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巨晓棠

作品数:157 被引量:4,877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4篇农业科学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6篇土壤
  • 38篇氮肥
  • 37篇氮素
  • 37篇小麦
  • 34篇玉米
  • 28篇冬小麦
  • 28篇硝态氮
  • 24篇夏玉米
  • 21篇土壤氮
  • 21篇轮作
  • 15篇施氮
  • 15篇施肥
  • 15篇轮作体系
  • 12篇氨挥发
  • 12篇
  • 11篇氮量
  • 11篇土壤氮素
  • 11篇利用率
  • 9篇施氮量
  • 9篇尿素

机构

  • 14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6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北农业大学
  • 5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浙江省海宁市...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57篇巨晓棠
  • 80篇张福锁
  • 35篇刘学军
  • 32篇张丽娟
  • 13篇江荣风
  • 13篇吉艳芝
  • 11篇陈新平
  • 10篇苏芳
  • 9篇刘新宇
  • 8篇袁丽金
  • 8篇潘家荣
  • 7篇高强
  • 7篇吴良欢
  • 7篇许超
  • 6篇高兵
  • 5篇毛达如
  • 5篇寇长林
  • 5篇李春俭
  • 5篇李生秀
  • 5篇王珏

传媒

  • 26篇植物营养与肥...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6篇土壤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农业科技...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核农学报
  • 3篇中国烟草学报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2篇科技通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7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13篇2004
  • 12篇2003
  • 17篇2002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法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被引量:86
2002年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土壤中的全氮、有机质、碱解氮 ,分别测定了2mm、0 .1 5mm粒度的风干土在 40 0 0cm- 1 ~ 1 2 0 0 0cm- 1 波数范围的近红外光谱 ,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含量预测 ,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mm风干土碱解氮建模的决定系数R2 为 92 .39,相对标准偏差为 7.5 % ;2mm风干土全氮建模的决定系数R2 为 88,相对标准偏差为 8.2 % ;0 .1 5mm的全氮建模的决定系数R2 为 89.86,相对标准偏差为 7.2 % ;0 .1 5mm风干土有机质建模的决定系数R2 为 96.41 ,相对标准偏差为 8.3%。因此 ,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
于飞健闵顺耕巨晓棠张福锁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有机质土壤氮素偏最小二乘法
新型肥料Entec26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玉米的增产效果被引量:7
2003年
本试验研究了新型肥料Entec26(ASN+DMPP)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及对玉米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海南省气候与土壤条件下,新型硝化抑制剂DMPP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的硝化过程。施用氮肥Entec26、并在玉米生长后期做追肥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DMPP对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有显著效果。在氮肥追肥、低施氮量的情况下,与未添加DMPP的处理相比,施用DMPP的处理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3.4%。氮肥做追肥的处理和氮肥全部基肥的处理相比,对玉米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最高达35.64%。增加施氮量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效果不显著。ASN与尿素相比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效果更明显。
杜安刚巨晓棠张福锁陈拉谢良商
关键词:肥料土壤玉米增产效果气候条件土壤条件
根层调控对填闲作物消减设施蔬菜土壤累积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本研究以甜玉米(Zea mays L.)作为填闲作物,探讨根层调控措施对填闲作物消减土壤剖面累积NO3--N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休闲、传统种植、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土壤调理剂的甜玉米总生物量最大,其吸氮量与秸秆还田处理没有差异,但均明显高于传统种植;填闲季结束后0-100cm土层NO3--N消减量显著高于100-200cm土层,2种根层调理处理0-100cm土层残留NO3--N显著低于传统种植,100-200cm三者之间未表现差异,休闲导致土壤NO3--N高量残留且下移趋势严重;秸秆还田、土壤调理剂处理的30-60cm和60-100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根长密度与NO-3-N消减量极显著相关;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处理在100cm处NO3--N淋失量分别比传统种植减少68.4%和52.6%。【结论】在硝态氮高累积的设施土壤上,填闲作物可以通过土壤调理剂和秸秆还田根层调理措施实现土体NO3--N的快速消减。
吉艳芝刘辰琛巨晓棠张丽娟冯万忠刘树庆
关键词:填闲作物硝态氮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分析被引量:227
