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慧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活性
  • 3篇热法
  • 3篇量热
  • 3篇量热法
  • 2篇代谢
  • 2篇生长代谢
  • 2篇微量热
  • 2篇微量热法
  • 2篇鹿茸
  • 2篇活性检测
  • 2篇光度
  • 2篇光度法
  • 2篇光谱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分光光度法
  • 2篇傅里叶变换红...
  • 2篇傅里叶变换红...
  • 2篇杆菌

机构

  • 1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0篇解放军第30...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武警江西总队...
  • 1篇榆林市第二医...

作者

  • 14篇唐慧英
  • 12篇肖小河
  • 12篇鄢丹
  • 8篇张少锋
  • 6篇刘荣华
  • 5篇李寒冰
  • 4篇杨明
  • 4篇王跃生
  • 3篇罗云
  • 3篇韩玉梅
  • 2篇武彦文
  • 2篇张萍
  • 2篇张少峰
  • 2篇冯雪
  • 2篇彭成
  • 1篇陈兰英
  • 1篇任永申
  • 1篇邵峰
  • 1篇周丹蕾
  • 1篇马志林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中草药
  • 2篇中药材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增溶性辅料Tween 80的溶血过程被引量:5
2010年
Tween 80又名聚山梨酯80,化学名为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黏稠液体,是由山梨醇、脂肪酸和环氧乙烷等聚合形成的高分子混合物,在药学领域中常作为液体制剂的增溶性辅料进行应用和研究,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
张少锋鄢丹唐慧英罗云张萍杨明王跃生肖小河
关键词: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山楂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9年
江爱龙刘荣华陈兰英唐慧英邵峰马志林
关键词:山楂药理作用
FTIR用于不同商品等级鹿茸的品质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二阶导数技术对不同商品等级鹿茸的品质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鹿茸的特征峰主要为2926,2855,1746,1656,1549,1030cm-1等吸收峰,它们分别代表脂类、氨基酸和多糖等主要成分。一等品鹿茸片中某些含亚甲基较多的酯类、氨基酸、蛋白质类成分含量较高,二等品所含的糖类物质比较多,三等品由于骨化程度相对较大,几种成分的含量都相对较低。本文运用FTIR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方便快速、准确有效地实现了对不同商品等级鹿茸的品质评价,为类似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
唐慧英鄢丹武彦文张少峰李寒冰肖小河刘荣华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鹿茸
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寒冰鄢丹武彦舒肖小河唐慧英张少峰
关键词:生物评价抗病毒活性检测
基于生物热活性检测的黏菌素效价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生物热活性检测法,测定黏菌素作用于大肠杆菌的生物热活性谱,并以大肠杆菌生长时间延迟率Δt%为评价指标,建立黏菌素效价测定的新方法。结果显示,在17.0~41.6u·mL-1内,黏菌素浓度的对数值lgC与Δt%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n=9),且生物热活性检测法测定结果与管碟法测定结果一致(P>0.05)。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生物热活性检测法具有灵敏准确、实时在线、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作为黏菌素效价测定方法之一,同时所得生物热活性谱可弥补管碟法对细菌生长过程监控的不足。
罗云鄢丹任永申张少锋冯雪李寒冰唐慧英肖小河
关键词:生物检定效价抗生素
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对嗜热四膜虫生长的毒性效应微量热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建立灵敏表征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DDA)对嗜热四膜虫生长代谢影响的评价方法.采用微量热法,在不同给药条件下,以表达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大输出功率(Pmax)及达峰时间(tp)和总产热量(Qt)为指标,对嗜热四膜虫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随着3种DDA浓度的增加,达峰时间tp延长,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输出功率Pmax等随之降低,且生长速率常数k与相应的浓度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乌头碱=0.9910(IC50=207.7μg·mL-1);r新乌头碱=0.9923(IC50=412.5μg·mL-1);r次乌头碱=0.9977(IC50=1497μg·mL-1).同时由半抑制浓度IC50得到3种DDA毒性的大小顺序: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化合物C(3)上引入羟基(OH)以及N原子上引入乙基(CH2CH3)均可明显增加双酯型生物碱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作用.
唐慧英韩玉梅鄢丹张少锋罗云肖小河刘荣华彭成
关键词:微量热法双酯型生物碱嗜热四膜虫生长代谢
微量热法研究鹿茸4个活性部位对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建立灵敏表征鹿茸中具有补益活性的4个部位对两种肠道特征菌群生长代谢影响的评价方法.采用微量热法,在不同给药条件作用下,以产热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产热功率(Pmax)、达峰时间(tp)及有效率(E)等)为指标,对肠道主要有益菌(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挑选鹿茸促菌最强的活性部位,进一步考察该部位对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抑制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鹿茸不同活性部位促进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强弱顺序为:正丁醇>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活性最强的正丁醇萃取液对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影响的研究表明,正丁醇萃取液在浓度大于200μg·mL-1时,对金葡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tp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延长;k,Pmax均随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小.微量热法具有灵敏准确、实时在线、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名贵药材——鹿茸的活性部位的筛选,也为药效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唐慧英鄢丹张清哲张少锋肖小河刘荣华
关键词:微量热法鹿茸青春双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部位
适宜于生脉注射液的增溶性辅料筛选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筛选适宜于生脉注射液的增溶性辅料。方法:从安全性角度出发,以溶血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不含增溶辅料)、增溶性辅料及其二者不同配比样品的溶血率。结果:在实验浓度条件下,生脉注射液自身无溶血作用;增溶性辅料吐温80、PEG400、PEG600、泊洛沙姆188溶液均无溶血作用,吐温20不同浓度溶液均有溶血作用出现;吐温20、PEG400、PEG600、泊洛沙姆188与生脉注射液的不同配比均有溶血现象发生,吐温80与生脉注射液配比高浓度(0.75%~1%)时有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分光光度法对溶血结果的判断较常规肉眼观察法更为可靠,有助于提高中药注射剂增溶性辅料筛选的准确性;吐温80浓度在0.1%~0.5%安全性较好,提示可作为生脉注射液增溶辅料使用。
张少锋鄢丹唐慧英李寒冰王跃生肖小河杨明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溶血分光光度法肉眼观察法
基于凝集活性检测的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建立可用于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测定的新方法。采用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对20批板蓝根颗粒抗病毒活性进行生物测定,并以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抑制试验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良好(RSD=2.0%);所有测试样品均为阳性反应(效价值U介于2~11之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测定结果与流感病毒NA抑制活性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良好(r2=0.8783)。结果表明,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测定法具有与药效相关、重复性好、经济安全、专属灵敏等特点,可用于表征板蓝根颗粒质量生物活性信息,以补充和完善板蓝根颗粒现行质量控制标准。
唐慧英鄢丹张少锋李寒冰刘荣华肖小河
关键词:板蓝根颗粒生物测定凝集活性血红细胞
角类动物药质量控制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述评角类动物药质量控制模式与方法的现状,针对角类动物药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从生物鉴定的角度建立角类动物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基于外观鉴别—物性鉴定—化学组分分析—生物效价检测序贯分析的角类动物药质量控制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角类动物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创建一套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鄢丹周丹蕾唐慧英肖小河李宝才
关键词:生物鉴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