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梅

作品数:185 被引量:9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9篇农业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8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土壤
  • 29篇落叶松
  • 27篇冻土
  • 22篇兴安落叶松
  • 19篇大兴安岭南段
  • 19篇火烧迹地
  • 19篇迹地
  • 14篇林火
  • 12篇林区
  • 12篇次生
  • 12篇次生林
  • 11篇植被
  • 11篇森林火
  • 10篇火灾
  • 9篇碳储量
  • 9篇温带
  • 8篇森林火灾
  • 8篇生态系统
  • 8篇土壤呼吸
  • 8篇气候

机构

  • 180篇内蒙古农业大...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 6篇辽宁省林业科...
  • 6篇国家林业局
  • 5篇内蒙古和盛生...
  • 4篇学研究院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乌兰察布职业...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林学院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83篇周梅
  • 109篇赵鹏武
  • 33篇魏江生
  • 22篇舒洋
  • 18篇王梓璇
  • 13篇葛鹏
  • 12篇张波
  • 12篇王鼎
  • 11篇海龙
  • 11篇张恒
  • 11篇张慧东
  • 10篇石亮
  • 9篇曾楠
  • 9篇李攀
  • 8篇冯倩倩
  • 7篇宋彩玲
  • 7篇王树森
  • 6篇包翔
  • 6篇王林和
  • 5篇冯林

