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爱民

作品数:44 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缺血
  • 16篇脑缺血
  • 11篇耐受
  • 9篇受体
  • 9篇中医
  • 8篇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
  • 8篇中医药
  • 8篇海马
  • 7篇缺血耐受
  • 6篇药疗
  • 6篇药疗法
  • 6篇预缺血
  • 6篇脑缺血耐受
  • 5篇代谢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预处理
  • 5篇谷氨酸
  • 5篇合酶
  • 5篇氨酸

机构

  • 39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石家庄市中医...
  • 5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邢台医学高等...
  • 2篇河北省血液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省实验动...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邯郸市中西医...
  • 1篇河北省老年病...
  • 1篇开滦医疗集团

作者

  • 42篇周爱民
  • 16篇李文斌
  • 12篇李清君
  • 11篇陈晓玲
  • 9篇艾洁
  • 9篇冯荣芳
  • 9篇刘惠卿
  • 7篇赵红岗
  • 4篇刘惠聪
  • 3篇张丽蕊
  • 3篇薛芳
  • 2篇曾静波
  • 2篇黄善生
  • 2篇胡永红
  • 2篇赵宏岗
  • 2篇韩红伟
  • 2篇丁旭
  • 2篇凌亦凌
  • 2篇朱钰宝
  • 2篇王英

传媒

  • 9篇河北中医药学...
  • 5篇生理学报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陕西中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配体参与大鼠海马脑缺血耐受诱导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是G蛋白偶联的膜受体,参与脑内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但其参与脑缺血耐受的诱导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5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省级医院的神经科和一所大学的基础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研究室。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5在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研究室完成。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4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MTPG和(s)-4C3HPG均购自Sigma公司。干预:采用大鼠四血管闭塞全脑缺血模型,应用硫堇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法。64只大鼠椎动脉凝闭后分为假手术组、单纯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脑缺血耐受组,MTPG+假手术组、MTPG+脑缺血耐受组、MTPG+缺血组和(S)-4C3HPG+脑缺血耐受组,所有动物均在手术后或末次缺血后7d处死取材,行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学变化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单纯8min缺血可使海马CA1区组织学分级升高、锥体神经元密度降低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增加(P<0.05)。②脑缺血耐受组未见单纯缺血组的上述变化,表明脑缺血预处理可防止后续8min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③脑缺血预处理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被MTPG或(s)-4C3HPG阻断,表现为海马CAl区组织学分级升高和锥体神经元密度降低(P<0.05)。结论:MTPG或(s)-4C3HPG可阻断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作用,提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5参与脑缺血耐受的诱导,揭示了其对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冯荣芳李文斌刘惠卿李清君周爱民赵红岗艾洁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海马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的必要性及模式初探被引量:4
2005年
周爱民杜惠兰丁旭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师资培训教学模式
全脑缺血模型中不同缺血时间参数对预处理保护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CIP)的持续时间、CIP与后续损伤性缺血之间的间隔时间对CIP抗全脑缺血所致海马锥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DND)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闭塞法(4VO),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切片硫堇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DND程度,确定组织学分级(HG)。结果:Sham组和3minCIP组海马未见DND。损伤性脑缺血组海马CA1区有明显的DND,其中6min、10min缺血组的HG为2~3级,15min缺血组的HG主要为3级。CIP+损伤性脑缺血组中,3min-3d-6min(3minCIP后间隔三天给予6min损伤性脑缺血,下同)和3min-3d-10min组DND不明显,提示CIP可有效地保护海马CAl区神经元,防止6min或10min损伤性脑缺血诱导的DND。在3min-1d-10min组和3min-3d-15min组中,CIP的保护效应较3min-3d-10min组明显减弱。定量分析CIP对海马神经元的保护效应发现,3min-3d-6min组的神经元保护数(PN)和保护指数(PI)与3min-3d-10min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但3min-3d-10min组的神经元增长指数(GI)较3min一3d一6min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虽然3min-3d-6min组与3min-3d-10min组中CIP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相近,但3min-3d-10min组中,CIP的保护作用更容易被观察到,且CIP的保护潜能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显现。应用3min-3d-10min组的时间参数建立全脑缺血耐受模型可以诱导出CIP最大的保护潜能。
刘惠卿李文斌冯荣芳李清君周爱民赵宏岗羡晓辉艾洁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海马
脑预缺血处理对脑细胞腺苷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影响
李文斌周爱民李清君等
该项研究从学术思想、研究思路上跳出了普遍使用的观察脑细胞腺苷含量变化的范畴,研究脑缺血预适应对海马腺苷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影响,给SD大鼠脑缺血预处理,使海马细胞膜腺苷受体数量增多,腺苷受体亲和力增强;腺苷受体的变化主要是...
关键词:
关键词:脑缺血动物实验耐受性
化痰清火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研究
韩红伟李浩杰徐树楠周爱民王霞谷银强王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该课题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并开展了“化痰清火通络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实验研究”,具有实用性。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征,提出了“痰火...
关键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药治疗中医理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况被引量:1
1998年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况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双平周爱民△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下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在生存率、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提高,现就近几年国内有关报...
武双平周爱民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原发性中医药疗法
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10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调压降脂胶囊,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升高(均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调压降脂胶囊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杨少军贾中军周爱民冯晓英魏艿
安心汤治疗过早搏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薛芳周爱民王英等
该课题经动物实验证明,安心汤具有抗BaCl<,2>引起的家兔心律失常、推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减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抗CaCl<,2>引进的大鼠心室颤动等作用。用该药临床治疗172例患者,总有效率达...
关键词:
关键词:汤剂安心汤疗效试验早搏心律失常
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CIP)后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探讨NO在脑缺血耐受(BIT)诱导中的作用。方法:将140只凝闭双侧椎动脉的Wistar大鼠分为sham、CIP组、损伤性缺血组和CIP+损伤性缺血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致全脑缺血3min作为CIP,10min作为损伤性缺血,第4组中CIP与损伤性缺血之间间隔3d。所有动物均于末次脑缺血恢复再灌注后0h、2h、16h、24h、36h、72h和7d(每个时点n=5)取海马CA1区脑组织,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2-/NO3-含量。结果:CIP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于再灌注后1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接近sham组的1.5倍,36h降至基础水平,其升高的持续时间短于BIT诱导的时程(1-7d);损伤性缺血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IP组类似,但其峰值(24h)超过sham组的2倍,显著大于CIP组(P<0.05);CIP+损伤性缺血组NOS活性和NO2-/NO3-含量亦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其峰值(24h)明显低于损伤性缺血组(P<0.05)。结论:CIP引起NOS活性及NO2-/NO3-含量的适度增加,参与BIT的诱导;同时CIP阻止损伤性缺血后NO的过量生成所致的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其诱导BIT的另一途径。
刘惠卿李文斌李清君冯荣芳周爱民赵宏岗张敏艾洁
关键词:脑缺血预处理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海马
氨基胍对肺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陈晓玲黄善生徐宁尚民李英敏李文斌周爱民艾洁
该项目通过对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氧化氮广泛存在机体内,具有生理和病理双重作用,其反应产物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主要产生于病变部位,参与杀菌和损伤组织,其在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尚...
关键词:
关键词:氨基胍肺纤维化抑制作用及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