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萍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肠道
  • 4篇荧光
  • 4篇荧光定量
  • 4篇肺炎
  • 3篇菌群
  • 3篇患儿
  • 3篇肺炎患儿
  • 3篇肠道菌群
  • 2篇多聚
  • 2篇多聚酶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婴幼儿肺炎
  • 2篇婴幼儿肺炎患...
  • 2篇幼儿肺炎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菌群变化
  • 2篇儿童
  • 2篇杆菌
  • 2篇肠道菌群变化

机构

  • 7篇云南省第二人...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7篇姚萍
  • 5篇王艳丽
  • 5篇黄永坤
  • 2篇徐静
  • 2篇鲁萍
  • 2篇周丽芳
  • 2篇刘华
  • 1篇于慧丽
  • 1篇杨武
  • 1篇李海林
  • 1篇曹志琅
  • 1篇娄俊丽
  • 1篇陈军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第六届全国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1
  • 4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乳酸杆菌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炎患儿治疗不同时期肠道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以了解肺炎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探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细菌、...
王艳丽姚萍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肠道菌群变化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技术
文献传递
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乳酸杆菌的变化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治疗期间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1)提取23例健康...
王艳丽姚萍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
关键词: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肺炎肠道菌群
文献传递
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变化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提取23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和23例肺炎患儿(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和比较二组标本细菌的吸光度(A)260值;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二组粪便标本中的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A260值分别为(3381.2±817.2)mg/L、(1643.5±498.4)mg/L、(859.6±165.2)mg/L、(1263.8±337.3)mg/L;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观察组患儿治疗第1、3、7天和健康对照组的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拷贝数/g湿便)的对数值分别为(5.19±0.48)、(6.94±0.66)、(6.05±0.57)和(9.13±0.53);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是(6.99±1.17)、(7.38±1.08)、(6.76±1.17)、(7.52±0.44),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结论肺炎患儿随治疗时间长短菌群数量有差异;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是切实可行的。
王艳丽刘华姚萍鲁萍徐静周丽芳黄永坤
关键词: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肺炎肠道菌群
孤独症儿童医疗干预结合融合教育治疗观察
姚萍陈军于慧丽
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用上肢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康复用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四安装板,两个第四安装板相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
姚萍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为采用微生态制剂防治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提取目标细菌 DNA,测量和比较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标本细菌的 DNA-D(260)值;应用细菌的16S rRNA/D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 PCR 完成细菌定性;然后取标准定量的两种细菌 DNA 经一序列稀释后行荧光定量 PCR,并制成标准曲线;将待测标本同样行荧光定量 PCR 后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标本中两种细菌含量。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50.78,P<0.01);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拷贝数/克湿便)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7.10±0.59,治疗第3天为6.03±0.51,治疗第7天为6.34±0.52,健康儿童为9.48±0.4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6.74±0.38,治疗第3天为6.13±0.35,治疗第7天为7.08±0.40,健康儿童为7.54±0.4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比健康组低。因此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时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整细菌比例,改善肠道内环境,使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尽快恢复正常。[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53-857]
姚萍王艳丽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李海林
关键词:肺炎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正常和不同疾病儿童肠道细菌DNA含量的动态测量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正常和不同疾病儿童住院期间肠道细菌量的变化。方法收集正常儿童、足月儿、早产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过敏性紫癜(HSP)和支气管肺炎患儿住院不同时间的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细菌DNA,用分子生物学专用分光光度仪测量所收集标本的细菌DNA-A260值(ng/μL)。结果粪便标本中细菌的DNA-A260值足月儿组生后第1、3和7天的分别为476.53±83.52、825.38±95.84和952.73±95.57。早产儿组生后第1、3和7天的分别为377.20±93.40、560.10±93.56和710.00±94.02。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儿童的分别为2436.3±768.61、496.5±577.1、1966.6±598.3和3479.3±870.5。HSP患儿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儿童的分别为2225.9±616.1、1780.3±547.42、055.6±570.2和3605.9±1096.9。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第1、3、7天和对照组分别为2353.17±868.71、1448.47±534.81、1905.97±703.52和3433.90±897.22。结论正常儿童粪便细菌DNA-A260值比ALL、HSP和支气管肺炎患儿高,足月儿比早产儿高。治疗患儿在治疗早期细菌的DNA-A260值减低明显,治疗后期有逐渐恢复至正常的趋势。结果提示不同疾病患儿在住院和治疗期间的肠道菌群有紊乱,其紊乱程度各有不同。
黄永坤杨武曹志琅王艳丽娄俊丽姚萍
关键词:疾病儿童肠道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