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进

作品数:118 被引量:2,121H指数:2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经济管理
  • 26篇医药卫生
  • 8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3篇保险
  • 22篇养老
  • 18篇养老保险
  • 12篇劳动力
  • 11篇社会保险
  • 10篇农村
  • 10篇经济学
  • 10篇老龄化
  • 10篇缴费
  • 9篇医保
  • 9篇医疗保险
  • 9篇基金
  • 8篇退休
  • 8篇工资
  • 8篇保险制度
  • 7篇人口老龄化
  • 7篇资本
  • 7篇福利效应
  • 6篇社保
  • 6篇企业

机构

  • 115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国泰君安证券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医疗保险...
  • 1篇一桥大学

作者

  • 115篇封进
  • 8篇余央央
  • 5篇宋弘
  • 4篇宋铮
  • 3篇何立新
  • 3篇张涛
  • 2篇郭瑜
  • 2篇李珍珍
  • 2篇袁志刚
  • 2篇刘芳
  • 1篇杜莉
  • 1篇叶春辉
  • 1篇佐藤宏
  • 1篇陆毅
  • 1篇王晓润
  • 1篇许庆
  • 1篇胡博
  • 1篇张馨月
  • 1篇马勇
  • 1篇张素蓉

传媒

  • 20篇经济学家茶座
  • 10篇经济研究
  • 5篇世界经济文汇
  • 5篇社会保障评论
  • 4篇世界经济
  • 4篇经济学(季刊...
  • 3篇新民周刊
  • 3篇金融研究
  • 3篇劳动经济研究
  • 3篇中国卫生政策...
  • 2篇中国经济问题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财经研究
  • 2篇管理世界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中国卫生
  • 2篇保险研究
  • 2篇中国经济报告
  • 2篇社会保障研究
  • 2篇中国医疗保险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
2013年
在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在一个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国家,面对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的现实,改革养老保险体制已经迫在眉睫,但中国人对一切可能降低养老金水平或推迟养老金领取时间的改革方案,都持警惕、愤怒乃至悲凉的态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大一部分低工资、低职位的职工承受了国企改革、养老金改革的成本,延迟退休意味着他们退休金要下降,迫使他们承担更多的成本。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公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问题。
封进
关键词:养老金改革养老保险体制统筹账户保险基金投资老龄化速度
如何突破大病医保的困境
2015年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医疗支出结构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政府支出占总费用的比例从2001年的15.9%增加到2012年的30%,相应地,个人支出占比从60%下降到34.4%。
封进
关键词:医保政府支出
医疗服务体系中多元所有制模式比较及中国的选择被引量:5
2009年
医疗服务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全由市场提供会使消费者福利受损,完全由政府提供又会产生效率损失。实践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医院所有制结构的安排与其社会福利制度有关。从运行效果看,不同模式各有千秋,但越来越多地引入竞争机制是共同趋势。中国的选择需要顺应消费者需求,近期宜采用民营医院为补充的模式,满足基本医疗需求;长期应逐步过渡到民营医院为竞争的模式,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封进张涛
公立医院改革,还需“无形之手”相助
2013年
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2009~2011三年共投入约8500亿元,各类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了13亿。尽管如此,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还没有彻底消除。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医疗改革中最关键、最艰难的部分,公立医院改革刚刚开始实质性推进。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做了诸多尝试,如增加政府投入、革除“以药养医”、改革保险支付方式、建立“管办分离”的管理模式等,而光有这些措施还不足以促使公立医院改革朝着“公益性”的方向发展。
封进
关键词:医院改革公立政府投入以药养医
长期护理保险缩小了失能老人健康差距吗?被引量:8
2022年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在老龄化背景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环节。本文使用失能等级评估数据、长护险服务使用数据和医保账户数据,评估了某典型城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者之间的健康效果差异。文章采用匹配方法和多种检验稳健地发现,使用长护险有助于改善失能者健康,职保和居保样本死亡率都有显著下降,但职保参保人的死亡率下降更多,职保与居保样本降幅相差约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两类参保人享受了统一的长护险政策,不同参保人的健康差距并未缩小。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护险的健康效果差异在重度失能群体中尤其明显,一个原因是重度失能居保人群由于收入和健康意识等制约未能充分利用长护服务。本文的结论可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扩面及其待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谢宇菲封进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死亡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被引量:8
2008年
政府如何履行对医疗卫生体系投入的责任?单独补贴需方的措施难以奏效,一个重要条件是供给方的市场竞争程度,而且市场竞争需要和支付方式的改革共同发生作用,改变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支付方式改革是让从医院有诱导需求的激励转变为有降低医疗成本的激励,具体做法是保险公司或政府按某种服务标准事先支付费用。
封进余央央
关键词:政府责任支付方式供给方
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医疗消费:基于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被引量:76
2008年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教育的供给水平来降低农村居民的患病风险。
叶春辉封进王晓润
关键词:健康资本教育
中国城镇劳动者退休行为及延迟退休的福利效果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采用期权价值考察中国延迟退休政策的福利效果。相同年龄下,当延迟退休增加了期权价值时,劳动者的福利会得到改善。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结合现行养老金政策,计算工作的期权价值,并验证了期权价值对劳动者退休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期权价值越大,退休概率越小。在此基础上,本文模拟了延迟退休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者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缴费和待遇规则下,延迟退休对男性期权价值的影响并不大,但显著增加了女性的期权价值。延迟退休对不同工资和失业概率的女性有不同的影响,延迟退休给工资较高和失业概率较低的女性带来的福利改善更为显著。
封进韩旭何立新
关键词:期权价值延迟退休
医疗资源共享与患者就医选择——对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评估被引量:14
2022年
医疗联合体建设是以整合和共享医疗资源为目标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利用典型城市患者就医数据和医院层面数据对该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发现加入医联体后,患者选择在二级及以下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次数显著提高,在近期被提升为二级医院的机构中影响更为显著,轻症慢性病选择在较低层级医院住院的次数上升更明显。文章验证了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声誉提升和轻症下沉是主要影响渠道,医联体具有分级诊疗的作用。结果还表明,三级医院患者数量变化不大,但医疗费用较高的患者占比增加;二级医院患者数量和收入有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得益相对较少。本文为有效推进医联体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丰富了健康经济学与中国政策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文献。
封进吕思诺王贞
关键词:就医选择
提升医保待遇对我国老年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在医疗费用迅速增长、民众对提升医保待遇的期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医保待遇提升对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人群——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质量医疗消费数据,以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在退休前后住院报销比例的变动作为政策断点,识别了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住院患者自付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将使住院人次增加约0.355%,医疗服务利用的价格弹性为-0.36;但对次均住院费用无显著影响。这一结论表明,现阶段适度提高老年群体医保待遇,不会带来费用的过度增长。
王贞封进宋弘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