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韧带
  • 7篇交叉韧带
  • 6篇前交叉韧带
  • 6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2篇双束重建
  • 2篇体外冲击波
  • 2篇体外冲击波治...
  • 2篇痛症
  • 2篇自体
  • 2篇网球肘
  • 2篇肌力
  • 2篇肩袖
  • 2篇肩袖损伤
  • 2篇跟痛
  • 2篇跟痛症
  • 2篇股四头
  • 2篇关节镜
  • 2篇冲击波治疗
  • 1篇单束重建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0篇安华
  • 8篇刘晓鹏
  • 6篇敖英芳
  • 4篇余家阔
  • 3篇于长隆
  • 3篇徐雁
  • 2篇杨渝平
  • 2篇李小雯
  • 2篇王健全
  • 1篇崔国庆
  • 1篇黄红拾
  • 1篇于燕领
  • 1篇张继英
  • 1篇王永健
  • 1篇王丽
  • 1篇刘瑞兰
  • 1篇安玉洁
  • 1篇王海军
  • 1篇郭秦炜
  • 1篇周谋望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第四届全国康...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前交叉韧带实质部完全断裂的发生部位及有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实质部完全断裂的发生部位,及其与5种主要损伤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1988年5月-2005年12月,144例急性ACL损伤(受伤时间1-21 d)经关节镜探查确认韧带实质部完全断裂,按照长度将实质部三等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观察断裂部位与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接触性、非接触性)和损伤时膝关节位置(伸直、屈曲)的关系。结果上、中、下三段断裂的发生率分别为:72.2%(104/144)、26.4%(38/144)、1.4%(2/144),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段和中段断裂在不同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和损伤时膝关节位置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ACL实质部完全断裂近3/4发生在上段,1/4左右发生在中段,下段极少发生;断裂部位与年龄、性别、损伤侧别、损伤机制以及损伤时膝关节位置均无关。
杨渝平敖英芳刘晓鹏安华安玉洁刘瑞兰王丽于燕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关节镜
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骨道位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 研究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患者术后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初步探讨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定位评价。方法随访研究2005年5至12月33例自体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患者,通过X线片测量其骨道位置。术后29例获14-2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及Biodex肌力测试评价。结果患者术后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及KT-2000结果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前内束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线水平的股骨外髁长度的29.68%±5.25%,高度的16.93%±5.73%。后外束股骨骨道位于BIumensaat线水平的股骨外髁长度的30.33%±9.44%,高度的31.24%±6.87%。前内束和后外束胫骨骨道分别位于胫骨平台长度的32.92%±5.37%和46.33%±7.74%。前内束股骨骨道前后位置与KT-200030°前后稳定性呈负相关(P〈0.05),即前内骨道越偏后30°稳定性越好。前内束股骨骨道相对外髁高低程度与患肢术后120°角速度下屈肌力矩呈正相关。后外束股骨骨道前后位置与60°角速度下屈肌力矩呈正相关,后外束胫骨骨道前后位置与120°角速度下屈肌力矩呈负相关。骨道位置与各功能评分均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可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X线测量可以较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道的定位情况并分析临床效果。
徐雁敖英芳余家阔安华刘晓鹏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末端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3
2004年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末端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德国PIEZOSON 10 0电 -液压型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网球肘、跟痛症和肩袖损伤共 116例患者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网球肘治疗显效 72 .4 % ,有效 18.4 % ,效果不明显 9.2 % ;跟痛症治疗显效 32 .1% ,有效 5 0 .0 % ,效果不明显17.9% ;肩袖损伤治疗显效 2 5 .0 % ,有效 4 2 .0 % ,效果不明显 33.0 %。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末端病损伤较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 ,但对不同部位末端病的疗效明显不同。提示在应用本方法治疗末端病时应该注意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明确末端病发病产生症状的确切病理 ,方能有效治疗。
安华李小雯于长隆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末端病网球肘跟痛症肩袖损伤
应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膝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后康复的效果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在重建术前、术后的肌肉力量,评价有、无严格的康复训练计划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产Biodex 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以60°/s、120°/s两种速度测定6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韧带重建术后6个月、12个月患者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包括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值(PT/BW)、总功(TW)、平均峰力矩(AVG PT)。将其中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的24人作为康复训练组,另外无严格康复训练计划、自主活动的43人作为未康复训练组。结果:手术前患膝屈、伸肌群的PT、PT/BW、TW、AVG PT较健侧均显著降低;ACL重建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其中未康复训练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健侧70%左右,腘绳肌肌力恢复至健侧75%,康复训练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肌力分别恢复至健侧的80%和85%左右,高于未康复训练组,但与健侧相比仍有差距。结论:康复训练对ACL重建术后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恢复有明显的作用。等速肌力测试是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手段。
刘晓鹏安华于长隆
关键词:等速肌力测试术后康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计划股四头肌
原位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技术和中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原位修复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8月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同一组医师治疗的35例因陈旧性跟腱断裂行原位修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和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41.0±9.3)岁(范围:29~65岁)。所有患者的跟腱均为单侧断裂,左侧22例,右侧13例。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维多利亚运动学院跟腱评分(VISA-A)、跟腱断裂评分(ATRS)和Tegner运动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完成术后长期随访,随访时间(45.6±17.2)个月(范围:17~8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跟腱再断裂。末次随访时,VAS评分[M(QR)]由术前的1.0(2.0)分降低至0.0(0.8)分(Z=-3.586,P=0.00),AOFAS评分由术前的(64.3±12.5)分升至(97.0±5.0)分(t=-14.359,P=0.00),VISA-A评分由术前的(51.3±9.8)分升至(87.8±18.0)分(t=-17.656,P=0.00),Tegner评分由术前的(0.9±0.3)分升至(4.6±1.7)分(t=-12.524,P=0.00),ATRS评分由术前的(40.0±3.5)分升至(97.9±3.9)分(t=-64.133,P=0.00)。35例患者中,除7例(20.0%)患者不再参加娱乐性体育运动外,其余28例(80.0%)患者均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术后疗效优32例(91.4%),良1例(2.9%),差2例(5.7%),优良率为94.3%。除2例患者评级为差(年龄分别为65岁和56岁),其他患者均能够正常单足提踵且无疼痛。结论原位修复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中长期疗效满意,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不易发生跟腱再断裂和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杨渝平杨帅安华刘晓鹏安宁郭秦炜敖英芳
关键词:跟腱陈旧性损伤原位修复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骨科及运动创伤领域的应用
目的:复习国内外体外冲击波治疗骨科及运动创伤的文献,总结我们的初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德国产PIEZOSON 100 电-液压型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跟痛症和肩袖损伤共173例病人,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网球肘治疗显效72....
