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言涛

作品数:97 被引量:715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手术
  • 21篇切除
  • 17篇术后
  • 16篇外科
  • 15篇黄疸
  • 14篇肝切除
  • 13篇肝移植
  • 12篇阻塞性
  • 11篇切除术
  • 11篇围手术
  • 11篇围手术期
  • 10篇阻塞性黄疸
  • 10篇外营养
  • 10篇肝脏
  • 9篇代谢
  • 9篇外科手术
  • 9篇肠外
  • 9篇肠外营养
  • 8篇原位
  • 8篇细胞

机构

  • 66篇华西医科大学...
  • 24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四川省科学城...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成都市第九人...

作者

  • 97篇吴言涛
  • 33篇贾乾斌
  • 32篇严律南
  • 19篇彭兵
  • 18篇李波
  • 14篇沈文律
  • 13篇卢实春
  • 10篇文天夫
  • 10篇金立人
  • 9篇吴和光
  • 9篇周涌
  • 9篇伍晓汀
  • 9篇罗义刚
  • 9篇汪静
  • 8篇李双庆
  • 8篇吴红斌
  • 7篇王向东
  • 7篇赵纪春
  • 7篇陈晓理
  • 5篇杜景平

传媒

  • 16篇中国普外基础...
  • 10篇华西医学
  • 6篇普外基础与临...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华西药学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实用外科杂志
  • 2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 10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9篇1994
  • 4篇1993
  • 3篇1992
  • 6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黄疸肾脏系膜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神经酰胺介导的肾脏损伤中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以及在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胆总管结扎15 d和21 d组,每组15只大鼠。胆总管结扎组建立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胆总管结扎),取肾脏行系膜细胞原代培养,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后,胆碱比色法测定细胞膜磷脂酶D(PC-PLD)活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亚G1峰。结果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外源性神经酰胺C2-C eram ide可使肾系膜细胞PLD活力下降(P<0.05),诱导肾脏系膜细胞凋亡,给予神经酰胺抑制剂可使系膜细胞凋亡率下降,PLD活性增加。结论TNF-α与膜上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胞内神经酰胺水平升高,通过抑制PLD活力,诱导肾脏系膜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肾脏细胞的损害。
彭兵乔安意罗艳丽李智尧何生吴言涛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酰胺磷脂酶D细胞凋亡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与腹部手术被引量:50
1993年
尽管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不断进步,腹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10%左右),而以上腹部手术后最为常见。
吴言涛
关键词:肺疾病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
脂肪乳剂对肝硬变术后脂肪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16例肝硬变术后随机分成两组,静脉输注不同用量及比例的脂肪乳剂。第一组平均输注0.82g·kg^(-1)·d^(-1),占总热卡42%(n=10);第二组平均输注1.72g·kg^(-1)·d^(-1),占总热卡52%(n=6),行短期术后5天营养支持。观察血脂、载脂蛋白、酮体比及脂肪廓清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提示肝硬变患者肝功能轻、中度异常的情况下,术后应用1.72g·kg^(-1)·d^(-1)的脂肪乳剂不但对肝脏功能无害反而有利。
彭兵吴言涛严律南贾乾斌吴红斌
关键词:脂肪乳剂肝硬变脂肪代谢
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提高晚期胆囊癌的生存率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 80例晚期胆囊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71例伴有阻塞性黄疸 ,15例扪及腹部包块。对已浸润周围器官及胆管但尚无肝脏广泛转移或远处转移的 3 9例晚期胆囊癌进行了扩大根治术 (其中 11例合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结果 该3 9例术后存活 8~ 3 7个月 (平均存活 18.1个月 )。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43 .6%、2 0 .5 %及 5 .1%。对另 41例已有肝脏转移或腹膜种植转移的晚期胆囊癌仅行姑息性手术 ,术后随访除 1例存活 19个月外 ,其余均于 1年内死亡。
周涌吴言涛严律南
关键词:胆囊癌预后手术疗法外科治疗晚期胆囊癌
预先腹内控制下腔静脉防治肝切除术中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被引量:1
1991年
