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令琦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6篇磁共振
  • 5篇扩散
  • 5篇扩散加权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加权成像
  • 4篇再灌注
  • 4篇线栓法
  • 4篇急性
  • 4篇灌注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兔脑
  • 3篇弥散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兔脑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青岛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孔令琦
  • 5篇谢敬霞
  • 4篇刘学军
  • 4篇隋庆兰
  • 3篇郭云良
  • 3篇郎宁
  • 3篇韩鸿宾
  • 2篇裴新龙
  • 2篇刘广义
  • 2篇金丽英
  • 1篇徐子森
  • 1篇杨学伟
  • 1篇唐建德
  • 1篇王宝军
  • 1篇王涛
  • 1篇刘洪东
  • 1篇王建红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第八届全国腹...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栓法建立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影响线栓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成功率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法。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03只,随机分为A组53和B组50只,每组再按体质量大小分3个亚组,A组应用同一标准头径的线栓,B组对应体质量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头径的线栓,比较A、B两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成功率。不成功的动物模型开颅取脑观察,并分析失败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A组成功率(49.1%)明显低于B组(74.0%),差异有显著性(χ2=11.59,P<0.01);46只不成功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插线过深者26只,占56.5%;插线深度不足者20只,占43.5%。结论针对动物不同的体质量而选择相应大小头径的线栓,可获得较高的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成功率;插线过深及深度不足为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失败的主要原因。
刘学军孔令琦隋庆兰金丽英刘广义郭云良唐建德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兔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兔脑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 I/R)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 I)的特点。方法将制作成功的兔MCAO I/R模型58只,随机分为永久性缺血组30只(再分为缺血1、3、6、12、24、48 h组,每组5只)和缺血再灌注组28只(再分为缺血再灌注0、2、5、11、23、47 h组,每组分别为5、5、4、5、4只);另取10只动物行假手术分别作为缺血组(5只)及再灌注组(5只)的对照组;观察不同时间DW I像上高信号区范围变化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演变特点。结果各组于缺血1 h均见到DW I像上明显的高信号,并伴ADC值的下降。缺血组不同缺血时间点各组平均ADC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缺血1 h比,各缺血时间点DW I像上的高信号区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24 h后趋于稳定。再灌注组与再灌注前(缺血1 h)相比,再灌注2、5 h组均表现为DW I像上高信号区范围的缩小及ADC值升高;再灌注11 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的增大并ADC值升高;再灌注23、47 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的增大而ADC值出现较明显的下降。结论急性脑缺血后DW I像高信号区及ADC值的下降经早期再灌注后可明显改善,但持续的再灌注可能导致ADC值的再次下降。
刘学军金丽英孔令琦刘广义隋庆兰杨学伟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线栓法建立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特点(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局灶性脑梗死的研究,而在兔应用较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脑缺血的检测非常敏感,是近年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应用线栓法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探讨兔缺血再灌注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特点。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5-03/06在山东省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兔10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3.3kg,健康状况良好,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20040013)。安静、卫生、干燥环境中饲养。兔龄10~12周。方法:动物分组:分为A组53只和B组50只。A组动物均使用标准头径0.51~0.55mm的线栓,B组线栓的头径分别为B1组0.46~0.50mm,B2组0.51~0.55mm,B3组0.56~0.60mm。将造模成功的57只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永久性缺血组30只(分为缺血1,3,6,12,24,48h组,每组5只)和缺血再灌注组27只(再灌注0h5只,2h5只,5h5只,11h4只,23h4只,47h4只);另取10只兔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组(永久性缺血对照组5只,缺血再灌注对照组5只)。主要观察指标:①永久性缺血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高信号范围及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变化。②缺血再灌注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高信号范围及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的57只实验兔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A组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率(26只,49.1%)明显低于B组(31只,62.0%)。②缺血组:缺血1h表现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高信号伴表观扩散系数值下降,缺血不同时间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上的高信号区自缺血1h逐渐增大,24h后趋于稳定,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③再灌注组:再灌注2,5h表现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上高信号区缩小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升高,再灌注11h高信号区增大伴表�
王涛刘学军隋庆兰孔令琦郭云良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兔脑缺血再灌注伤的评价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兔脑缺血再灌注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点。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用线栓法建立兔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再将成功的兔MCAO/R模型随机分为永久性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另取同样动物行假手术分别作为缺血组及再灌注组的对照组;观察不同时间DWI像上高信号区范围变化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演变特点。结果1.缺血组:缺血1 h可见到DWI像上明显的高信号伴ADC值的下降,缺血不同时间点DWI像上的高信号区较缺血1 h均有增大,24 h后趋于稳定。缺血组不同时间点平均ADC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再灌注组:与再灌注前相比,再灌注2 h5、h组均表现为DWI像上高信号区缩小及ADC值升高;再灌注11 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增大伴ADC值升高;再灌注23 h、47 h组表现为高信号范围增大而ADC值出现较明显下降。结论急性脑缺血后DWI像高信号区及ADC值的下降经早期再灌注后可明显改善,但持续再灌注可能导致ADC值再次下降。
刘学军隋庆兰孔令琦郭云良王建红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浅论分子影像学(形成、发展和现状)
分子影像学(molecularimaging)是在组织水平、细胞及亚细胞水平对特色的分子信息的成像,即用影像学方法探察疾病过程中基本的分子异常,为反映分子水平变化的活体特征及生物进程的成像.因此,分子影像学是将分子生物学...