传媒

  • 34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3篇林业资源管理
  • 1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1篇内蒙古林业调...
  • 10篇生态环境学报
  • 6篇温带林业研究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土壤通报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内蒙古林学院...
  • 3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消防科学与技...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2篇2022
  • 18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8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蒙古国达尔罕地区樟子松、白桦及其林下土壤氮、磷、钾含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北部,在其东北部和西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东北部达尔罕地区森林在近30年受到过采伐等人为干扰,从而出现一些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本文对其森林土壤及其林木N、P、K含量进行了本地调查和研究,在白桦和樟子松林的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林和白桦林林下土壤中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N,最低是P,其同时K元素相对稳定;(2)林下土壤N的含量在0~50cm之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0~20cm之间白桦林土壤N的含量高于樟子松林,20cm往下变化相对稳定;(3)白桦林土壤中P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减小趋势,而樟子松林随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4)樟子松和白桦N、P、K的含量总体上呈现N>K>P,白桦的N、P的含量相对均高于樟子松。
奥都巴雅尔赵鹏武周梅李攀
关键词:白桦樟子松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本研究通过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调查,并对该区植物地理区系进行研究,在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从科、属、种3个层次对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地理分布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丰富,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792种(包括8亚种、48变种、2变型),隶属于348属,91科,其中被子植物占主导地位。优势科明显,中生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明显,并与其他成分有较广泛的联系,过渡性突出。
王淑杰杨小丹李明周梅李桂林赵鹏武
关键词: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大兴安岭东麓火烧迹地恢复初期植被特征被引量:17
2020年
为研究大兴安岭东麓地区火烧迹地恢复初期植被特征,以2017年毕拉河"5.2"特大森林火灾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7月对研究区展开调查,按照不同火烧程度将火烧迹地划分为3类样地,分别为轻度火烧迹地(乔木死亡率≤30%)、中度火烧迹地(30%<乔木死亡率≤70%)及重度火烧迹地(乔木死亡率>70%),运用多样性指数和改进的M-Godron法,分析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内物种组成、植被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林火干扰下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中度火烧迹地最高、重度火烧迹地居中、轻度火烧迹地最低的格局;随着林火干扰程度加重,火烧迹地内植物群落稳定性越低。
李威周梅赵鹏武田金龙王梓璇赵威高岩
关键词:火烧迹地植被多样性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问题综述被引量:5
2017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极大地调动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同时相应地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文章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需求着眼,分析了林农在林业政策法规、金融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及林业科技等方面具体服务需求和现实的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的对策,并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未来发展空间做了展望。
王鼎赵鹏武翟洪波周梅张微王梓璇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
使用MODIS监测火点的几个问题探讨被引量:17
2006年
1998年Kaufman等人提出了基于MODIS的火点监测算法,2001年国内研究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可以利用MO-DIS第七波段对高温敏感、对中低温不敏感的特点来确定火势;2.波长4um附近的20,22,23波段虽然很容易饱和,但是在火点探测方面也有可用之处;3.火灾初期大部分为点状目标,在进行重采样时最好采用最近邻法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周梅郭广猛宋冬梅王广山
关键词:MODIS火灾
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冻土碳储量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森林火灾后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为林火干扰后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不同年份(2003年和2007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划分不同火烧程度(轻度和重度),于2010-07进行土壤调查取样,分析不同火烧年份和不同火烧程度对0~4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结果】1)与未过火区相比,轻度火灾后冻土区0~3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而30~4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有不同程度的积累;而重度火灾后冻土区0~4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均存在不同程度损失。2)在0~10 cm土层中,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土壤碳储量的分布没有一致性规律,而在10~4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的分布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一般性规律。3)在0~10 cm土层,2003年火烧迹地土壤碳储量相对2007年火烧迹地要低;而在10~40 cm土层则呈相反趋势。【结论】林火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导致森林土壤碳储量下降,表层土壤碳储量受火烧年份影响差异明显,深层土壤碳储量受火烧程度影响差异明显。
李攀李齐周梅赵鹏武王忠林陈翔乌兰巴特尔
关键词:森林火灾火烧迹地碳储量冻土区
火烧迹地遥感指数与地表温度空间差异性被引量:1
2020年
以2003年根河和金河林业局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作为研究区,以2000年、2004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辐射传输方程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影像12种常见的遥感指数。分析火烧强度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不同遥感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效果以及不同尺度下遥感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空间差异性,建立遥感指数和地表温度的最小二乘拟合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结果表明:(1)火烧迹地的火烧强度对地表温度具有明显的解释效应,重度火烧具有较强的热聚集效应;(2)火烧迹地地表温度的解释因素主要为下垫面状况的因素,从12种宽带波段遥感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模型中,发现差分归一化火烧指数(IDNBR)、归一化不透水面指数(INDIS)、植被归一化水体指数(IVNDW)、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绿度总和指数(ISG)、改进型归一化水体指数(IMNDW)等6种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效应更好;(3)不同尺度下,地表温度与遥感指数具有空间差异性,不同指数空间相关性随尺度增大而减弱。(4)在解释地表温度模型选择上,局部回归GWR模型比全局回归OLS模型的回归结果好。
张岐岳赵鹏武周梅孙紫英王琸鑫
关键词:地表温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古冻土及古环境考察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北方地区保留了晚更新世以来大量的冰缘遗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在寒区和干旱区分别出现冰缘地貌、正逆向沙化等问题,综合不同区域的地质遗迹,从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可进一步分析气候环境变化问题.2008年5-7月调查中,在鄂尔多斯和大同地区分别发现了新的砂楔和土楔;在大兴安岭生态定位研究站设立了8个钻孔和2套自动气象站,开启了冻土、湿地、积雪研究以及现代陆面过程对下伏冻土影响的研究;在黄岗梁地区新发现了一个冻融褶皱;调查了松嫩沙地古沙丘及古土壤活动与冻土进退的关系;发现小兴安岭地区冻土退化显著,岛状冻土散布于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三江平原西部农业开发强烈改变了地表覆盖,冻土温度升高显著,冻土上限下降明显,甚至厚度较薄的冻土消失.后期工作希望通过综合、集成分析以上结果,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冻土南界及环境变迁.
杨思忠金会军郭东信吕兰芝常晓丽何瑞霞于少鹏孙广友张秋良周梅
关键词:冰缘地貌古土壤
内蒙古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20年
雷击火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最主要的天然火源,雷击火的频发使森林草原资源遭受巨大损失。应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10.2和Origin2017等软件,并结合时空因素,分析了1981—2018年内蒙古地区森林草原雷击火灾特点,探讨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年变化规律中森林雷击火在2000年后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草原雷击火趋势较为平稳;春、夏两季是雷击火多发季节,分别占全年的95.54%、80.49%;其中5—6月雷击火次数出现最高期;每日13:00—17:00是雷击火出现频率最高时段;雷击火主要发生于内蒙古东北部即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受到来自气象条件、地形、海拔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时空分布特征。建议在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雷击火灾时空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加大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防控,加强防火宣传与教育,并运用科学的森林草原防火措施,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
张恒张鑫赵鹏武周梅殷继艳
关键词:森林草原火灾雷击火
基于NDVI的通辽市开鲁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3
2015年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态环境重要参数之一,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开鲁县为研究区,利用2002年、2006年、2010年和2014年4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不同时期开鲁县植被覆盖度,根据计算出的植被覆盖度生成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年-2014年的10多年间,植被覆盖度有明显的变化,平均植被覆盖度由2002年的0.37增加到2014年的0.53,增加了0.16,2010年-2014年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仅下降0.02;无植被覆盖区域、低、中低、中植被覆盖面积下降;高植被区域的面积大幅度上升,由2002年597.51km2上升到2014年的1 677.27km2,增加了1 079.76km2。整体上开鲁县的植被覆盖状况较好,反映出开鲁县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娄君宜孙紫英周梅赵鹏武刘芬张元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NDVI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