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相安

作品数:2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濮阳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疫苗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病毒
  • 4篇乙肝
  • 4篇乙肝疫苗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皮下
  • 3篇皮下注射
  • 3篇注射
  • 3篇无应答
  • 3篇下注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磷霉素
  • 3篇慢性

机构

  • 25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作者

  • 25篇宋相安
  • 13篇马秀丽
  • 8篇刘耀朋
  • 6篇刘霞
  • 4篇刘耀鹏
  • 2篇窦文静
  • 2篇张桂娟
  • 2篇张风林
  • 2篇李永兵
  • 2篇角灿武
  • 1篇刘新
  • 1篇郭首兵
  • 1篇魏俊英
  • 1篇贾力
  • 1篇郭咸希
  • 1篇杨娟
  • 1篇张俊忠
  • 1篇孙长宇
  • 1篇张志沛

传媒

  • 7篇河南预防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各临床类型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况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HBV感染者,按不同临床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59例)、慢性肝炎组(76例)和肝硬化组(65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淋巴细胞亚群与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4^+/CD25^+值。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CD3^+、CD4^+、CD4^+/CD8^+值分别为(73.15±4.15)%、(45.37±3.88)%、(1.23±0.34)%和(70.11±3.47)%、(39.89±3.64)%及(1.02±0.20)%,低于对照组的(76.12±5.09)%、(47.20±3.89)%及(1.5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4^+/CD25^+值分别为(29.82±3.20)%、(4.81±1.50)%和(32.34±2.91)%和(6.20±2.23)%,高于对照组(29.04±2.43)%、(4.0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CD3^+、CD4^+、CD8^+、CD4^+/CD25^+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低载量组CD3^+、CD4^+、CD4^+/CD25^+值分别为(64.59±18.77)%、(45.79±15.11)%及(7.22±1.27)%,低于HBV-DNA阴性组[(74.79±17.09)%、(55.08±14.99)%、(8.14±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组CD4^+/CD8^+、CD4^+/CD25^+值分别为(1.52±0.91)%和(7.22±1.27)%,均高于高载量组(1.02±0.59)%和(5.12±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HBV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可为评估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屈丹丹刘霞宋相安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大剂量乙肝疫苗多点皮下注射联合左旋咪唑擦剂对小儿免疫无应答者42例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 对按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0、1、6)月10μg肌肉注射方案免疫无应答者--接种完成后6月~12月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乙肝五项全阴性者8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42名,男22例,女20例,按(0、1、2)月于双侧上臂三角肌区、两侧大腿上段前内侧区进行多点皮下注射,每点注射5μg,每月1次,同时予以左旋咪唑擦剂5mg.kg-1(最大剂量500rug)涂擦双侧前臂前内侧皮肤并保留24小时,然后洗去,每周2次.对照组42名,男23例,女19例,按(0、1、2)月20μg于上臂三角肌区进行单点肌肉注射.于乙肝疫苗第3次注射后1月抽血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查抗-HBs,以抗-HBs≥10mU/ml为阳性计算阳转率.结果 观察组42名抗-HBs阳转者38人,阳转率90.5%(38/42),对照组42名抗-HBs阳性者25人,阳转率59.5%(25/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P<0.01).同时还发现观察组抗-HBs平均几何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P<0.01).结论 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皮下注射改变接种途径、多点注射使有限的疫苗接触更多的免疫细胞以及联合左旋咪唑擦剂增强免疫力,较只增加剂量可明显提高抗-HBs阳转率,抗-HBs阳转率达90.5%,且观察组抗-HBs平均几何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扩大对比研究.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朋
关键词:乙型乙型
大剂量乙肝疫苗多点皮下注射联合左旋咪外用对成人免疫无应答者的免疫效果观察
2006年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朋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皮下注射免疫效果观察免疫无应答者外用成人
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4项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出凝血机制异常情况和肝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方法将356例患者分为:①重肝组71例;②急性黄疸型肝炎组157例;③慢性活动型肝炎组128例。设健康成人组100例做对照。采用JT-R1型血细胞分析仪对各型乙肝患者的PLT、MPV、PCT和PDW等4项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35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血小板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病程的迁延,病情的进展和加重,以及发生严重出血,血小板的4项指标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重肝患者变化更明显,尤其PLT和PCT2值均明显低于健康成人组、急黄肝组与慢活肝组(P<0.05或P<0.01)。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出血组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1)。结论四项指标的联合应用和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医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作出评估。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鹏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小板功能病毒性肝炎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38例临床分析
2007年
马秀丽宋相安
关键词: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症状病例
HBIG、Ara—AMP、胸腺肽、乙肝疫苗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2000年
我们自1998年2月~1999年4月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胸腺肽及乙肝疫苗序贯注射治疗慢性乙肝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按照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标准诊断和分度,选择HBsAg、HBeAg、HBcAb及HBV—DNA皆为阳性、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4.5岁。治疗组中度25例,轻度17例;对照组中度24例,轻度18例。两组在年龄构成、性别、病情分度等方面皆有可比性。
刘耀朋宋相安刘霞魏俊英
关键词:HBIGARA-AMP胸腺肽乙肝疫苗
麻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麻疹合并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麻疹病情的关系。方法将89例住院确诊的麻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入院后次日晨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患者年龄45d~46岁;临床分型为轻型6例,典型15例,重型31例,异型10例,成人型2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93.26%的患者肝损害发生于出疹期,6.74%的患者发生于发热期;重度肝损害多见于重型、成人型麻疹;患者肝功能随麻疹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无慢性化倾向。结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较常见,多发生于出疹期,且程度一般较轻,预后良好。
马秀丽宋相安
关键词:麻疹肝损害
凯西莱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40例临床分析
2002年
2000年10月~2002年6月,我院应用凯西莱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4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均为住院治疗的患者。男170例。
刘耀朋宋相安
关键词:凯西莱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病毒病
全文增补中
叶下珠胶囊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我们应用叶下珠胶囊辅助治疗9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宋相安马秀丽刘耀朋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叶下珠胶囊疗效观察
采用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结合蒙特卡罗模拟评价阿米卡星给药方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药动学(PK)/药效学(PD)模型及蒙特卡罗模拟评价阿米卡星常用给药方案抗感染治疗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EUCAST数据库中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数据,以AUC0-24h/MIC≥75为目标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获得阿米卡星对细菌不同MIC的达标概率(PTA);结合细菌不同MIC分布情况,计算阿米卡星不同给药方案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当细菌MIC≤0.25 mg·L^-1时,阿米卡星所有给药方案PTA=100%,均能达到较好的抗感染效果;当细菌MIC为0.5 mg·L^-1和1 mg·L^-1时,通过增加阿米卡星的给药剂量仍能获得较高的PTA,可能会获得较好疗效;当细菌MIC≥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12.16%,阿米卡星常规给药均无法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对于4种不同细菌,阿米卡星0.6 g·d^-1给药方案的CFR最高,但是对所有细菌的CFR均低于90%。结论:在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患者时,应当根据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MIC来确定是否应用阿米卡星及其给药剂量,但是不推荐阿米卡星应用常规剂量对可能存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李永兵郭咸希宋相安张风林郭首兵角灿武
关键词:阿米卡星蒙特卡罗模拟给药方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