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启彬

作品数:77 被引量:26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胆管
  • 25篇胆管癌
  • 22篇肿瘤
  • 20篇细胞
  • 18篇切除
  • 13篇基因
  • 12篇胰腺
  • 12篇切除术
  • 11篇外科
  • 11篇肝癌
  • 9篇手术
  • 8篇术后
  • 7篇胆管肿瘤
  • 7篇血管
  • 7篇胰十二指肠
  • 7篇胰十二指肠切...
  • 7篇十二指肠
  • 7篇十二指肠切除
  • 6篇胰头
  • 5篇树突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76篇唐启彬
  • 30篇王捷
  • 21篇邹声泉
  • 19篇陈汝福
  • 17篇刘超
  • 12篇周嘉嘉
  • 12篇余先焕
  • 12篇周泉波
  • 11篇陈勇军
  • 8篇孙华文
  • 8篇叶华
  • 5篇郭宁
  • 4篇张建龙
  • 4篇张建龙
  • 4篇许磊波
  • 4篇孙健
  • 4篇孙健
  • 4篇伍衡
  • 4篇肖志宇
  • 4篇吕永添

传媒

  • 14篇岭南现代临床...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华肝脏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消化肿瘤杂志...
  • 2篇第四届海峡两...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管癌染色体9P21区段遗传不稳定性研究
该研究课题着眼于研究染色体9P21区段的改变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通过检测外周血浆/血清、胆汁中肿瘤特异性DNA来达到胆管癌早期诊断、疗效检测、预后判断的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与传统抗肿瘤药...
唐启彬
关键词:胆管癌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5-氮-2-脱氧胞苷染色体
文献传递
HMGB1介导自噬保护肝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中HMGB1迁移介导自噬保护肝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Lewis雄性大鼠7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毒素组(n=18)、自噬诱导组(n=18)、自噬抑制组(n=18)和空白组(n=18),建立内毒素血症的大鼠模型,内毒素组经腹腔给予内毒素(LPS,25 mg/kg)诱导内毒素血症;自噬诱导和抑制组首先分别经腹腔给予雷帕霉素或渥曼青霉素进行预刺激,预刺激1 h后腹腔注射LPS诱导内毒素血症;空白组腹腔注射林格液1 m L;术后6 h、24 h、48 h进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自噬、肝脏功能与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内毒素组肝脏HMGB-1出现转位,术后6 h胞质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酶及IL-1β水平显著升高,肝脏自噬增加;自噬抑制组较内毒素组术后肝酶、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自噬诱导组与内毒素组相比,肝酶、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脓毒血症HMGB1迁移介导自噬调控IL-1β减轻内毒素血症时的肝细胞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在感染致肝细胞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孙健徐康彭耀荣朱玥唐启彬林浩铭王捷
关键词:脓毒血症HMGB1肝细胞损伤
胰腺癌手术相关热点问题被引量:9
2009年
胰腺癌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病人就诊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各种治疗效果不理想,病人预后差。手术仍然是胰腺癌唯一有希望获得根治性治疗的一种方法:同时化疗、放疗、物理治疗、生物治疗和中医治疗也是胰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王捷唐启彬陈汝福
关键词:胰腺癌手术辅助治疗方法根治性治疗病情进展恶性程度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单中心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pCCA)外科治疗的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接受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手术治疗的81例pCCA患者的病历资料。男性50例、女性31例,年龄(62.5±11.5)岁(范围:26~83岁)。就诊时合并黄疸75例,其中60例术前行胆道引流。患者术前1周内血清胆红素水平[M(IQR)]为44.3(41.9)μmol/L(范围:8.0~344.2μmol/L);术前行门静脉栓塞20例。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a型21例、Ⅲb型27例、Ⅳ型24例。主要研究指标为总体生存时间,次要研究指标为无复发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0 d内病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CCA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81例pCCA患者中,行大范围肝切除术67例,其中大范围肝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34例联合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术18例、单纯肝动脉切除重建术9例、门静脉和肝动脉联合切除重建7例);获得R0切除43例。手术时间(627±136)min(范围:565~940 min),术中出血量400(455)ml(范围:200~2800 ml)。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7%(3/81)。根据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术后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为23.4%(19/81)。随访截至2022年9月,随访时间为34.0(24.2)个月(范围:0.4~103.6个月)。排除3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余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6.10个月(95%CI:18.23~42.97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3%、46.8%、28.7%。41例R0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83个月(95%CI:36.90~58.80个月),37例R1、R2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47个月(95%CI:10.52~30.58个月)。70例R0和R1切除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24.50个月(95%CI:12.15~31.85个月),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2%、45.7%、29.9%。41例R0切除�
