕庞博花宝金朴炳奎
关键词:《黄帝内经》胰腺癌中医药生理
析论《黄帝内经》之“痿”被引量:1
2023年
传统医学对痿病的系统认识,肇始于《黄帝内经》,立论之详,可称诸病之首。本文以文字溯源为基础,结合医理阐述与临床思维,进一步对“痿”释义及演变进行考辨,笔者通过对《黄帝内经》痿病源流的梳理,结合文献古籍考究本病义理,指出痿之生,启于肺,关乎胃,源于肺热叶焦;痿之因,伤于热,关乎湿,成于百脉干竭;痿之变,始于上,关乎下,终于久伤成劳。痿病之辨治,当在“独取阳明”的基础之上,参以泻南补北之法,临证亦需兼治兼挟标症,后期当观权达变,灵活施以“痿痹合治”,以期厘正痿之病、因、证、治,临证可资借鉴。
王桂彬普振清庞博
关键词:黄帝内经辨治思维中医
基于“阴火”理论探讨内皮细胞代谢重塑与肿瘤血管化关系及中医药干预思考被引量:4
2023年
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借助调节血管稳态、血管张力、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凝血抗性、炎症因子等来响应机体的物理和化学信号,进而维持血管处于衡动稳定的状态。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所需的关键条件,肿瘤血管化的病理模式为瘤体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以促进其增殖。近年来,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渗入,驱动血管生成被认为是促进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血管内皮细胞可通过调控代谢重塑以满足肿瘤血管化过程中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其异常的代谢特征使得其能更好地适应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这种代谢的改变常被看作是肿瘤血管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中医“阴火”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原指“阴虚生内热”,属内伤之火范畴,后经历代医家推演变化,逐步形成“脾胃气虚-阴火上乘-气火失调”的病机认识。内皮细胞代谢重塑的发病过程是“阴火”病理表征的客观体现,而阴火造化生息、燔灼妄动之性又与肿瘤新生血管增生无制、亢变为害的疾病状态相吻合。脾胃亏虚与气机失衡的改变可致水谷精微不得布散,发生代谢障碍,停久为痰为瘀,与血脉相搏结,致使局部环境异化(肿瘤微环境形成)、脉道不利(内皮细胞代谢失衡),异变形成肿瘤新生血管。在“阴火”证候要素指导下,围绕气与火的相关性,运用“扶正调气”的治法遣方用药,可调节内皮细胞代谢功能,达到机体相对平衡状态,进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基于以上认识,该文围绕内皮细胞代谢重塑与阴火相关理论,阐发学术微旨,以期为中医药干预肿瘤血管化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李奕张霄潇庞博花宝金陈正涛潘雪张传龙
关键词:阴火中医药
赵进喜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被引量:17
2009年
赵进喜教授临证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强调微型癥瘕病机学说;倡导三维护肾,具体分为上下同治、内外同治、前后同治;注重泄浊毒、和胃气、正邪兼顾,正所谓"泄浊毒即所以保肾元,和胃气即所以护肾元"。认为该病普遍存在气血虚损、气机升降失司病机,临证常以益气血、顺升降为法,善用当归补血汤、升降散化裁。
庞博傅强赵进喜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从“脾为之卫”探讨延缓胰腺癌演进的治脾调卫机理与策略
2023年
胰腺疾病多责于脾,中医从脾论治胰腺癌可有效延缓其演变进程,但缺少理论支持,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对“脾为之卫”内涵的阐发,认为“脾为之卫”是机体护卫功能的高度概括,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脾主运化”。胰腺癌患者分泌功能异常,胆汁、胰液排出受阻而造成“脾失运化”,导致“脾为之卫”向“脾失之卫”的病理转变,或为胰腺癌演进的核心环节。“脾伤卫弱→脾损卫伐→脾衰卫溃”这一病理演变进程与现代研究中胰腺癌的演变进程高度契合,合理解释了治脾以延缓胰腺癌演进效果显著的机理所在,维护和恢复“脾为之卫”的功能,以重塑胰腺癌肿瘤微环境,是延缓胰腺癌演进的关键。结合现代研究,总结出清脾以复卫气、健脾以行卫气、补脾以生卫气三大治脾调卫策略,以期为临床辨治胰腺癌提供有益参考。
张传龙李奕姜晓晨庞博花宝金
关键词:胰腺癌运化分泌功能治脾卫气
乳腺结节诊断,良性恶性当详审;乳腺结节治疗,中西互参疗效好
2023年
乳腺结节临床较为常见,常无明显的症状,而少数乳腺结节存在恶变的可能。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对于进一步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结节的诊断主要依赖超声、钼靶X线检查、病理活检、MRI等检查手段。对于无症状的良性乳腺结节应注重随访。乳腺结节出现症状或表现为恶性征象者则应积极寻求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结节若出现相关局部疼痛等症状,进行性生长等恶变倾向时,应予以手术切除,且需根据患者的个人史及病情,综合治疗。乳腺结节属于中医“乳癖”“乳中结节”“乳核”范畴,病位在肝、胃、肾,与脾、冲任有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互结等,以疏理肝气、化痰散结为基本法则。临床常选用逍遥蒌贝散、二仙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治疗中亦应重视体质;重视病证结合、方药相应、守方守法;注重升清降浊、调畅气机、健脾、调和气血阴阳;把握好乳腺与全身的关系;随月经周期用药,重视温法。
刘宁夏仲元赵进喜史晓光成秀梅付娜王宁付超庞博贾海忠王乐
关键词:乳腺结节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