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燕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应力
  • 5篇预应力
  • 4篇开洞
  • 3篇粘结
  • 3篇无粘结
  • 3篇开洞板
  • 3篇混凝土
  • 3篇建筑
  • 2篇地基
  • 2篇应力集中
  • 2篇有限元
  • 2篇载力
  • 2篇受力
  • 2篇双向受力
  • 2篇裂缝
  • 2篇抗剪
  • 2篇抗剪承载力
  • 2篇抗剪承载力计...
  • 2篇抗剪承载力计...
  • 2篇混凝土框架

机构

  • 7篇河南城建学院
  • 4篇平顶山工学院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作者

  • 12篇崔燕伟
  • 4篇满媛
  • 4篇满媛
  • 2篇李振宝
  • 2篇金凌志
  • 2篇宋坤
  • 1篇唐贞云
  • 1篇曹霞
  • 1篇谢旦
  • 1篇马华

传媒

  • 2篇混凝土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江苏建材
  • 1篇吉林水利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实验研究
2011年
通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加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实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并与Ansys分析结果对比,揭示了开洞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板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崔燕伟满媛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开洞板应力集中ANSYS
浅谈砖混结构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建筑材料的干缩等原因引起墙体产生裂缝的具体原因,在裂缝控制原则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砖混结构裂缝控制的具体措施。
崔燕伟满媛
关键词:砖混结构裂缝
某高校污水调节池浮移事故的处理措施被引量:2
2008年
对某高校污水调节池施工过程中发生水池浮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加固处理措施。实践表明,所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工,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崔燕伟金凌志曹霞满媛
关键词:加固处理措施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开洞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加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实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并与Ansys分析结果对比,揭示了开洞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崔燕伟满媛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开洞板应力集中ANSYS
双向受力下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框架结构设计应保证其在两个方向分别满足抗震要求。但地震作用是多维的、随机的,框架节点可能在两个方向同时受力,使其抗震能力相比于单向地震作用可能会降低。目前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在两个方向同时受力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未见详尽报道。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在双向同时受力时的抗剪机理,双向受力下,节点内作用合成剪力,节点端部形成斜向受压区,节点内形成不同于单向受力下的斜向斜压杆。基于拉压杆模型建立了双向受力下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李振宝崔燕伟宋坤宋坤马华
关键词:多维地震作用双向受力抗剪强度拉压杆模型
Dwg文件转换为PKPM模型应用探讨
2006年
探讨了将AutocAd环境下的dwg文件转换为PKPM环境下的文件的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图形文件导入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崔燕伟满媛
关键词:DWG文件天正建筑软件建筑模型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框架梁体外筋应力增量分析
2008年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应力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试验重点分析了框架梁体外筋应力增量随荷载增长的规律以及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的关系,并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料及试验结果,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关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梁应力增量的试验结论,并提出了计算超静定结构应力增量的简要计算公式,这对我们今后进行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设计和加固都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港口、水坝、桥梁等结构的建设上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满媛崔燕伟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超静定梁应力增量挠度
高层建筑塑玻土工筋带加筋垫层地基处理研究
2015年
结合工程实例,对塑玻土工筋带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进行研究,分析筋带性能、间距、垫层厚度、土层参数、垫层特性等因素对高层建筑地基沉降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总结此种处理技术的施工方法、效果、优点,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
满媛崔燕伟
关键词:地基处理加筋垫层有限元分析高层建筑
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的RC空间边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2019年
实际地震作用是多维的、随机的,框架节点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其抗震能力相比于单向地震作用会降低。目前,对节点核心区在2个方向同时受力时抗剪承载力的研究尚未完善。在双向受力下,节点核心区2个方向传来的剪力形成合剪力作用面,在节点核心区内部形成不同于单向受力下的斜向斜压杆。本文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针对水平双向受力相同的空间边节点,在合剪力作用面内建立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确定空间边节点核心区斜压杆以及钢筋拉杆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参数空间边节点模型,并收集部分空间节点试验数据,将剪力计算值与模拟值或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建立的双向受力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其边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模拟值或试验值吻合良好。
李振宝郝娜崔燕伟宋坤
关键词:双向受力抗剪承载力
基于ANSYS模拟的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板裂缝分析
2010年
无黏结部分预应力开洞板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应力集中,导致裂缝急剧开展,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性能研究是结构工程界积极探索的问题。基于非线性有限元ANSYS软件,建立了无黏结开洞板的三维分析模型,模拟了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加载直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其裂缝的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金凌志崔燕伟谢旦
关键词:无黏结预应力开洞板裂缝非线性有限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