邓菀颖施祥德叶艳芳唐启彬林浩铭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胆管肿瘤外科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预后分析
尾状叶巨块型肝癌联合下腔静脉切除1例报道
2011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月余"入院。病程中伴纳差、乏力、小便色黄、腹胀;无伴发热,呕血、无便血、黑便、无身目黄染。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肝尾状叶巨大肿物,侵犯第二肝门。患者有乙肝病史数年,未行正规抗肝炎病毒治疗。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2指可及肿物,质硬,表面光滑,固定,向上边界不清,无明显压痛。肝区叩痛(+)性,余无特殊。
林俊双唐启彬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肝尾状叶巨块型肝癌入院体检上腹部胀痛病例资料
191例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91例患者的生存情况,选择性别、年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手术方式、手术切缘肿瘤残留状况、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术前CA19-9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血管侵犯、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情况及术后化疗等潜在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行引流手术、非R0切除、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171mmol/l、病理分化程度较差的患者预后较差(P <0. 05);多因素分析表明,对行肿瘤切除的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HR=1. 796,P=0. 008)、术前总胆红素水平≧171mmol/l(HR=1. 766,P=0. 021)和非R0切除(HR=1. 585,P=0. 030)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非R0切除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存时间。结论手术切除肿瘤能延长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受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术前总胆红素水平、病理分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联合肝叶切除的基础上,联合尾状叶切除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对于非R0切除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延长该类患者的生存时间。
冯铭彬余先焕许磊波唐启彬王捷刘超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预后化疗
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出院18例(81.3%),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有效的腹腔冲洗、脓肿引流、抗生素治疗以及积极支持疗法,是治愈肠外瘘并腹腔感染的关键。
曾丽萍许炳灿何清唐启彬李文滨王捷
关键词:肠外瘘腹腔感染
胆管癌肿瘤裂解物修饰和p53基因导入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胆管癌裂解物对转染全长野生型p5 3的树突状细胞 (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腺病毒作为介质 ,将全长野生型 p5 3转染入DC ,然后用胆管癌裂解物修饰已转染全长野生型 p5 3的DC(Lywtp5 3DC) ,检测这种DC表面分子B7-1、B7-2、MHC -Ⅰ、MHC -Ⅱ表达的高低 ,诱导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s)的能力 ,对小鼠的免疫保护和对动物模型治疗作用。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胆管癌裂解物刺激的wtp5 3DC表面高表达B7-1( 86.70± 0 .0 7)、B7-2 ( 18.77± 0 .0 8)、MHC -Ⅰ ( 87.2 0± 0 .0 5 )、MHC -Ⅱ ( 5 6.70± 0 .0 7) ,而单纯DC这些分子是低表达的 ;Lywtp5 3DC能够特异性地杀伤胆管癌细胞 ,杀伤率为 81%。Lywtp5 3DC治疗组和其它组在肿瘤生长的直径大小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在Lywtp5 3DC治疗组中 ,肿瘤生长明显减慢。结论 全长野生型 p5 3基因转染 +胆管癌裂解物联合修饰的DC能诱导CTLs的特异性 ,显著地提高DC的抗原提呈功能 ,体外能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胆管癌免疫效应。
孙华文陈勇军唐启彬邹声泉
关键词:胆管癌树突状细胞P53免疫效应
肠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报道被引量:1
2010年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4岁。因"发现血细胞减少1周,发热4天,腹泻1天"入我院。既往有反复感冒、发热病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无特殊,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3 cm,质韧,边界清晰,无压痛。
唐启彬吴卓余先焕刘超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肠腔分流术先天性血细胞减少病例资料反复感冒
术后脓毒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术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内我院ICU收治腹部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32例行肠外营养(PN)+延迟肠内营养(DEN)。分析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率、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DEN组比较,EEN组机械通气率低、CRRT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是脓毒症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部分改善临床预后。
曾丽萍何清叶华唐启彬孙健王捷
关键词:脓毒症肠内营养ICU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