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虹

作品数:80 被引量:312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甘薯
  • 21篇栽培
  • 12篇栽培技术
  • 10篇选育
  • 10篇高产
  • 9篇甘薯品种
  • 9篇高产栽培
  • 7篇甘薯新品种
  • 7篇高产栽培技术
  • 6篇性状
  • 6篇马铃薯
  • 6篇甘薯种
  • 5篇营养
  • 4篇施肥
  • 4篇土壤
  • 4篇种质
  • 4篇作物
  • 4篇聚类分析
  • 3篇淀粉
  • 3篇毒病

机构

  • 66篇湖南省作物研...
  • 15篇湖南农业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6篇湖南省农业科...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安化县农业局

作者

  • 77篇周虹
  • 55篇张超凡
  • 52篇黄艳岚
  • 33篇张亚
  • 17篇易九红
  • 7篇黄光荣
  • 5篇何录秋
  • 4篇董芳
  • 3篇刘明月
  • 3篇李立
  • 2篇周文化
  • 2篇邓力超
  • 2篇戴小阳
  • 2篇谢达平
  • 2篇刘爱玉
  • 2篇喻名科
  • 2篇彭鹏
  • 2篇杨翔宇
  • 2篇王芳
  • 1篇阳小凤

传媒

  • 35篇湖南农业科学
  • 5篇作物研究
  • 4篇湖南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江西棉花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Agricu...
  • 1篇全国甘薯育种...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新型茶旅生态游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新型茶旅游的观察研究,结合国内茶旅游现状,参考各地成功案例,剖析其成功要素,以及地方特色,借鉴台湾现代茶业的蓬勃发展,提出困难及矛盾之处,研究解决方法,探索茶旅生态游正确健康的发展之路。
周虹
一种甘薯糊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糊及其加工方法,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50份的甘薯(干),10‑30份的糯米,5‑15份的芝麻,5‑‑20份的荞麦(米),5‑15份的红豆,5‑15份的白糖。本发明提供的甘薯糊,以甘薯、糯米、芝麻、...
张超凡张亚黄艳岚周虹
文献传递
CRISPR/Cas9系统在培育抗病毒植物新种质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CRISPR/Cas9系统在基因组编辑技术上的开发和完善,CRISPR/Cas9系统在应用于动物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并取得相当成效的同时,也逐步被应用到对植物病毒基因组进行高效靶向修饰的研究中。CRISPR/Cas9系统对基因组靶向修饰作用不仅实现了对植物DNA病毒基因组序列的编辑,还展示了其有效作用于植物RNA病毒基因组的潜力,同时CRISPR/Cas9系统还能在基因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水平发挥作用,说明该系统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调控植物病毒复制的潜能。相对其他植物病毒病防治策略,该系统对病毒基因组的编辑更精准、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更稳定,对病毒病的抗性也更为广谱。本文将CRISPR/Cas9系统与其他植物病毒病防治策略进行了比较,概述了该系统在培育植物抗病毒病新种质中的优势,分析了其具体应用在该领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该系统在培育抗病毒植物新种质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张道微张超凡董芳黄艳岚张亚周虹
关键词:病毒病防治
甘薯种质资源花青素积累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甘薯种质资源中花青素的积累呈现极为丰富的形态学多态性,作为花青素天然原料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开展花青素积累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对优质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以66份来源不同的甘薯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生长位点之间花青素积累的关联性,并针对主要花青素合成基因设计TRAP等分子标记,探索了该表型多态性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甘薯薯块和叶片的花青素积累性状在形态学上相对独立,与其他生长位点无必然关系;薯皮色、须根色与须根根原基色之间紧密关联。(2)TRAP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花青素合成途径IbCHS、IbDFR等基因在甘薯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不同种质资源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多态性差异;转录因子IbMYB1-2a/b仅与薯块花青素积累直接相关,且并非所有紫心甘薯存在IbMYB1-2a/b基因。(3)研究筛选出CHSRV1/AN4引物组合为较理想的TRAP分子标记,能较好地区分66份甘薯种质资源,相对于形态学标记,其聚类分析图能更客观地反映甘薯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为培育茎叶菜用型和紫心甘薯新品种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追溯紫心甘薯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张道微董芳黄艳岚周虹张亚张超凡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
沼肥与化肥用于蕹菜生产产品品质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用沼肥、化肥种植蕹菜并对其品质进行对比分析,测定可溶性糖、蛋白质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用沼肥种植的蕹菜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分别提高17.03%和17.84%;而亚硝酸盐的残留量降低28.17%;虫害降低32.61%;蕹菜长势也明显优于用化肥种植的。
戴小阳杨翔宇谢达平彭鹏周虹翁国军
关键词:蕹菜沼肥化肥可溶性糖亚硝酸盐
品种及栽培措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L2(7313)正交设计,研究了3因素:品种、施肥量、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产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及栽培措施组合为东农303,密度4500穴/667m2,复合肥125kg/667m2。
黄艳岚刘明月周虹
关键词:马铃薯正交设计
特用甘薯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研究
甘薯品种主要性状研究是甘薯新品种选育、推广的重要基础。本试验对万薯0515-5、浙薯71、济徐23、宁薯51-5、湘薯116、冀13-10、宁薯16-2、浙薯259、徐薯22九个特用甘薯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通过对这些...
周虹
关键词:甘薯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文献传递
地膜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甘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垄内土温,具体为黑膜处理>白膜处理>对照,且随着土层加深,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减弱:黑/白膜处理有利于T/R值的降低,尤其在甘薯生长前期:黑/白膜处理可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具体为黑膜处理>白膜处理>对照,而单株结薯数则呈下降趋势,但单薯重则有所增加。
张超凡黄艳岚周虹张亚张道微
关键词:地膜覆盖甘薯土壤物理性状生长发育
茎尖菜用甘薯品种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10
2009年
阐述了茎尖菜用甘薯的特点、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市场开发前景,重点介绍了适合湖南栽培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及其栽培利用技术和加工利用方法,同时对加强湖南茎尖菜用甘薯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周虹张超凡黄艳岚
关键词:菜用甘薯栽培
甘薯新品种湘薯19号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湘薯19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徐薯18作母本,Georgiared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获得种子,再经逐级试验选育而成。经湖南省多点试验平均鲜薯产量2346.1kg/667m2,薯干产量715.5kg/667m2,在不同区域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鲜薯3252.6kg/667m2,薯干产量1056.5kg,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显著。薯块烘干率33.5%左右,较抗薯瘟病兼抗黑斑病,耐旱、贮藏性好,熟食味香甜可口。栽培时应注意精选种薯、培育壮苗,深耕土地、高垄双行,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张超凡周虹黄艳岚
关键词:甘薯选育经过栽培技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