谢敬霞孔令琦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生物学
文献传递
MR成像在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孔令琦谢敬霞
关键词: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MR成像梗死脑血管疾病急性
急性脑实质内出血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实质内出血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对临床症状出现后12 h内行DWI检查的17例急性脑实质内出血病人的DWI及ADC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7例急性脑出血中,在DWI上9例表现为中央低信号,周边不规则高信号;6例表现为中央不均质高信号,周边见低信号;2例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在b=0时的基础采集像上11例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其中6例于低信号区内可见间杂的等、高信号;6例表现为等信号,周围见不规则的低信号环。在ADC图上15例表现为不均质的低信号。结论结合ADC图及b=0的基础采集像,DWI能够对急性脑实质内出血作出准确诊断。
孔令琦郎宁王宝军韩鸿宾谢敬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脑出血
提高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兔脑缺血模型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研究被引量:35
2004年
目的 探讨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方法  6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被随机分为 4组 ,其中A组 12只 ,用于进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 ,以观察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 ;B组 7只 ,为假手术对照组 ;C组 3 6只 ,用于探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时最合适的线栓头端直径 ;D组 12只 ,用于对C组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对于B组以及C、D组插线成功的动物分别于插线后 3 0min、1h、2h、3h、和 6h行T2WI和DWI检查 ,C组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小于 4.0cm的动物改行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结果 颈动脉系统血管铸型可以清楚地显示兔颈动脉系统的走行特点及分支情况 ;最适合造成局灶性脑缺血的线栓头端直径是 0 .5 1~ 0 .5 5mm ;当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时线栓很容易进入枕动脉而导致手术失败。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栓和正确控制插线的方向 ,该模型的成功率由开始的 2 5 %提高至 83 .3 3 %。结论 选择合适的线栓以及熟悉兔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情况能够明显提高线栓法在制作局灶性兔脑缺血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孔令琦谢敬霞韩鸿宾刘洪东郎宁裴新龙
关键词: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扩散加权成像
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缺陷与对策被引量:3
2005年
贾培万徐子森孔令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伪影
线栓法兔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扩散变化的规律,探讨该模型在急性脑缺血磁共振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8只,其中6只用来做空白对照,42只用来行线栓法MCAo,对于插线成功的动物,在插线后30min、1h、2h、3h、6h、10h、24h及7天分别行T2WI和DWI检查,观察MCAo后缺血区扩散异常在各时段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比较枕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扩散异常容积及ADC值的变化规律的异同。结果在MCAo30min后,DWI上即出现异常高信号,高信号范围逐渐增大,约在24h后范围增大不再明显。在T2WI上出现异常的平均时间是(2.34±0.97)h,约在MCAo10h后T2WI上病变范围与DWI上的扩散异常区一致。MCAo后缺血区ADC值的变化表现为早期的逐渐下降以及随后的回升,基底节区ADC值的下降早于额顶叶皮质区。在枕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组与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组之间,扩散异常的容积及ADC演变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线栓法兔MCAo模型缺血区水分子的扩散变化规律符合以往描述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缺血区的演变规律,适合于进行急性脑缺血的磁共振研究。
孔令琦谢敬霞韩鸿宾郎宁裴新龙
关键词:脑缺血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线栓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