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志飞

作品数:8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养殖
  • 5篇养殖密度
  • 5篇幼鱼
  • 3篇放养
  • 3篇放养密度
  • 2篇血液生理
  • 2篇血液生理生化
  • 2篇幼鱼生长
  • 2篇杂交鲟
  • 2篇摄食
  • 2篇施氏鲟
  • 2篇激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机能
  • 1篇对花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理生化...
  • 1篇盐度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养殖条件

机构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8篇温海深
  • 8篇宋志飞
  • 7篇李吉方
  • 6篇倪蒙
  • 4篇张墨
  • 4篇步艳
  • 1篇刘群
  • 1篇张亚晨
  • 1篇迟美丽
  • 1篇钱焜
  • 1篇张沛
  • 1篇程佳佳
  • 1篇刘明源

传媒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池塘放养密度对史氏鲟大规格鱼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鱼类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代谢过程,受众多激素的调节.其中GH/IGF轴在鱼类的生长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轴主要包括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
任源远温海深李吉方倪蒙步艳张墨宋志飞丁厚猛
关键词:放养密度施氏鲟MRNA表达
盐度调控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生长激素受体(GHR)作为GH/IGF轴的中心环节,在内分泌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技术克隆出花鲈GHR1和GHR2的c DNA全长序列。急性低盐度调控实验设为海水组、半海水组和淡水组。测定了急性低盐度调控24、48、96、144、192h后,花鲈肝脏中GHRs、IGF-1及垂体GH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HR1 c DNA全长序列2436bp,编码637个氨基酸;GHR2 c DNA全长序列2940bp,编码582个氨基酸。GHR1与GHR2由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组成,且结构存在差异。脑、肾、鳃中GHR1表达明显高于GHR2;而在肌肉、垂体、肝脏、盲肠、胸腺、心脏中,GHR2表达明显高于GHR1。24h时,各组GHR1表达不变,GHR2、GH、IGF-1显著下降。之后,相对于海水组,淡水组和半海水组GHRs和IGF-1表达升高,而GH下降,GH与GHR负相关。据结果推测,花鲈GHR2可能为SL受体,GH/IGF轴参与低渗调控可能是通过增加GHRs,进而激活下游IGF-1表达而实现。
张沛迟美丽温海深钱焜倪蒙张亚晨黄政举宋志飞柴森浩
关键词:盐度生长激素受体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肌肉组分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下降(P<0.05),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则变化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及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高密度环境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与肌肉组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程佳佳李吉方温海深倪蒙任源远丁厚猛宋志飞刘明源来长青刘传忠
关键词:杂交鲟养殖密度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流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为了给俄罗斯鲟鱼(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养殖管理提供借鉴,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kg/m^3(SD1)、3.6kg/m^3(SD2)和4.7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m×4.4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d。【结果】SD3组幼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SD1组和SD2组(P<0.05),表明较高的养殖密度打破机体抗氧化系统的平衡,抑制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发挥。SD3组幼鱼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SD1组、SD2组(P<0.05),这是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的表现。随着养殖密度增加俄罗斯鲟幼鱼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逐渐升高,肝体指数降低。SD3组俄罗斯鲟幼鱼脾脏系数显著低于SD1、SD2组水平(P<0.05),血液溶菌酶活性以及C3补体因子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过分提高养殖密度,将会导致俄罗斯鲟幼鱼出现拥挤胁迫,使机体的自由基"稳态性动态平衡"遭受破坏,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肝脏和脾脏均受损,免疫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且随养殖密度增加抑制效应愈加严重。
宋志飞温海深赵艳飞李吉方来长青刘传忠
关键词:养殖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代谢非特异性免疫
养殖密度对流水养殖系统中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6
2014年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SD1)、3.6(SD2)和4.7 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低密度组(SD1)幼鱼增重率(WG)、体长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转化率(FCR)分别为362.01%±15.87%、55.88%±4.77%、(1.79±0.03)%d、114.95%±4.52%,显著高于高密度组(SD3)的272.30%±2.74%、46.34%±6.22%、(1.53±0.02)%/d、94.49%±1.96%,而SD3组幼鱼生长离散程度和死亡率显著高于SD1组幼鱼;随养殖密度增加,幼鱼体内蛋白和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升高,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较高的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宋志飞温海深李吉方倪蒙张墨步艳任源远丁厚猛来长青刘传忠
关键词:养殖密度特定生长率死亡率
池塘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在水温为14 ~ 17℃条件下,将大规格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25.69 g±32.28 g)随机放入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 m2)中流水饲养,分别设置5.5、8.0、11.0 kg/m3 3个放养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养殖试验共进行70 d,观察并研究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摄食率等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密度为8.0 kg/m3的组生长效率最高;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雨水分和灰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试验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大显著降低(P<0.05),而氨氮和化学耗氧量浓度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8.0 kg/m3的放养密度更适合大规格施氏鲟幼鱼的养殖,过高的放养密度会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其肌肉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任源远温海深李吉方倪蒙步艳张墨宋志飞丁厚猛
关键词:施氏鲟放养密度摄食水质
放养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摄食、生长以及肌肉组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放养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生长、摄食以及肌肉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0d的野外试验观察,发现在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3.9、6.3、8.7和11.0kg/m^3的微流水环境中,高密度组(D组)和低密度组(A组)的死亡率、日摄食量、饵料系数(FCE)和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都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单位水体日增重显著升高,最终体长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高密度组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和灰分所占的比重越大,而在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方面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各种因素,建议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阶段的养殖密度为6~9kg/m^3。
丁厚猛李吉方温海深刘群倪蒙张墨步艳任源远宋志飞
关键词:养殖密度摄食
养殖密度对流水池塘系统中俄罗斯鲟幼鱼代谢机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放养密度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血液激素、生理生化组分的影响机制,选取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别按2.5 kg/m^3(80 ind./m^2)(SD1组)、3.6 kg/m^3(115 ind./m^2)(SD2组)和4.7 kg/m^3(150 ind./m^2)(SD3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6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俄罗斯鲟幼鱼养殖50 d后,各密度组试验鱼皮质醇含量迅速升高,至90 d时,SD3密度组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SD1、SD2密度组;高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血红蛋白含量与养殖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养殖密度中俄罗斯鲟幼鱼的白细胞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SD3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较SD1、SD2组大幅增多,表明长期高密度养殖对俄罗斯鲟幼鱼免疫机能产生一定影响;各密度组血糖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SD1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SD2、SD3组(P<0.05);各密度组总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SD3组血液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SD1、SD2组(P<0.05),且SD1和S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养殖密度达到12.12 kg/m^3时,俄罗斯鲟幼鱼皮质醇含量急剧增加,加速幼鱼糖异生作用,耗能增加,试验鱼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俄罗斯鲟幼鱼能量利用顺序依次为血糖>血清蛋白>血脂。
宋志飞温海深李吉方来长青刘传忠
关键词:养殖密度激素血液生理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