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海宁

作品数:57 被引量:644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经济管理
  • 10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长三角
  • 5篇FDI
  • 5篇城市
  • 4篇区位
  • 4篇区位选择
  • 4篇旅游
  • 3篇地理
  • 3篇星级
  • 3篇星级酒店
  • 3篇企业
  • 3篇汽车产业
  • 3篇留学
  • 3篇经济模型
  • 3篇酒店
  • 3篇空间计量经济
  • 3篇空间计量经济...
  • 3篇空间计量经济...
  • 3篇计量经济
  • 3篇计量经济模型
  • 3篇高校

机构

  • 39篇浙江师范大学
  • 1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2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4篇河南大学
  • 2篇宁波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湘南学院
  • 2篇韶关学院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温州中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7篇姜海宁
  • 9篇谷人旭
  • 6篇张建伟
  • 5篇张文忠
  • 4篇李广斌
  • 4篇陆玉麒
  • 4篇吕国庆
  • 3篇余建辉
  • 3篇曹芳东
  • 2篇肖海平
  • 2篇许树辉
  • 2篇马仁锋
  • 2篇苗长虹
  • 2篇朱华友
  • 2篇马远军
  • 2篇吴江
  • 2篇汤茂林
  • 2篇徐敏
  • 1篇吕国庆
  • 1篇李佳洺

