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宏斌

作品数:43 被引量:19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农村
  • 10篇征用
  • 10篇农村合作医疗
  • 9篇新型农村合作
  • 9篇农民
  • 8篇新型农村合作...
  • 8篇合作医疗制度
  • 7篇农地
  • 7篇农地征用
  • 6篇城镇化
  • 5篇新型城镇化
  • 5篇收益权
  • 4篇社会保障
  • 4篇农村合作医疗...
  • 4篇筹资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医疗救助
  • 3篇征地
  • 3篇社会冲突
  • 3篇土地征用

机构

  • 17篇陕西省社会科...
  • 1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作者

  • 43篇孟宏斌
  • 10篇陈娥英
  • 2篇王征兵
  • 1篇唐侠
  • 1篇郭普松
  • 1篇徐创洲
  • 1篇赖作莲
  • 1篇郑风田
  • 1篇王建康

传媒

  • 2篇改革与战略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新农保长效运行机制
2017年
作为一种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农村老龄化加剧的趋势和城乡二元养老体系引致的公平性差距,使得通过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老龄化的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有效化解农民的养老风险,中国政府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试点工作。
孟宏斌
关键词:新农保经办人员经办机构
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5
2007年
本文从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制度缺陷;提出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即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贫困农民三类农村弱势群体,完善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措施包括:明确政府职责,选择适宜模式,强化医疗救助。
唐侠陈娥英孟宏斌
关键词:弱势群体医疗救助
机制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性运行的核心被引量:22
2007年
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农民、政府及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主体博弈困境的约束条件下,合作医疗运行机制的创新要在遵循服务可及性公平的前提下,通过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健全完善,尤其是通过政府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市场监管,最大化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
孟宏斌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
制度变迁中的缺失与完善:西部农村合作医疗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在西部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中,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西部合作医疗存在功能定位偏差、管理体制不顺、筹资公平性欠缺、补偿支付范围不合理等根源症结,可在明确合作医疗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上,强化...
孟宏斌陈娥英
关键词:公共服务
文献传递
新型城镇化、非农化征地与农地增值收益权保护被引量:1
2014年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地方政府沿用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城市化"模式,使农地非农化征用的趋势有增无减。由于土地产权不明晰、政府职能越位、征地程序失范等原因,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获得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农地增值收益权益受到损害。通过确权颁证、规范用途、市场补偿、多元安置及综合社保等多层面的制度建设,既能够维护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权,又可以确保新型城镇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是一条可以尝试实践的路径。
孟宏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地征用
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在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向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缺陷。因此,重点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及贫困农民三类弱势群体进行医疗保障,集中完善包括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最终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孟宏斌陈娥英
关键词:弱势群体医疗救助
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推动民生改善工程——陕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失及其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陕西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变迁中,农民医疗保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针对存在功能定位偏差、管理体制不顺、筹资公平性欠缺、补偿支付范围不及缺乏农民自主监督等根源症结,可在明确合作医疗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上,通...
孟宏斌
文献传递
利益主体博弈视角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在政府主导型新农保试点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养老机构供给保障不足、经办服务机构能力低下等因素,导致出现农民参保需求强烈与被动参保并存的困境,主体间的利益失衡进而影响到新农保的持续运行发展。在新农保制度由试点普及向规范持续运行转轨的关键时期,按照"增加投资、全面覆盖、巩固提高"的新思路,构建经办服务、给付补偿、管理监督纵向一体化的新农保长效供给机制,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联动改革机制,确保新农保制度的持续运行与规范发展。
陈娥英孟宏斌
关键词:新农保
优势、合作与增收: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收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研究表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联度显著。当前,西部省区农产品加工行业规模小、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为此,西部省份可以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通过组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范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等途径,对特色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并通过相关产业带动,最终促进西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孟宏斌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增收专业合作组织
制约陕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陕西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结构优化步伐慢于全国进程。通过加大资金、科技、信息、组织等要素投入力度,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有效破解陕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困局。
王建康赖作莲郭普松孟宏斌
关键词:农民收入脆弱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