2002年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对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损失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随施氮量的增加 ,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 ,而氮肥的损失率和土壤残留率有升高的趋势。以尿素作氮源将肥料混施入 0~ 10cm土壤或撒施后立即灌水的条件下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氨挥发的累积损失量分别为每公顷 12 .8(N0 )、2 2 .0(N12 0 )、33.0 (N2 4 0 )和 6 4 .5kgN(N36 0 ) ,氨挥发损失率依次为 3.8%、4 .2 %和 7.2 %。用乙炔抑制 土柱培养法测定的冬小麦生育期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每公顷小于 1kgN ,氮肥的硝化 反硝化损失率仅为 0 .2 1%~ 0 .2 6 %或痕量。夏玉米季硝化 反硝化总损失量为每公顷 1~ 14kgN ,相当于当季施氮量的 1%~ 5 %。在北京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 ,氮素的气体损失不超过总施氮量的 10 % ,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是淋洗出 0~ 10 0cm土体 ,在下层土壤中累积。
巨晓棠刘学军邹国元王朝辉张福锁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氨挥发硝态氮
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eaus)-夏玉米(Zea mays Linneaus)轮作体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农田氨挥发和N2O排放。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氨挥发速率与N2O排放通量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在施肥后第2~3天出现峰值。玉米季氨挥发量和N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分别占整个轮作周期气态损失的53.5%~68.9%和54.7%~82.3%。轮作体系中氨挥发净损失量(以N计)为4.28~31.31 kg.hm-2,占施氮量的3.17%~5.80%;N2O净排放损失量(以N计)为50.95~1051.03 g.hm-2,占施氮量的比例为0.04%~0.23%。因此,施氮量是影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气态损失重要因素,且夏玉米季是控制控制气态损失的关键时期。
马银丽吉艳芝李鑫张琳巨晓棠张丽娟
关键词:施氮水平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
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1
2003年
通过在福建三明和南平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品质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单叶重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不同部位烟叶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外观品质和评吸结果,三明试验点以施N76.5kg/hm^2和102kg/hm^2处理较好,而南平试验点则以施N102kg/hm^2和127.5kg/hm^2较好。
陈顺辉李文卿江荣风巨晓棠张福锁张仁椒李春英林祖斌周泽启徐茜
关键词:烤烟氮素
控释肥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和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被引量:67
2010年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非水溶性材料包膜控释肥对小麦和玉米叶片叶绿素、小麦分蘖和穗数、小麦千粒重、玉米百粒重、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效率和土壤硝酸盐残留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肥料习惯施肥方法相比,控释肥施在种子附近,在氮、磷、钾总用量减少50%情况下,小麦、玉米多项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别;控释肥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偏生产力,氮肥提高75.75%~76.33%,磷肥提高193.50%~201.29%,钾肥提高109.20%~125.96%;1m土层硝酸盐残留,小麦季减少65.94kg·hm-2,玉米季减少103.55kg·hm-2。
于淑芳杨力张民吴文良巨晓棠
关键词:小麦玉米控释肥土壤硝酸盐
引起小麦倒伏的因子分析被引量:9
2000年
田间调查和室内测试的结果表明 ,倒伏主要是由于品种、密度、氮肥力及其交互作用造成 .氮肥力过高是倒伏的基础 ,品种、密度。
巨晓棠袁新民张福锁
关键词:小麦倒伏
土壤后期供氮对烤烟产量和烟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3
2003年
采用田间试验和土壤原位培养法在贵州的凤冈和金沙研究了土壤后期供氮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氮量条件下,由于凤冈试验点土壤后期氮素矿化量远高于金沙试验点,在烟株生长的中后期(7~16周),前者的土壤氮素净矿化量(56kg/hm^2)几乎相当于后者(30kg/hm^2)的2倍,造成前者烟叶的产量、产值远低于后者,但前者上部烟叶中的烟碱浓度远高于后者,且均超过了3.5%的适宜标准。凤冈试验点在移栽后5周土壤NH4^+-N利NO3^--N已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烟株后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氮素的矿化。后期土壤氮素矿化量对烟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巨晓棠晁逢春李春俭江荣风张福锁石俊雄刘建利陈江华
关键词:烤烟产量烟叶品质烟碱土壤氮素矿化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条件下氮素反硝化损失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在北京潮土上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处理,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为4.71~9.67kg·ha-1。夏玉米生育期是反硝化损失的关键时期。氮肥施用后的1~2周是氮素反硝化损失的最剧烈阶段。土壤N_2O的生成、排放与反硝化作用有相似的规律性,N_2O可能大部分来自于硝化作用。
邹国元张福锁巨晓棠陈新平刘学军
关键词:夏玉米冬小麦土壤氮素轮作体系氮肥用量反硝化作用潮土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