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东

作品数:115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会议论文
  • 4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8篇逆时偏移
  • 19篇勘探
  • 16篇波场
  • 15篇地表
  • 14篇地震勘探
  • 13篇叠前
  • 11篇成像条件
  • 10篇地震资料
  • 9篇地表条件
  • 9篇叠前逆时偏移
  • 9篇多次波
  • 9篇最小二乘
  • 9篇次波
  • 8篇地震
  • 8篇面元
  • 8篇共反射面元
  • 8篇共反射面元叠...
  • 8篇CRS叠加
  • 7篇去噪
  • 7篇CRS

机构

  • 1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15篇孙小东
  • 99篇李振春
  • 11篇洪瑛
  • 7篇滕厚华
  • 4篇杨国权
  • 4篇李金丽
  • 4篇陈静
  • 4篇张辉
  • 4篇王江川
  • 3篇丁仁伟
  • 3篇李芳
  • 3篇邓文志
  • 3篇杨鹏
  • 3篇徐文才
  • 3篇王培培
  • 3篇王铮
  • 3篇田亚静
  • 3篇周丽颖
  • 2篇张敏
  • 2篇田文辉

传媒

  • 10篇地球物理学进...
  • 8篇2015中国...
  • 7篇Applie...
  • 5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勘探地球物理...
  • 3篇2014年中...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我国近海油气...
  • 2篇中国石油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26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优势研究
<正>1、引言本文主要介绍了复杂构造条件下的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并将叠前逆时偏移与单程波偏移、Kirchhoff偏移等偏移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体现出了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的优势。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相比于其它几种偏移成...
杨鹏李振春孙小东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CRS叠加及其应用
在地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静校正不易做好,这是制约山地资料处理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基于起伏地表的CRS叠加不需对叠前数据做静校正,而且在得到叠加剖面后可以利用叠加得到的波场参数剖面实现基准面重建.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基...
李振春王朝辉孙小东
关键词:静校正CRS叠加基准面重建复杂地表地震资料
文献传递
基于Poynting矢量和方向行波波场分离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
<正>1.前言逆时偏移(RTM)是目前最有效的地震叠前深度成像方法。逆时偏移方法需要在时间上将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外推,并应用合适的成像条件(IC)进行成像。应用最广泛的是零延迟互相关成像条件,该方法会产生大量强振幅的低频...
王江川李振春陈静孙小东
基于共轭梯度法和互相关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及应用(英文)
2017年
常规逆时偏移可以实现较好的构造成像,但由于照明不均等因素使得该方法不能实现对岩性储层的精确刻画。为了得到可靠的地下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需要用反演的方式解决成像的问题。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被称为线性反射率反演,它通过引入Hessian矩阵实现相对的高分辨率振幅保真成像。共轭梯度算法是非常高效的迭代算法,使得LSRTM方法变得实用。基于模型数据与观测数据的互相关程度判定速度模型的准确度及计算模型更新量,可以使得LSRTM摆脱地震子波的依赖,增强稳健性。从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中可以看出,相比常规RTM和单程波偏移方法,LSRTM的成像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后续的储层描述和四维地震中。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最小二乘RTM的一阶近似,也就是线性Born近似。当遇到更复杂的地质构造时,可以通过考虑更高阶的近似来提高其应用效果。
孙小东李振春李振春
关键词:逆时偏移HESSIAN矩阵共轭梯度
人工智能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现状分析
2023年
在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中,由于环境、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地震数据往往存在许多缺失,给后续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重建.然而地震数据重建是一个欠定的反问题,通常使用正则化的方法进行求解.然而,正则化方法需要人工建模,不同数据应用时需要参数设定,人机交互繁多,参数调节对方法使用人员要求较高,重建结果往往受较强的人为因素影响,此外,此类方法还存在计算代价高的问题.为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开始应用于地震数据重建的研究之中.本文分析了几种当前主流的人工智能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效果,如:有监督学习地震数据重建,自监督学习地震数据重建,无监督学习地震数据重建.通过对这几类方法具体实施的适用条件、流程、网络结构、学习样本、效率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并对不同种类的重建方法对输入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做出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人工智能地震数据重建方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当前的人工智能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蒋润李振春孙小东
关键词:人工智能地震数据重建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
基于震源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的叠前逆时偏移方法及保幅性分析
<正>1.引言叠前逆时偏移可以使用的成像条件包括三类:激发时间成像条件、互相关成像条件以及记录波场和震源波场的振幅比成像条件。每一种成像条件在提供精确的、依赖角度的反射系数方面显示了不同的能力,不同成像条件会影响到成像振...
王铮李振春孙小东田亚静
文献传递
粘声VTI介质逆时偏移方法研究
本文从粘声各向同性介质拟微分方程出发,将其拓展到VTI介质中,得到了粘声VTI介质拟声波方程组,实现了粘声VTI介质逆时偏移成像。粘声VTI介质逆时偏移补偿了地震波的吸收,校正了各向异性的影响,发挥了逆时偏移的成像技术优...
洪瑛李振春孙小东任丽娟
关键词:地震勘探逆时偏移成像精度
文献传递
复杂构造RTM应用研究
逆时偏移用双程波动方程对波场进行延拓,避免了对波动方程的近似,不对波动方程做分解,将波动方程的解直接应用到波场延拓中,因此无倾角的限制,原理上讲可以成像回转波、棱柱波等,并使多次反射波收敛聚焦,是目前最有效的地震叠前深度...
石露孙小东李振春
关键词:地震勘探波场延拓成像效果
文献传递
CRS叠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07年
在常规处理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时间域成像和叠后偏移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为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时间域成像技术和叠前偏移方法,CRS(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共反射面元)叠加便是其中的一种。CRS叠加是一种可以直接由多次覆盖反射数据得到零炮检距(ZO)剖面而不依赖于速度信息的叠加方法。二维和三维CRS叠加不仅能够改进模拟ZO剖面,提高深层的信噪比,而且给出了可用于反演速度场的多参数剖面。模型数据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基于起伏地表的CRS叠加不需要先对原始数据做静校正,而且得到叠加结果后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基准面重建。另外,利用CRS得出的出射角及波前曲率信息可以更好地实现偏移速度建模,这也是今后CRS研究的一个重点。
孙小东李振春滕厚华
关键词:CRS叠加基准面重建
地震数据智能去噪与传统去噪方法的对比及展望被引量:7
2020年
在油气地震勘探中,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信噪比、保真度一直以来都是地震资料处理环节的关键问题.一般来说,高信噪比是高分辨率的前提,只有信噪比达到一定的水平,地震资料处理才可能实现良好的保真度.当今的地震勘探正向着深层、复杂构造和岩性勘探的方向发展迈进,人们相应的对地震资料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去噪手段包括f-x RNA法、f-x-y NRNA法、3D t-x-y APF法和t-x SOPF法等.本文将这些传统去噪方法与压缩感知去噪、卷积神经网络法等先进的智能去噪技术做了对比,并对智能去噪技术的前景做进一步的展望.
孙小东王伟奇任丽娟李振春
关键词:去噪滤波器正则化卷积神经网络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