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金霞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树突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3篇肝炎患者
  • 2篇树突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免疫耐受
  • 2篇儿童
  • 2篇干扰素
  • 2篇干扰素Α
  • 2篇T淋巴细胞
  • 1篇调节性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4篇王福生
  • 4篇姚金霞
  • 3篇福军亮
  • 3篇张政
  • 3篇张晖
  • 2篇金磊
  • 1篇赵清霞
  • 1篇陈黎明
  • 1篇荣义辉
  • 1篇徐东平
  • 1篇施明
  • 1篇刘庆峰
  • 1篇陈大为
  • 1篇何云
  • 1篇周春保
  • 1篇毛远丽
  • 1篇赵平
  • 1篇张鸿飞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观察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内树突细胞(DC)及其亚群的特征,分析它们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清除的关系。方法选择10例免疫耐受患儿(免疫耐受组)、20例免疫激活患儿(免疫激活组)和14名健康儿童(健康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细胞(pDC)的百分比,分别用poly I:C和CpG ODN2216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mDC产生白介素12(IL-12)和pDC产生干扰素α(IFN-α)的能力;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mDC和pDC的数量。结果免疫激活组mDC和pDC的百分比(分别为0.39%±0.17%和0.22%±0.13%)明显低于免疫耐受组(0.52%±0.21%和0.28%±0.10%)、健康组(0.47%±0.20%和0.36%±0.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DC数量与血清ALT呈明显负相关,与HBV DNA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性。免疫激活组CpG刺激产生IFN-α的量(464.8±381.8pg/ml)明显低于免疫耐受组(822.3±327.2pg/ ml)和健康组(866.0±311.1pg/ml,P<0.05),而免疫耐受组与健康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DC在poly I:C刺激下产生IL- 12的能力三组无明显差异。同时还发现免疫激活患儿肝内的mDC和pDC数量均明显增加。结论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DC数量的下降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反应有关。
姚金霞张鸿飞张政陈大为张晖福军亮金磊王福生
关键词:树突细胞干扰素Α免疫耐受儿童
HAART治疗HIV-1慢性感染儿童外周血特异性CTL的反应特点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慢性感染儿童外周血HIV-1特异性CTL的反应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24例HIV-1慢性感染儿童外周血并分离PBMCs,常规进行CD4T细胞绝对数和血浆病毒载量测定。应用tetramer染色技术和ELISPOT技术分别测定HIV-1表位特异性CTL频率和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结果在80%的HIV-1慢性感染儿童外周血可检测到HIV-1特异性的tetramer+CTL细胞和HIV-1表位肽刺激的IFN-γ产生细胞。未经HAART治疗和HAART治疗失败的儿童,其体内CTL反应明显强于HAART治疗成功的儿童,并且这种CTL反应与HAART治疗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HAART治疗后外围血HIV-1特异性CTL反应明显降低,持续的HIV-1抗原刺激是维持外周血HIV-1特异性CTL反应的主要因素。
金磊赵清霞张政福军亮何云姚金霞王福生
关键词:T淋巴细胞树突细胞儿童
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鉴定与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频率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1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AHB)、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Treg频率及Treg细胞表面和细胞内分子表达。所有病例及对照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CD4+CD25highTreg表面高表达CD45RO,低表达CD45RA,细胞内高表达CTLA-4。比较Treg占CD4+T细胞频率,慢性乙型肝炎组(3·9%±1·4%)与正常对照(3·5%±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3·1%±0·9%)(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Treg频率在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7拷贝/ml,4·5%±1·9%)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07拷贝/ml,3·4%±0·6%)和正常对照组,并与病毒载量成正相关(r=0·32,P<0·01)。8例随访急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频率在恢复期(6·0%±1·7%)明显高于急性期(3·0%±0·6%),配对t检验P<0·001。结论CD4+CD25high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高病毒载量组明显升高,这提示Treg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影响病毒清除;Treg在急性肝炎早期较低,随后增高,可能与Treg在急性肝炎的不同发病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福军亮徐东平赵平陈黎明张晖周春保姚金霞荣义辉王福生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
CpG ODN2216刺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浆样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浆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特点,并探讨pDCs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5名健康人外周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DCs的频率;同时检测CpG ODN2216刺激后pDCs表型及分泌干扰素(IFN)α功能的变化;并分析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pDCs频率、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可得到纯度大于95%的pDCs。经CpG ODN2216刺激后纯化的pDCs能高表达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和CD83,并分泌大量的IFNα。与健康人比较,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pDCs频率明显下降,分别为0.287%±0.142%和0.192%±0.110%;经CpG ODN2216刺激后,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40表达明显下降,产生IFNα的能力也显著降低,分别为(3142.9±1292.3) pg/ml和(972.6±705.5)pg/ml。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pDCs产生的IFNα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但与血清病毒载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pG ODN2216可以刺激pDCs成熟并分泌大量IFN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pDCs频率、表型和功能明显下降,这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致病机制。
刘庆峰张政姚金霞施明张晖毛远丽王福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