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谕

作品数:3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5篇骨髓
  • 1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1篇障碍性贫血
  • 11篇贫血
  • 7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增生
  • 5篇骨髓瘤
  • 4篇异常综合征
  • 4篇增生异常综合...
  • 4篇障碍性
  • 4篇综合征
  • 4篇间充质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机构

  • 28篇苏州大学附属...
  • 9篇苏州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苏州市中心血...

作者

  • 32篇孙谕
  • 27篇傅晋翔
  • 11篇陈萍
  • 10篇李军
  • 9篇袁育青
  • 8篇张宏
  • 7篇黄海雯
  • 5篇张学光
  • 5篇张晓慧
  • 3篇张晓惠
  • 3篇施小凤
  • 2篇张建华
  • 2篇顾军
  • 2篇王盼君
  • 2篇张阳敏
  • 2篇张勇
  • 1篇陈列松
  • 1篇戴弘
  • 1篇朱榕嘉
  • 1篇李剑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5年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GHT信号分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理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再障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以往认为再障的发生与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及免...
孙谕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动物模型
不同剂量地西他滨在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比较
孙谕曹慧茹李军袁育青傅晋翔
血小板无力症合并颅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8年
血小板无力症又称Glanzmann病(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疾病,特点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复合物(αⅡbβ3或CD41/CD61)存在质或量的先天性缺陷,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和帆块退缩不良。
席宇君孙谕宋应豪董军
关键词:变异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骨髓T细胞高表达TNF-α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病理中的作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骨髓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变化、分泌的细胞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检测骨髓TNF α水平 ,多色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膜型、胞浆内TNF α含量 ;纯化T细胞经植物凝血素 (PHA)、Flt3配体 (FL)及白介素 2 (IL 2 )激发后培养上清中TNF α水平 ;T辅助细胞 (Th)亚群改变。结果 AA患者骨髓中TNF α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P <0 0 5 ,且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负相关 (r=0 78,P <0 0 5 )。患者骨髓T细胞无膜型TNF α及受体表达 ,CD4 + 和CD8+ 细胞胞浆中TNF α含量显著增加 ,但两者无差别 ;淋巴细胞经PHA、FL及IL 2激发后培养上清中TNF α水平升高 ,尤以PHA的作用最为显著 ;AA患者骨髓中T细胞极化异常 ,Th1细胞比例增多 ,Th1/Th2增高。结论 AA患者淋巴细胞极化异常 ,Th1细胞比例增多 ,骨髓中T细胞胞浆中TNF α含量显著增多是AA骨髓衰竭的原因之一。
傅晋翔施小凤黄海雯李军陈萍孙谕
关键词:TNF-Α骨髓T细胞胞浆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索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激素减撤过程中加用“益气凉血汤”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 治疗前 4 5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平均为 17.31± 8.70× 10 9/L ,经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 5 7.5 3± 2 4 .5 0× 10 9/L ,治疗前后比较 ,血小板上升明显 (P <0 .0 1)。开始减撤激素时 ,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加用“益气凉血汤”设为治疗组 ,另一组不加者设为对照组。观察 2月后 ,治疗组血小板平均为 37.72± 2 1.0 4× 10 9/L ,,对照组血小板平均为 2 5 .0 1± 15 .5 0× 10 9/L ,尽管两组血小板均明显下降 ,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小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且治疗组中 ,激素减撤较对照组快 ,其血小板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进一步随访发现 ,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凉血汤”治疗难治性ITP ,不但疗效肯定 ,而且激素减撤速度快 ,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难治性ITP廉价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李军顾伯林陈萍袁育青黄海雯孙谕傅晋翔
关键词:治疗组凉血益气血小板难治性ITP
