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师焕芝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有机碳
  • 2篇有机碳组分
  • 2篇粘粒
  • 2篇粘土
  • 2篇粘土矿
  • 2篇粘土矿物
  • 2篇矿物
  • 1篇粘粒含量
  • 1篇铁氧化物
  • 1篇土壤
  • 1篇剖面
  • 1篇结构特征
  • 1篇胡敏素
  • 1篇胡敏酸
  • 1篇黄土
  • 1篇黄土剖面
  • 1篇古土壤
  • 1篇腐殖物质
  • 1篇富里酸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师焕芝
  • 2篇李福春
  • 2篇金章东
  • 2篇吴枫
  • 2篇孙旭辉
  • 1篇代静玉
  • 1篇李学林
  • 1篇罗旭鹏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洛川黄土/古土壤中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粘土矿物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1年
系统测定了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古土壤的总有机碳及其主要组分(稳定有机碳、矿物保护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的含量,并对总有机碳与粘粒含量及粘土矿物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层古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其下伏的黄土层(S4例外),而稳定有机碳、矿物保护有机碳以及化学稳定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在黄土与古土壤之间无明显差异;(2)黄土和古土壤中有机碳含量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分别是140~250 ka和330~410ka;(3)总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与粘粒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54),它们与粉粒和细砂粒的相关性较差,这说明粘粒是土壤固定有机碳的重要组分;(4)高岭石与总有机碳和化学稳定有机碳的相关性比较明显(r分别为0.74和0.61),伊利石和蒙脱石与它们不相关或相关性较差。
师焕芝李福春孙旭辉吴枫罗旭鹏李学林金章东
关键词:有机碳组分粘粒含量粘土矿物
土壤腐殖物质特征及其对有机碳长时间尺度稳定性的指示:以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在长时间尺度上研究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组成和腐殖化特征对于正确评价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S8以上的17个黄土和古土壤样品中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进行定量研究,并对HA和FA的E465、E665值等进行了测定。结合该课题组对矿物组成、总有机碳(TOC)及其各组分含量等的研究结果,围绕腐殖物质特征对有机碳长时间尺度稳定性的指示意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结果表明:(1)古土壤中腐殖物质各组分含量大小的大致顺序是HM>HA>FA,黄土中为FA>HM>HA;古土壤的HA和HM含量高于黄土,而FA的含量低于黄土;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古土壤中HA、FA、HM,以及黄土中FA和HM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显示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黄土/古土壤中HA和FA达到平衡需要20多万年的时间,HM则需要70万年以上。(2)古土壤的HA/FA总体上大于1,并且它们均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S6层例外);黄土的HA/FA低于古土壤;无论是黄土还是古土壤,FA的E4/E6比值均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即FA的腐殖化程度增加;C/H、O/C比值说明,古土壤的HA和FA之缩合度和氧化度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而略微增加;古土壤和黄土中HS演化的总体方向可能为FA→HA→HM(→干酪根)。(3)HA、HA+FA和HA+FA+HM与TOC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为0.89、0.94和0.96)。(4)HA、HA+FA和HA+FA+HM均与高岭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为0.62、0.57和0.65),说明黄土/古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稳定性主要与高岭石有关。文中结果对于深化研究黄土/古土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深刻认识土壤有机质在长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旭辉李福春师焕芝代静玉吴枫金章东
关键词: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粘土矿物
宝鸡黄土/古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的演化
腐殖物质作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部分,一直是科学家门研究的热点问题。它的形成和转化是缓慢而长期的,以往很多研究仅局限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研究,这对研究土壤中腐殖物质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因此,在腐殖化过程的研究方...
师焕芝
关键词:古土壤有机碳组分腐殖物质结构特征粘粒铁氧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