作者对7例半肝以上肝切除术及2例ⅦⅧ肝段切除应用止血带在腹腔内围绕肝下肾上及膈下肝上之下腔静脉,同时用橡皮管控制肝门血管,而暂不阻断,以预防术中可能发生的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其中2例还同时控制膈下腹腔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9例中7例无意外,2例术中发生肝中静脉损伤大出血,经止血带迅速控制,修补裂口,抢救成功。本文对肝叶切除术中误伤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在病变接近或累及第二肝门或下腔静脉的肝叶肝段切除,以及在半肝或三叶切除术中常规控制下腔静脉和肝门是一个简而有效的防治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的好方法。
沈文律罗义刚李波吴言涛
关键词:切除术肝静脉
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功能及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为了解输注脂肪乳剂对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肝功能及脂代谢影响。方法将3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25,10%和20%Lipovenous组),Ⅱ组(n=11,10%Intralipid组)术后经外周静脉营养支持,于术前、术后第3和6天测定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第6天肝脏酶学指标及胆红素均明显下降(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动脉血酮体比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后TG、CH、LDL逐渐下降,但Ⅰ组LDL下降更明显(P<0.05)。载脂蛋白(A1和B100)也逐渐下降,其中Ⅱ组apoA1下降更明显(P<0.05)。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于术后第6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Ⅰ组血磷脂渐下降而Ⅱ组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短期应用脂肪乳剂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不会加重肝功能损害和脂肛谢紊乱。输注低磷脂含量的脂肪乳剂对脂代谢影响较小,更适合此类病人能源的补充。
贾乾斌吴言涛毛海香王波涌汤宇
关键词:脂肪乳剂肝功能脂代谢
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与对策
当前肠道功能已成为治疗外科危重病人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创伤、感染、休克及大手术后肠道是全身应激反应的靶器官,易致肠道粘膜损害,其结果使胃肠道的营养吸收及防卫功能丧失.其外源性因素如血管加压药物的应用,肠内营养素的缺乏以及抗...
吴言涛
关键词:肠功能障碍肠道粘膜激素应激性
文献传递
肝动脉栓塞术后肝脏能量代谢变化的探讨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探讨各种栓塞疗法对肝脏能荷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69例行肝动脉栓塞的肝肿瘤患者连续监测动脉血酮体比率(AKBR),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及术后临床过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AKBR多呈一过性改变,高剂量的放疗性栓塞及术前黄疸患者术后AKBR降低明显,并恢复较慢,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按术后AKBR值变化分三组:A组35例,术后AKBR一直保持在0.7以上;B组31例,术后AKBR一度降至0.4~0.7,但3~7天内回升至0.7以上;C组3例,术后AKBR降至0.4以下且不回升,各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5.7%、32.3%、100.0%,而各组常规肝功能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KBR是直接反映肝损伤肝活力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对判断肝脏对栓塞疗法的耐受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李立严律南卢武胜谢晓东吴红斌吴言涛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术肝肿瘤肝脏能量代谢
肠道细菌移位在外科临床的意义被引量:5
1996年
肠道细菌移位在外科临床的意义吴言涛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粘膜有屏障功能,可防止肠腔内细菌透过肠壁进人全身脏器和组织。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菌可透过肠壁引起全身性感染。有活力的胃肠道内细菌透过完整的肠道粘膜,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脾等器官的这一过程称为肠道细菌...
吴言涛
关键词:外科肠道细菌移位免疫大肠杆菌
中心静脉插管的临床应用与并发症防治被引量:10
1996年
本文总结我了院最近4年间中心静脉插管1500例次的临床应用经验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锁骨下静脉穿剌插管1100例次,困难率7.1%,失败率1.5%;颈内静脉穿刺插管370例次,困难率3.8%,失败率0.8%;股静脉插管仅用于前述二途径失败或有禁忌时。并发症有:误穿动脉(5.9%)、胸膜刺伤(0.4%)、血胸(0.1%)、气管损伤(0.1%)、穿刺局部炎症(0.8)及导管败血症(0.6%)。插管目的主要为监测中心静脉压(46.0%)、全胃肠外营养(51.9%)和经中心静脉输注特殊药物(2.1%)。
应明英罗传兴闵龙秋吴言涛康焰王兵
关键词:中心静脉插管并发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