周谋望安华李小雯于长隆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网球肘跟痛症肩袖损伤
文献传递
自体腘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12月采用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33例(双束组),单束重建患者41例(单束组),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组4例失访,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8个月;单束组8例失访,随访时间14~21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KT-2000及Biodex肌力测试评价。结果双束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0、66、4分显著上升至术后的85、94、6分。KT-2000在134N下30°和90°位移情况由术前的5.8和2.4mm减少为术后1.2和1.1mm(P〈0.01)。双束组伤侧膝关节伸膝及屈膝的峰力矩在60°/s下,相对于正常侧分别为81%和87%,120°/s下为76%和85%。各项值均显著低于对侧(P〈0.01)。尽管在30°位KT-2000测量值和伸膝肌力的恢复方面,双束重建较单束重建表现出了更好的趋势,但功能评分,KT测量值和BIODEX测量的结果,单、双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腘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可以恢复膝关节稳定,改善关节功能,双束重建患者在30°位前后稳定性和伸膝肌力方面表现出了较单束重建更好的趋势。
徐雁敖英芳余家阔安华刘晓鹏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自体骨-髌腱(中1/3)-骨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中长期临床观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髌腱(中1/3)-骨进行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探讨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原则及影响因素。方法1998年5月至2004年7月共对29例患者行自体骨.髌腱(中1/3)-骨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术后22例获得5-10年随访(平均7.1年)。评价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Biodex肌力测试及膝关节X线片评价。结果22例患者术后平均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分别为89.4±8.1、94.5±9.2与6.9±2.6,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22例患者术后KT2000结果平均为(4.9±1.1)mm(屈膝90°位)与(4.3±1.2)mm(屈膝30°位)。术后屈膝30°KT2000测量结果≥6mm者6例(A组),〈6mill者16例(B组),两组三种功能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病程平均值分别为(17.6±3.9)个月与(2.9±2.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Biodex结果为:患侧膝关节伸膝的峰力矩为健侧的(90±22)%(60°/s)与(87±19)%(120°/s),屈膝峰力矩为健侧的(93±16)%(60°/s)与(92±20)%(120°/s),屈膝峰力矩大于相同条件下伸膝峰力矩(P〈0.01)。X线片显示:8例患者(36.4%)出现轻度退变,2例(9.1%)出现中度退变,12例患者(54.5%)X线片未见明显退变。关节退变患者与关节未退变患者的术前病程平均值分别为(16.6±2.7)个月与(3.3±1.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自体骨-髌腱(中1/3)-骨进行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的中、远期临床效果良好,Ⅲ度PCL断裂应该及早手术。
刘平敖英芳王健全崔国庆安华刘晓鹏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
股四头肌肌力对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肌力对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前十字韧带断裂重建术后1年以上行内固定取出术的患者76例,男51例,女25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时患者年龄16~44岁,平均27.6岁.取内固定术前行双侧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肌力测试,取内固定的同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观察髌骨和滑车软骨损伤情况,分析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的关系.结果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至二次关节镜检查的时间为12~51个月,平均25.3个月.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34例患者(45%)患侧与健侧股四头肌肌力比值≤80%,17例患者(22%)患侧与健侧腘绳肌肌力比值≤80%.将患者分为患侧与健侧股四头肌肌力比值>80%组(42例)与肌力比值≤80%组(34例).两组分别有9例(21%)和16例(47%)出现术后髌骨软骨损伤分级增加,髌骨软骨损伤加重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髌骨软骨损伤分级平均增加0.10和0.68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有11例(26%)和11例(32%)出现术后滑车软骨损伤分级增加,滑车软骨损伤加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滑车软骨损伤分级平均增加0.55和0.71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到健侧的80%以上,可明显减少髌骨软骨损伤的发生和加重.
陈艳王海军黄红拾龚熹王永健王健刘阳刘晓鹏安华张继英程继红余家阔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肌力软骨
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骨道位置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5年5月至12月于我所行自体胭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患者72例,采用其侧位X线平片测量骨道位置,结合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以及KT-2000在134N下屈膝30度和9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股骨骨道位于Blumensaat’s线的后23.87%,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25%。膝关节伸直受限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前34.19%,伸直正常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8.91%,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T-2000屈膝30度位膝关节前后位移值大于等于3mm患者的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前44.78%,位移小于3mm患者胫骨骨道位于胫骨平台的37.3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使患者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X线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骨道定位情况,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相关;本次研究显示比较理想的骨道位置在X线侧位片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37%。
徐雁敖英芳余家阔王健全刘晓鹏安华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