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然
-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东方肉穗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系统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D-(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2″-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 (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 万春鹏郑啸陈海峰邹秀红宋子荣周寿然邱彦宋子荣
- 关键词:野牡丹科黄酮
- 扶桑至宝丹抗衰老作用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传统养生名方扶桑至宝丹的抗衰老与养生作用。结果表明扶桑至宝丹对昆明种小鼠的耐低温、耐高温能力、胸腺重量、LPO,RNA及蛋白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周寿然黄晖
- 关键词:抗衰老
- 荧光光谱法研究刺槐素与BSA的相互作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刺槐素(A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特性;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应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ACA与BSA的结合作用;结果:ACA可以通过静态猝灭使得BSA荧光强度减弱;在298 K下,ACA与BSA结合常数为1.13×105L/mol,结合位点数为1.011;结合距离为4.45 nm;ACA与BSA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ACA与BSA的同步荧光光谱表明,ACA与BSA的结合对蛋白质的构象未产生影响,其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结论:ACA与BSA存在较强的结合作用,人体内必须的金属离子对ACA与BSA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 周寿然李强万春鹏
- 关键词:牛血清蛋白荧光光谱法
- 红槭树树枝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红槭树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成分.经波谱解析化合物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苷(1),7,8-二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没食子酸(3),没食子酸甲酯(4),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5),丁香酸甲酯(6),香草酸甲酯(7)和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8).化合物1,5和8为首次从槭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和4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03~990.57 μmol/L.
- 万春鹏周寿然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氧化
- 中药抗衰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从氧自由基学说、DNA 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端粒假说、细胞调亡学说等分子水平上归纳衰老的发生机制,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 万春鹏周寿然左爱仁
- 关键词:中药抗衰老
- 中医药院校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2006年
-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开设创造学、创造技法、创新设计等专题系列讲座,广泛地开展创造性的科研实践活动,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探索中医药院校创新型生物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 万红娇叶荷平刘建华周寿然
- 关键词:生物工程
- 东方肉穗草异鼠李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之一异鼠李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法对细胞凋亡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异鼠李素处理48h的IC50为60μmol/L。荧光显微形态学检测显示异鼠李素处理HepG2细胞后出现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变化。结论研究表明东方肉穗草异鼠李素可以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 左爱仁汪满红万春鹏周寿然王晓崴邱彦
- 关键词:异鼠李素HEPG2细胞细胞凋亡
- 红槭树枝条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红槭树枝条甲醇提取物中的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法采用甲醇浸泡提取红槭树枝条,系统溶剂萃取其甲醇提取物,并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HPLC等各种柱色谱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结果从红槭树枝条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3″-没食子酰基)-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吡喃鼠李糖苷(6)、根皮苷(7)、条茶槭甲素(8)、条茶槭乙素(9)和条茶槭丙素(10)。结论化合物3、5~7为首次从红槭树枝条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是首次从槭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查耳酮类成分。所有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和8具有很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 万春鹏周寿然
- 关键词:酚类抗氧化
- 玉容消斑散治疗黄褐斑47例被引量:7
- 2000年
- 周寿然
-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疗法
- 中药白芷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 应用多巴色素法测定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检测了三种中药醇/水提物及中药白芷的系统溶剂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发现白芷提物经萃取后的水相部分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酶学的动力学研究,确定该分离部位为竞争性抑制剂.
- 周寿然刘建华万红娇楼兰英邱彦
- 关键词:白芷酪氨酸酶中药化学抑制活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