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兰英

作品数:51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5篇基因
  • 20篇细胞
  • 13篇白细胞
  • 13篇白细胞介素
  • 11篇肿瘤
  • 10篇白细胞介素-...
  • 9篇抗癌
  • 9篇癌基因
  • 8篇抗癌基因
  • 7篇基因治疗
  • 7篇靶向
  • 5篇病毒载体
  • 4篇凋亡
  • 4篇新药
  • 4篇镇痛
  • 4篇自杀
  • 4篇自杀基因
  • 4篇疗法
  • 4篇抗癌新药
  • 3篇调控基因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41篇孙兰英
  • 39篇刘新垣
  • 19篇郑仲承
  • 16篇顾锦法
  • 9篇邹卫国
  • 8篇裴子飞
  • 6篇姚明忠
  • 6篇王晋慧
  • 6篇李兵华
  • 6篇戈凯
  • 5篇张紫莱
  • 5篇范佩芳
  • 4篇许德华
  • 3篇邱松坡
  • 3篇蒋春雷
  • 3篇冯琳
  • 3篇冯学胜
  • 3篇徐荻
  • 3篇严明达
  • 3篇楮亮

传媒

  • 6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癌症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神经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8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在肌母细胞中稳定表达被引量:1
1995年
用电穿孔法将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基因转染大鼠L-6TG成肌细胞株,经PCR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组织化学检测证明,TH基因能在细胞内稳定整合和表达,并在辅因子存在时将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移植于大鼠纹状体后可成活并表达TH。
曹蕾郑仲承孙兰英刘新垣蒋芝华周长福赵迎春陈生弟
关键词:基因基因表达震颤性麻痹
肿瘤靶向双基因-病毒、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肿瘤的双基因-病毒,其构建方法及其在治疗肿瘤上的应用,其主要是将两个不同的肿瘤靶向基因克隆进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两基因以连接物连接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出双基因表达框,然后插入肿瘤特异性病毒载体中,再将病毒...
刘新垣裴子飞邹卫国楮亮邱松坡张紫莱李兵华冯琳孙兰英顾锦法
文献传递
人白细胞介素-2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及其纯化与鉴定被引量:7
1995年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IL-2表达的影响,发现(1)在本工作的条件下,消除IL-2基因3′端的部分非翻译区,能提高IL-2的表达效率;(2)IL-2基因终止密码子与终止信号间的距离对表达有影响,增加此距离(D)会大大降低IL-2表达效率;(3)启动子P_L与P_R串联与否对表达效率无关重要,即带P_R cIts857 P_L元件与带clts857 P_R P_L元件对表达IL-2的效率基本一致;(4)目的基因与选择基因的表达方向对表达IL-2的效率也无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效表达的质粒(pLY-4),由它产生的IL-2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0%~40%,表达γ-干扰素时,可达60%~80%。还建立了简易迅速纯化IL-2的方法,分离包涵体后可达80%纯度,以后再用一步分子筛柱层析即可得到95%以上纯品。
虞建良范佩芳郑宏大孙兰英王子轩郑仲承李伯良陈寅唐建伟刘新垣
关键词:人白细胞介素-2大肠杆菌基因表达
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慢性疼痛应用中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慢性疼痛应用中的测试方法。通过采用腺病毒载体和pcDNA3质粒介导IL-2基因转移至蛛网膜下腔、病灶局部治疗慢性疼痛,用基因疗法使IL-2镇痛效应时间延长以达到实...
姚明忠顾锦法王晋慧孙兰英刘新垣
文献传递
一种抗癌靶向基因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癌靶向基因病毒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构建缺失55Kda基因的腺病毒并携带有外源抗癌基因,命名为Ad5-ZD55-基因,克服ONYX-015病毒不能携带外源抗癌基因的缺点,提高了抗癌...
邹卫国罗春霞邱松波张紫莱孙兰英顾锦法裴子飞刘新垣
文献传递
P-35抗凋亡基因保护PC12细胞免于氧化损伤
多巴胺能神经元对于氧化损伤的承受能力很低,常见的神经毒性物质如1-methy1-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6-Hydroxydopamine(OHDA)都是通过引...
卓铭许德华张润荃孙兰英刘新垣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慢性疼痛应用中的测试方法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慢性疼痛应用中的测试方法。通过采用腺病毒载体和pcDNA3质粒介导IL-2基因转移至蛛网膜下腔、病灶局部治疗慢性疼痛,用基因疗法使IL-2镇痛效应时间延长以达到实...
姚明忠顾锦法王晋慧孙兰英刘新垣
文献传递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的研制
1996年
白细胞介素-2(Inter leukin2,IL-2)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它作为一种免疫活性物质通过对杀伤细胞的诱导、扩增和分化等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感染等作用。临床资料显示它用在诸如黑色素瘤、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马清钧单传伟边疆王令春王令春刘新垣徐桂清虞建良刘新垣
关键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杀伤细胞黑色素瘤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实验治疗
许德华郑仲承蒋琼陈生弟曹蕾刘健徐玲飞刘振国卓铭陈生文刘新垣孙兰英
从PK发病机制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出发,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治疗,一是以多巴胺(DA)合成途径的关键酸--酪氨酸羟化酶基因为治疗基因,以成肌细胞,原代胶质细胞和于生化的胶质细胞为效名细胞通过逆转录病毒将基因转录效应细...
关键词: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治疗酪氨酸羟化酶
CD自杀基因系统对胶质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将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获得稳定表达CD的克隆细胞C6/CD。CD可以将无毒性的原药5-氟胞嘧啶(5-FC)转化成高度细胞毒性物质5-氟尿嘧啶(5-FU)。生长抑制试验表明C6/CD细胞对5-FC高度敏感,IC_(50)为3μmol/L;5-FC对C6细胞基本无毒性,IC_(50)近6000μmol/L;而C6/CD和C 6细胞均对低浓度5-FU敏感,IC_(50)小于1μmol/L。混合细胞试验表明C6/CD细胞在5-FC存在下对C6细胞有旁杀伤效应。本工作在细胞水平建立了一个治疗神经胶质瘤的自杀基因系统,过去无人报道过。
徐舲飞戈凯郑仲承孙兰英刘新垣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