寡克隆性淋巴细胞增殖是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征性改变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比分析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及受体库Vβ段取用(usage)改变。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AA及1型糖尿病(1DM)、Graves病(G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淋巴细胞表型,Q-PCR分析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25对Vβ等位基因的选用。结果大部分AA患者CD3+细胞增多,CD4+细胞减少,CD4/CD8比值下降;CD25+及HLA-DR+细胞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1DM患者CD3+、CD4+和HLA-DR+细胞增多,CD8+细胞减少,CD4/CD8比值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GD和SLE患者CD4/CD8比值下降,而ITP患者则无明显改变。TCRVβ检测表明,AA淋巴细胞仅表达TCRVβ2~9个亚家族,以Vβ5表达频率最高为9/12,其次为Vβ2、Vβ4、Vβ8、Vβ14和Vβ22,呈现典型的寡克隆表现;GD、IDDM、SLE及ITP等患者均存在TCRVβ的选择性取用(Restrictedusage)。GD患者TCR以Vβ4、Vβ6、Vβ9及Vβ18为主;而IDDM患者表达Vβ8和Vβ13;ITP患者以Vβ6为主;SLE患者TCR取用了Vβ5、Vβ8、Vβ13、Vβ14。结论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病症相似,AA患者T细胞呈寡克隆性增殖,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性改变。
傅晋翔张勇孙谕张晓惠陈萍
关键词: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胸腺球蛋白为主的方案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采用ATG/ALG联合环孢菌素A、 G-CSF和短疗程甲强龙的方案或ATG/ALG联合短疗程甲强龙的方案治疗65例住院再障患者,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39 例接受ATG/ALG联合环孢菌素A、G-CSF和短疗程甲强龙方案的有70%的人有反应,有48%的人达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TG/ALG+雄激素+G-CSF+CSA+甲强龙是治疗重型再障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
孙谕傅晋翔李军袁育青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治疗前后FLIP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黄海雯傅晋翔陈萍李军孙谕袁育青张宏
CD28/B7信号在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淋巴细胞输注诱导自身免疫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探讨CD28/B7信号在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来自父本的淋巴细胞悬液(40×10^6个/L左右)通过尾静脉注入CBYB6 F1代受鼠体内,采用CFDA—SE标记法跟踪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尾静脉注射CD80和CD86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单抗),不同时段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病理切片观察骨髓及主要脏器的变化。将骨髓造血细胞与淋巴结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通过计数造血细胞的集落形成数来观察不同数量淋巴结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体外测试不同浓度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输注淋巴细胞后可诱导受体小鼠在第5天出现骨髓衰竭的表现,主要是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21d左右受体鼠出现死亡。不同时间段受体小鼠主要脏器冰冻切片显示荧光标记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骨髓组织中;病理切片显示有骨髓组织的破坏。同时注射CD80及CD86阻断性单抗的受体鼠同样出现上述表现;体外集落形成试验证实B6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和F1造血细胞为5:1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集落形成数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比例提高至10:1,CFU—E集落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至50:1时,则可完全抑制CFU—E集落的形成,CFU—E和CFU-G集落形成数目的减少呈现淋巴细胞剂量依赖性,加入CsA可显著提高CFU—E和CFU-G形成率。结论通过模型证实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仅通过阻断CD28/B7信号并不能阻断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
韩迎利傅晋翔孙谕高津张宏张学光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损伤修复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受体调节性T细胞(T-regs)亚群的作用。方法取C57BL/6(B6)小鼠骨髓,培养BMSCs。体外诱导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实验组(10只)于制模后第9天注射BMSCs,对照组(10只)未予处理。注入BMSCs后第5天,取血动态观察CD4+T-regs亚群、CD8+T-regs亚群及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结果成功培养出BMSCs,并建立AA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注射BMSCs后第5天的血象未出现继续下降,第14天时造血已基本恢复。实验组CD4+T-regs和CD8+T-regs亚群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外源性BMSCs注射通过对T-regs的调节,从而促进AA的造血功能恢复。
孙谕顾军张宏张学光傅晋翔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调节性T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