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一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学
  • 3篇中韩
  • 2篇译介
  • 2篇游记
  • 2篇伪满
  • 2篇伪满洲国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韩国文学
  • 1篇代文
  • 1篇东亚文化
  • 1篇东亚文学
  • 1篇形象学
  • 1篇叙事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域
  • 1篇学位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亚文化
  • 1篇研究史

机构

  • 14篇延边大学

作者

  • 14篇崔一
  • 2篇金柄珉
  • 1篇金刚

传媒

  • 4篇东疆学刊
  • 3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构、诠释与“转用”:百年中韩安重根叙事考略被引量:1
2020年
一、绪论1909年10月26日,朝鲜人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时任日本帝国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此事在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直接相关的国家乃至美国、欧洲各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统计,关于此事件的来往电报仅在事发一周之内就达到9万余封2,世人对此事件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事件对事发地中国的冲击尤为强烈。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刊登有关事件的详情、进展、社论、评论。
崔一
关键词:安重根伊藤博文朝鲜人报纸杂志
民族想象与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被引量:1
2020年
日本殖民末期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殖民地作家通过跨界体验和跨界想象获得的异国形象,是东亚现代跨界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受难地""北乡""多民族国家"等一系列场所意义的演变,揭示来华部分韩国人作家在日殖末期采取的乌托邦建构、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排斥和改造内部他者等多种叙事策略。本文认为,韩国文学中的伪满洲国形象是作为流散族群作家复杂的身份意识以及内化在他们身上的殖民意识形态投射在伪满洲国独特的语境而形成的虚幻的"民族想象"。
崔一朴惠珍
关键词:伪满洲国民族想象
试析朝鲜的中国观被引量:5
2003年
中世纪朝鲜历代王朝的"事大"对象不是中国某个国家实体,而是特定的汉民族,"北伐论"与"北学论"就是例证。然而,随着韩国进入近代化进程,其中国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一方面贬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企盼中国的强盛。其结果,朝鲜对中国的认识由"仰视"变成了"平视"。
崔一
一流学科视域下朝鲜文学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延边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博士学位论文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本。因此,通过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考察,可以了解一个大学某一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中国的朝鲜文学研究博士研究生培养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的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言文学)研究的两大重镇,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力和数量、质量上处于国内核心地位。总体而言,延边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在选题、视角、方法论等方面经过了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形成并确立了学术视域宽广、方法论多样、问题意识鲜明等特色与优势。近十年来,在数量上取得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方法论的“物化”、文本分析不够细致、创新性降低等不足。指导教师和学生要抓住“双一流”建设这一良机,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加强理论创新、摆脱国别研究的狭隘性等策略,以实现中国朝鲜文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飞跃。
崔一朴惠珍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
“改良”与“和谐”:李箕永的中国游记与《大地之子》
2018年
长篇小说《大地之子》是李箕永在《朝鲜日报》的委托之下为"弘扬"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大陆文学"而创作的作品。为创作此作品,李箕永利用20多天的时间,对满洲各地的朝鲜人移民村庄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并将所见所闻如实地运用到小说中。对《大地之子》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这部小说顺应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国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部小说通过各种写作策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策"进行了反抗。李箕永将自己看到的不和谐的"满洲""风景"演化成"和谐的满洲",从而将"满洲"刻画为"无场所性(placelessness)"的"场所"。
崔一
朝鲜现代文学中的上海被引量:2
2004年
朝鲜现代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城市有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其中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许多朝鲜青年知识分子和文人来到上海,上海在朝鲜现代文学中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城市。现从形象学的角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虚像与套话以及城市形象语境特点加以阐诉,通过对上海的优越性和阴暗面的描述,体现朝鲜知识分子对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崔一
关键词:形象学
崔曙海的中国体验与小说创作
2021年
为了摆脱生活的苦难而背井离乡移居到中国的崔曙海,在中国确认了底层人民贫困与苦难的普遍性,从而对剥削与压迫的阶级属性有了较同一时期的朝鲜文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中国体验,崔曙海练就了在自我与他者、自我与自我、他者与他者之间定位自己,寻找真正自我价值的方法。中国体验拓宽了崔曙海对朝鲜现代文学的视域及想象力,也增强了其艺术性和生命力。
金刚崔一
关键词:民族意识阶级意识小说创作
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22年
中韩两国作为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1992年中韩建交开创了两国间交流的新纪元,成为韩国文学进军中国的重要契机,译介到中国的韩国文学作品逐渐增多。该文就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现状做一概括整理和分析。
朴美言崔一
关键词:中韩建交韩国文学译介
崔南善的满洲体验与《千山游记》被引量:2
2018年
崔南善在满洲生活了四年,担任过"满洲国"建国大学教授,系该大学唯一的朝鲜人教授。作为诗人、学者及社会活动家,崔南善在朝鲜时已经具有极大影响力。然而在满洲期间,崔南善发表的作品却不多。根据目前可确认的资料,崔南善在这期间发表的文学作品只有《千山游记》等4篇散文。《千山游记》没有收录到崔南善的全集当中,受关注的程度较低。但是这篇只有6 000多字的作品在崔南善的众多游记作品中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崔南善将国土巡礼和海外旅行作为自己研究朝鲜历史及文化的重要手段,《千山游记》也体现了其研究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对其《千山游记》《松漠燕云录》等游记作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崔南善的满洲体验以及满洲认识。
崔一
关键词:伪满洲国
中韩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17年
在中外文学史上,中韩两国以人际交往、文本传播、跨界叙事为途径和方法的双向互动和生成关系是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为两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基因",同时也创造出数以千计的文本。本文拟从人际交流与思想传播、文本传播与译介、跨界叙事等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和阐述中韩近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崔一
关键词:研究史人际交往译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