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邵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辨“道”——《道德经》之“道”与《文心雕龙》之“道”及其英译之辨被引量:1
- 2015年
- 《道德经》译本中的"Tao"和《文心雕龙》译本中的"Dao"本无二致,意味着以上二者的回译——《道德经》之"道"与《文心雕龙》之"道"被视为同一。从两部典籍中的"道"入手,辨析两"道"的差异,以说明此"道"并非彼"道",并试图在其英译文上体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周邵玲贾德江
- 关键词:《道德经》《文心雕龙》英译
- 论语言的美感再现之情景省略翻译被引量:1
- 2017年
- 情景省略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不会以语言形式出现,而是通过情境的方式呈现于观众或听众眼前,从而辅助性地传递语篇含义。这种省略不仅给观众(听众)带来了形式上的简洁美,更富于内容上的意境美,愉悦美,幽默美和通俗美等等。翻译此类语篇时,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语言本身所赋予的美感,并结合译语的行文习惯和标准进行有效翻译。基于两种语言本身的结构和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异,翻译时我们可选用对应法、还原法、扩展法或者转换法,以实现原文的美感再现。
- 朱向明周邵玲
- 关键词:美感翻译
- 《红楼梦》人物别名英译探讨被引量:6
- 2002年
- 人物别名翻译对艺术形象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人物别名的翻译依赖于译者对文化背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译者对别名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处理。文章以文学著作《红楼梦》杨宪益 戴乃迭译本为蓝本 ,探讨了其人物别名英译 ,分析了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方式 ,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旨在与读者共同寻求一条对人物别名翻译的完美途径。
- 周邵玲贾德江
-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汉译英
- 论翻译中文本阐释的理性和尺度
- 2010年
-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翻译就是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再将其以目的语文字形式传介给其他目的语读者的过程。现代阐释学中,"理解"是与原作品对等的、积极发问和主动探索的过程,因而文本理解,即文本阐释在翻译中就显得尤为关键。现代阐释学没有给"理解"活动作出界定并不意味着文本阐释的空间是无限开放的,它也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尺度,超越了这个界限,翻译就会泛滥甚至失去意义。
- 周邵玲贾德江
- 关键词:现代阐释学文本阐释
- 从《红楼梦》中书名的翻译看文化信息传译
- 2006年
- 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及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容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来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达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 周邵玲贾德江
- 关键词:《红楼梦》
- 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探讨
- 2000年
- 英语口语水平是衡量英语整体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中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普遍不低,但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角度讲,中国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并不是都能做到“能说会道”。换言之,中国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颇值得教育教学者去探讨、去解决。
- 周邵玲
-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口语能力心理准备英语学习
- 全文增补中
- 译之道,释之道——《道德经》第五章英译发微
- 2011年
- 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差异,能衍生出千差万别的译本,但对一部作品的理解始终摆脱不了"真实性"的宿命。理解之道,在于尽量从差异中寻求真实。《道德经》第五章的不同译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恰当适度的理解,即"释",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 周邵玲贾德江
- 关键词:《道德经》翻译
- 论褒贬之衍译——以《Party Politics》为例
- 2014年
- 褒贬译法是指在翻译中严格按照原文的感情色彩来进行,即将褒义词译成褒义词、中性词译成中性词、贬义词译成贬义词的翻译法。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对于褒贬的翻译,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译者要能够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基本立场和观点,结合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再现原文的感情色彩。此文以《Party Politics》为例提出,在词语本义与说写者感情色彩相离时,衍译,较之褒贬译法,能更准确表达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实现"化境"的效果。
- 朱向明周邵玲
- 关键词:感情色彩
- 语言非范畴化与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
- 2016年
- 认知语言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介绍了将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引入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并详细描述了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在研究生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指出语言非范畴化理论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词汇能力和阅读能力。
- 王东山刘德军周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