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豫虎

作品数:198 被引量:897H指数:15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篇农业科学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0篇大豆
  • 35篇疫霉
  • 32篇大豆疫霉
  • 30篇病菌
  • 28篇疫霉菌
  • 26篇大豆疫霉菌
  • 19篇小麦
  • 17篇基因
  • 15篇根腐
  • 13篇斑病
  • 12篇叶斑
  • 12篇叶斑病
  • 11篇叶斑病菌
  • 11篇玉米
  • 11篇马铃薯
  • 10篇毒素
  • 10篇早疫病
  • 10篇抗病
  • 9篇疫病菌
  • 8篇锈病

机构

  • 187篇黑龙江八一农...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黑龙江省农业...
  • 5篇黑龙江省科学...
  • 4篇海南大学
  • 4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景德镇高等专...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黑龙江生态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黑龙江省农垦...
  • 2篇黑龙江省八一...
  • 2篇陕西省农业分...
  • 2篇西安黄氏生物...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98篇左豫虎
  • 29篇台莲梅
  • 27篇崔素萍
  • 26篇侯巨梅
  • 25篇刘铜
  • 23篇刘惕若
  • 22篇殷丽华
  • 19篇柯希望
  • 16篇康振生
  • 14篇郭永霞
  • 13篇郑殿峰
  • 13篇靳学慧
  • 11篇张洪微
  • 10篇王彦杰
  • 9篇梁喜龙
  • 9篇关海鸥
  • 9篇张亚玲
  • 9篇马晓丹
  • 8篇黄丽丽
  • 7篇金宝石

传媒

  • 32篇黑龙江八一农...
  • 13篇植物保护
  • 7篇植物病理学报
  • 5篇大豆科学
  • 5篇中国植保导刊
  • 4篇植物保护学报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黑龙江农业科...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农药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16篇2015
  • 9篇2014
  • 12篇2013
  • 17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16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种根腐病防治药剂对绿豆的安全性试验
绿豆根腐病是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的一种土传病害,在黑龙江省西部绿豆种植区发病较重,严重地块死苗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绿豆的生产。目前关于防治绿豆根腐病的药剂试验报道较少,该病害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
李薇台莲梅郭永霞左豫虎
关键词:绿豆根腐病种子处理
文献传递
基于UML的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被引量:8
2010年
开放性实验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其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空间和时间。该文在分析开放性实验室的业务流程基础上,以实验报告管理模块为例,详细描述了用UML设计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模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实现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闫丽崔素萍左豫虎张洪微赵永焕
关键词:UML建模
小麦雪霉叶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小麦雪霉叶枯病菌(Gerlachia nivalis)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电镜观察发现,分生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由孢子细胞壁内层延伸而成;病菌侵入寄主体内后,胞间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后胞间菌丝侵入坏死的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在形态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在病菌扩展过程中,寄主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最终坏死消解,寄主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病菌分泌的毒素有关。
康振生左豫虎王瑶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雪霉叶枯病侵染过程细胞学
便携式植物叶面积测量仪
便携式植物叶面积测量仪属于植物生长情况无损智能采集及测量仪器;该仪由微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动态存储器、海量存储器及LCD触摸屏组成,在海量存储器内配装微处理器引导程序模块、图像卡控制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叶面积计算模块和...
金宝石马晓丹关海鸥左豫虎谭峰
文献传递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被引量:9
2008年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张淑珍吴俊江徐鹏飞李文滨左豫虎邱丽娟常汝镇陈晨王金生于安亮靳立梅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抗甲霜灵菌株筛选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4年
以大豆疫霉野生菌株Pmg1为亲本,采用药剂驯化法获得抗甲霜灵菌株。初步研究抗药菌株的抗性水平、菌丝生长阶段抗性的稳定性、菌落生长速率、菌落形态、游动孢子囊和卵孢子产生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丝、游动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态。结果表明,获得5株抗甲霜灵菌株Pmg1-Mtr1、Pmg1-Mtr2、Pmg1-Mtr3、Pmg1-Mtr4、Pmg1-Mtr5,抗性水平分别可达到野生亲本的3 793.7、5 581.7、5 773.9、4 409.3和5 476.0倍,且抗性可在菌丝阶段稳定遗传。与野生菌株Pmg1相比,抗药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明显降低;菌丝、游动孢子囊和卵孢子在形态上与野生菌株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抗药菌株游动孢子囊和卵孢子的产量显著降低。表明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容易产生抗性,抗药菌株在菌丝阶段抗药性的保持对甲霜灵没有依赖性。菌株除抗药性提高、游动孢子囊和卵孢子产生能力下降外,其它生物学性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国莉玲左豫虎柯希望王晓杰韩德俊韩青梅康振生黄丽丽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甲霜灵抗性诱导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T20G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的初步研究
利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20G,通过对峙法、圆盘滤膜法对立枯丝核菌进行了拮抗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20G对丝核菌有明显的空间竞争能力、重寄生作用;T20G的难挥...
赵永强台莲梅左豫虎张亚玲郑雯靳学慧
关键词:木霉菌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
植物病原菌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植物病原菌检测试剂盒,这种植物病原菌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盒盖、衬垫,盒体与盒盖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座连接,盒盖有连接座,盒体上有孔,连接杆一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另一端插入盒体上的孔内;衬垫上的容器孔呈方形排...
刘铜侯巨梅左豫虎崔素萍
文献传递
论“植物医学”学科与专业的建设
2021年
1952年以前我国涉农高校设有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学科与专业,没有“植物保护”这一名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因学习和借鉴原苏联的教育体系而引入并设立“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目前我国至少有62所高校设有“植物保护”学科和本、专科专业.无论从专业名称、专业侧重或专业理念上看,“植物保护”都远远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及“三农”发展的需求.在原植物保护学科的基础上,升级建设“植物医学”学科,与人医学、兽医学一起构建人类健康和食物安全的三大支柱和生态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赋予医学人员的使命.“植物医学”名称自明,理念新颖;基础植物医学探讨植物与害源的关系;实用植物医学倡导以植物健康为核心的“治未病”.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呼吁在原“植物保护”学科与专业的基础上,建立“植物医学”一级学科与相关专业,逐步完善科学的高素质植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新农科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出更多学农、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刘同先丁伟沈佐锐杨忠岐许永玉李洪连原雪峰马德英文才艺董金皋刘芳邱宝利王源超张正光黄丽丽黄国华操海群潘月敏韩强黄金光刘会香刘怀侯有明王宗华刘长仲缪卫国刘国坤郭永霞罗朝喜梁广文曾玲李华平顾爱星左豫虎李向东张大羽吴元华段玉玺尹建潘洪玉钟国华张跃进
关键词:植物医学植物保护
马铃薯早疫病菌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马铃薯早疫病菌遗传多样性,采用单因素水平对影响RAPD反应的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建立了适宜于早疫病菌的RAPD最佳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中,Mg^(2+)2.5mmo1·L^(-1),dNTPs 0.20mmol·L^(-1),Taq DNA聚合酶1U,引物0.40μmol·L~(^(-1))。
台莲梅左豫虎张亚玲金永玲郑雯李海燕
关键词:马铃薯马铃薯早疫病RAPD-PCR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