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大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内压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压
  • 2篇出血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动脉狭窄
  • 1篇杏仁核
  • 1篇选择性海马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症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预处理

机构

  • 6篇山东省立医院
  • 5篇济南市第四人...
  • 4篇山东大学
  • 1篇泗水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孔大伟
  • 8篇葛明旭
  • 7篇庞琦
  • 4篇司志超
  • 4篇滕宏涛
  • 3篇王汉斌
  • 3篇张康
  • 3篇孙平
  • 3篇翟国德
  • 3篇赵光宇
  • 2篇王洪杰
  • 2篇彭波
  • 2篇朱玉方
  • 2篇许尚臣
  • 1篇栾立明
  • 1篇许孝飞
  • 1篇李伯琴
  • 1篇贺红卫
  • 1篇王冰
  • 1篇李景德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成年沙土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I/R损伤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EPO预处理48h、24h、12h组(C、D、E组)。除正常对照组5只外,其余各组均有10只。建模后,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比较EPO预处理的最佳给药时间窗。结果 I/R损伤对照组及EPO预处理各组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MDA、TNF-α、IL-1β含量却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各组MDA、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低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而SOD含量明显高于I/R损伤对照组(P均<0.05);EPO预处理24h组细胞凋亡数、TNF-α、IL-1β的含量低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SOD含量高于预处理12h、48h组(P均<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抗炎症免疫反应及神经营养作用有关。EPO预处理24h最佳给药时间窗。
滕宏涛葛明旭孔大伟李景德李涛彭波张博许孝飞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缺血再灌注
正常颅内压状态下人脑桥静脉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男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最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最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
葛明旭孔大伟彭波孙平王洪杰滕宏涛司志超庞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
颅脑外伤后假性动脉瘤致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10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1例因球囊反复栓塞时破裂,改行孤立术。结果 8例可脱性球囊一次栓塞成功,保留颈内动脉通畅。2例用2枚球囊连同颈内动脉一起闭塞。6例用GDC栓塞,保留颈内动脉通畅。1例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用GDC闭塞供血动脉。1例改行孤立术后拔除填塞纱条未再出血。17例介入治疗成功者即刻脑血管造影,均显示瘘口及假性动脉瘤消失。随诊1~5年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介入性治疗颅脑外伤后反复鼻出血效果可靠,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无条件行介入治疗时,采用孤立手术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葛明旭孔大伟滕宏涛孙平庞琦
关键词:颅脑外伤假性动脉瘤鼻出血介入治疗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描述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该段血管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行开颅手术,术中小心暴露并取出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常规TEM样品制备方法,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脑桥静脉流出端有大量致密排列的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也可见弹性纤维及少量网状纤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也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未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该血管节段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明显不同。结论脑静脉血管床贮存的大量静脉血液可以通过容量调节影响到颅内压力变化,而脑桥静脉作为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最后通路,流出端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由于该段静脉血管壁没有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而致密分布的胶原纤维本身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因此推测该段血管缺乏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脑桥静脉流出端参与静脉血液流出的被动调节机制可为下一步针对脑静脉系统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庞琦司志超贺红卫孔大伟李伯琴王汉斌赵光宇朱玉方葛明旭翟国德
关键词:超微结构颅内压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视力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视力改善的作用及影响术后视力改善的相关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左眼视力与右眼视力分别进行比较,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因素应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表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双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左眼:术前视力(0.8±0.6),术后视力(0.9±0.6),t=-4.716,P=0.005;右眼:术前视力(0.9±0.5)、术后视力(1.0±0.5),t=-4.976,P=0.004];应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两个对术后视力有影响的变量为肿瘤长径和术前视力。肿瘤长径越大,术后视力改善越明显(Wald χ^2=0.047,OR=2.240,P=0.047);术前视力下降程度越重,术后视力改善越明显(Wald)(χ^2=9.684,OR=0.010,P=0.001)。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切除程度、视力下降出现时间对术后视力改善均无影响。结论t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程度与肿瘤直径和术前视力下降的程度有关。
葛明旭孔大伟滕宏涛王洪杰孙平
关键词:垂体腺瘤视力经鼻蝶入路
进食呛咳、枕后疼痛、走路不稳
2006年
赵光宇孔大伟张康
关键词:走路不稳呛咳进食神经系统查体耳听力下降步态不稳
经皮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经皮层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对颞叶癫痫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方法20例单侧海马硬化性顽固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采用颞部开颅经颞中回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随访至少1年以上,采用Engel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Ⅰ级结果15例,Ⅱ级结果3例,Ⅲ级结果2例,无明显持久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在严格筛选的颞叶内侧癫痫,颢部开颅经颞中回皮层入路选择性切除海马杏仁核术对治疗颞叶癫痫,安全有效。
许尚臣栾立明庞琦翟国德葛明旭孔大伟
关键词:颞叶癫痫海马硬化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量、病情轻重、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对其血钠进行动态观察,行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出血量越多、病情越重,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越高,与出血量少病情轻组(分别为91.30%与25.00%、95.65%与16.67%)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有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高于无痉挛者(90.91%与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葛明旭庞琦孔大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低钠血症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肌性超微结构及其对颅内压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管壁的肌性超微结构,揭示该段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特性,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行开颅手术,术中截取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肌性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显著不同:存在散在、孤立的平滑肌细胞,细胞间未见缝隙连接,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无平滑肌细胞的功能性统一体。结论脑桥静脉流出端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缺乏主动调控机制,其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是调节颅内压的关键环节之一。
孔大伟庞琦许尚臣司志超王汉斌朱玉方
关键词:颅内压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对36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5%)患者行支架成形术(CAS)。结果均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即刻DSA显示狭窄程度降到31.4%以下;2例置入一次性滤器保护装置(FPD)时出现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功置入后即缓解;随访3~18个月,无再发TIA或脑梗死。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3例、好转20例、病情稳定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支架与血管壁连接紧密,主干内膜完整,均未见支架移位或再狭窄。认为CAS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赵光宇孔庆珂张康孔大伟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动脉狭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