传媒

  • 9篇世界地理研究
  • 9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地理科学
  • 5篇地理研究
  • 4篇经济地理
  • 3篇工业技术经济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人文地理
  • 2篇中学地理教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教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旅游学刊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智库理论与实...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分布及产业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年鉴》为基础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核密度估计法、L函数和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2006~2015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园区产业集聚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集聚特征显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多中心趋势明显,集聚规模迅速增大,集聚强度呈“先升后降,但总体增大”趋势;主要集聚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尤以前两者最显著,且三大集聚区的集聚强度与集聚规模差异明显,其中长三角留创园的集聚规模最大,京津冀集聚强度最高,而珠三角则比较复杂,其在很小空间尺度范围内服从集聚分布,而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则服从随机分布;基于不同主导产业的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依然集中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其主导产业分布格局则差异显著,规律性不强。
姜海宁张文忠许树辉陈秋羽
关键词:留学人员创业园集聚区
基于网络游记的浙江省乡村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
2023年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是农村地区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旅游流的研究鲜少涉及乡村旅游,为揭示乡村旅游的旅游流特征,以乡村旅游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的浙江省为例,利用网络游记挖掘数据,综合应用时间分层法、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旅游流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浙江省乡村旅游流年内总体上呈现“三峰”型分布特征,淡旺季明显,受游客来源、气候条件及闲暇时间影响显著.(2)目的地空间分布上,浙江省各市乡村旅游的游客接待数量基本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客源地分布上,浙江省乡村旅游流以省内游客为主体,周边省市为重要来源地.(3)浙江省乡村旅游流网络中,各城市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旅游流的中心度特征,浙江省地级市呈现出4级梯度.最后,总结出浙江省乡村旅游流的时空特征影响机制,并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
奚雨晴桑广书姜海宁聂常乐
关键词:旅游流乡村旅游
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格局被引量:13
2016年
选择上海作为研究区域,以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GIS软件,分析1995-2012年上海日资纺织服装制造企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企业集聚与扩散并存,并向郊区化发展,其中开发区是企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并沿高速、高架路呈带状分布,其集聚强度和规模随时间推移迅速增大;外商独资企业与合资合作企业的集聚格局相似,中心依赖性较弱,而大规模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郊区,小规模企业中心依赖性较强。运用泊松回归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接近高速或高架路因素对企业具有显著吸引作用,其次是开发区、集聚因素及地价因素影响也较大,高等院校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他4个因素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与合资合作企业相比,外商独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对集聚效应、开发区以及高等院校更加敏感,而受地价、接近高速高架路等影响相对较小。
姜海宁张文忠吕国庆马仁锋余建辉
豫皖湘赣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豫皖湘赣四省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聚类分析、ESDA及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四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豫皖湘赣四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绝对差异都在拉大,相对差异和集中程度都在降低后,有趋于稳定趋势;(2)空间分布上大致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中间高四周低的圈层等级结构;(3)空间格局上,空间集聚态势进一步强化,逐步形成以郑州市和南昌市为核心的两大高高集聚区;(4)空间交互作用是四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5)劳动力成本对产业转移有负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集聚效应、成本因素、对外开放度、区位条件及产业结构对产业转移具有正向作用,市场吸引力、集聚效应及对外开放度影响最大。
张建伟赵建吉肖文杰苗长虹姜海宁刘丽
关键词:产业转移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新冠疫情前后大学生出行特征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基于微信运动步数数据,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为例,分析新冠疫情前后大学生出行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疫情前后大学生出行的阶段性特征显著;疫情前,大学生在校的周末微信步数少于工作日,而疫情后彼此差异降低;疫情前,校内出行方式较少且集中于步行与非机动车,校外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且以公共交通为主,而疫情后则以步行为主,其次是私家车,出租车方式最低;疫情前,大学生工作日集中于上课、做实验及用餐,周末集中于购物娱乐,而疫情后以购物娱乐和散步休闲为主;疫情前,大学生在校出行活动规律性明显,而疫情后的规律性出行行为受到较大干扰;疫情前,大学生在校内与校外的出行时耗分别集中于20 min与60 min以内,而疫情后集中于10~30 min.最后从新冠疫情爆发、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和个体属性差异方面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姜海宁洪秋容胡晨晖
关键词:大学生
跨国整车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2012年
首先运用ArcGIS 9.2软件对跨国整车企业在华投资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跨国整车企业在华呈沿海沿江布局,呈"T"型结构,具体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以及西南等六大地方汽车企业网络;然后运用Eviews 3.1软件,采用选择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方法,具体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达性、人力资源以及拥有权力等方面的9个影响因素对跨国整车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姜海宁谷人旭朱华友马远军
关键词:区位选择
豫皖湘赣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非均衡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地理集中度、不均衡指数、不一致指数及地理加权回归对豫皖湘赣57个地级市2010—2016年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的非均衡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转移集中度指数变化较小但各地区之间产业转移集聚格局变化较为显著,总体上集中度高和较高的地区分布在豫北、豫中、皖中、皖南以及赣北地区;2)创新产出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以芜湖和郑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格局;3)豫皖湘赣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与创新产出能力呈现出较强的不一致性;不均衡指数波动较大,呈现出上升、缓慢下降、快速上升的趋势;4)从影响因素回归系数来看,平均工资和教育占财政支出百分比与不一致指数成负相关,网络通讯发展水平与不一致指数呈正相关,而集聚效应与不一致状况关系较为复杂,具体表现为豫皖湘赣东部合肥等地和西部怀化等地为正高集聚区和北部郑州等地和南部赣州等地为负高值集聚区。
张建伟黄蕊琦李萌萌王艳华姜海宁
关键词:产业转移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以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自治州和2个直辖市为研究单元,用专利授权量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ESDA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以前增加缓慢,其后迅速拉大,2012年后明显下降;相对差异在1994年以前大致呈下降趋势,其后缓慢增加,2002年后增加显著,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2009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2)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高的地市数量变化不大,分布较为集中,但有向中部地区蔓延的趋势,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及中西部的省会城市。(3)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以正相关为主,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空间格局大致稳定,长三角地区一直都是创新产出密集聚集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低低集聚地区,高低集聚的地市主要是中西部一些省会城市区。(4)空间交互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产生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科技投入和科技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人才资源、FDI及通讯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也具有较大影响,传统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作用最小,而外资在区域经济中的渗透程度对创新产出具有抑制作用。
张建伟焦士兴窦攀烽姜海宁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时空演变特征
长三角高校海外回流人才创新产出格局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以专利与重要基金项目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与Eviews软件,分别对长三角高校海外回流人才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校海外回流人才创新产出分布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总体呈现"沪宁杭"交通沿线为创新产出高值区,而苏北和浙西南则为低值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具体集中在上海市区和省会城市;创新产出受学科性质影响较大,即不同学科的海外回流人才对创新产出的贡献不同,其中工学和理学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较高,占总量的70%以上。最后,运用泊松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发现,海外回流人才创新产出受到事业平台建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城市等级、与上海市区的距离,再次为是否有国际机场、GDP、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和集聚效应,是否沿海、三甲医院数量和人均GDP对海外回流人才重要基金项目与专利产出影响差异明显,而高校在校学生规模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卞丽蓉姜海宁杨梦君
关键词:高校长三角
浙江省FDI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分析浙江省FDI 投资区位差异,探寻导致FDI 差异的因素,对于缩小区域FDI 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 指数定量分析2001年~2012 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实际利用FDI在时间尺度上地带间、地带内及市际差异变化状况.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总差异呈现U 型变化趋势,2001 年~2006 年区域总差异逐渐缩小,2007年~2012 年呈现扩大的趋势,其中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构成总差异的主要因素;地带间的离散系数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然后分析影响浙江省FDI 区域差异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为浙江省缩小FDI 区域差异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郭方强姜海宁
关键词:FDITHEIL指数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