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辉

作品数:60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5篇切除
  • 14篇切除术
  • 12篇胆囊
  • 12篇气腹
  • 9篇手术
  • 7篇胆囊切除
  • 7篇腹腔镜胆囊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6篇胆道
  • 6篇胆囊切除术
  • 6篇外科
  • 6篇腹部
  • 6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胆道镜
  • 5篇血流
  • 5篇结石
  • 5篇火器
  • 5篇火器伤

机构

  • 49篇兰州军区乌鲁...
  • 15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0篇吴辉
  • 27篇冯德元
  • 25篇刘江伟
  • 24篇张东
  • 23篇张雷华
  • 19篇张永久
  • 18篇刘兴国
  • 16篇郑文建
  • 13篇陈训如
  • 12篇雷涛
  • 10篇罗丁
  • 9篇南林
  • 8篇侯元凯
  • 8篇王跃力
  • 6篇王江
  • 6篇马军礼
  • 5篇毛静熙
  • 5篇闫兵
  • 5篇刘鹏
  • 4篇候元凯

传媒

  • 6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腹腔镜外科杂...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腔镜手术技术及开腹肝脏切除经验,并且术中可能发生大出血、胆漏、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迄今开展例数尚少。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选择了8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的肝脏部分切除术,报告如下。
吴辉冯德元张雷华郑文建刘兴国
关键词:腹腔镜肝肿瘤
TNF-α和IL-6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血清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寻找有效的细胞因子拮抗剂来减轻腹部火器伤后机体的损伤以促进机体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伤后1、2、4、8、12 h和24 h组,每组6只,实验各组建立猪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实验组各组动物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在伤后12 h为(94.36±10.18)ng/L,IL-6在伤后12 h为(1 218.35±74.00)ng/L,二者均于伤后12 h达到高峰。结论TNF-α、IL-6参与了腹部肠管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引起腹部肠管火器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之一。
冯德元刘江伟吕月涛薛会朝张东吴辉
关键词:腹部损伤火器伤白介素-6
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以体检发现胰腺占位为主要就诊原因,1例因上腹部疼痛就诊。病灶多位于胰头(3/4例)部,最大直径为5.4 cm,术前无一例明确诊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随访17~88个月,均存活,无复发转移。结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无特异症状,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效果较好。
侯元凯冯德元张东吴辉刘江伟张雷华刘兴国郑文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术前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本研究收集我院A、B两医师4年完成的13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肥胖、中上腹部手术史、嵌顿性胆囊结石、胆囊炎急性发作、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等因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的影响,并研究A、B两医师学习曲线。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5)、萎缩性胆囊炎(P<0.01)、嵌顿性胆囊结石(P<0.01)、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P<0.01)可致较高的中转率,两位医师在最初50例手术中均具有较高的中转率(P<0.05)。
张雷华冯德元王先知张永久雷涛吴辉马军礼南林王江高延新张春霞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
不同条件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二氧化碳(CO2)气腹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压力和作用时间CO2气腹作用下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CPAH)和菊粉清除率(CIN),以了解肾有效血流量
王跃力刘齐贵陈训如罗丁吴辉
文献传递
胆囊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吴辉
关键词:胆囊癌癌基因抑癌基因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分析(附1006例报告)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为1 039例患者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 006例应用腹腔镜、胆道镜成功取净结石、息肉;33例中转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95例结石患者中单发176例,多发519例;结石数量1~407颗,平均(14±2.3)颗;直径0.1~3.3 cm,平均(1.1±0.12)cm。31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单发79例,直径0.5~2.2 cm,平均(0.7±0.15)cm;多发232例,直径0.4~1.0 cm,平均(0.6±0.13)cm。手术时间30~125 min,平均(50±6)min。术后平均住院4 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0.5~5年,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0.43%,息肉(胆固醇性)复发11例,复发率3.54%。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安全、可行,可提高结石取净率及保胆成功率。
张东周仁鸥冯德元刘江伟刘兴国吴辉侯元凯郑文建李廷军高伟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胆道镜检查保胆手术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原位肝移植1例围手术期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张雷华张永久雷涛刘江伟王江吴辉
关键词:肝移植肝硬化围手术期
以包块为主要表现的腹膜结核八例报告
2004年
吴辉冯德元张永久王先知雷涛马军礼南林王江
关键词:腹膜结核包块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附13例报告)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体会。方法对该院1993年10月 ̄2005年5月收治的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13例中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9例,其中慢性胰腺炎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胰腺肿瘤3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脾源性2例,其中脾包虫1例,脾静脉狭窄1例;其他包括结肠转移癌1例,肾周脓肿1例。13例中有1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有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13例均行脾切除手术,其中2例加行贲门血管离断手术,总有率在100%。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以胰源性疾病引起门静脉栓塞为最常见原因,在诊断上关键在于提高对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认识,治疗上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的同时行脾切除手术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最有效手段。
刘江伟张永久张东雷涛张雷华吴辉闫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