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艳霞

作品数:47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调度
  • 6篇可重构
  • 6篇计算机
  • 5篇调度算法
  • 5篇阵列
  • 5篇任务调度
  • 5篇现场可编程
  • 5篇现场可编程门...
  • 5篇门阵列
  • 5篇可编程门阵列
  • 5篇控制流
  • 4篇多核
  • 4篇异构
  • 4篇硬件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流图
  • 4篇控制流图
  • 4篇FPGA
  • 3篇异构多核

机构

  • 47篇哈尔滨工程大...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控制与电...
  • 1篇黑龙江省计算...
  • 1篇军工保密资格...

作者

  • 47篇吴艳霞
  • 17篇顾国昌
  • 16篇张国印
  • 13篇李静梅
  • 7篇刘海波
  • 7篇郭振华
  • 6篇沈晶
  • 5篇孙延腾
  • 4篇牛晓霞
  • 4篇张博为
  • 3篇布树辉
  • 3篇杨杰
  • 2篇陆志坚
  • 2篇付岩
  • 2篇孙霖
  • 2篇夏松竹
  • 2篇孙建国
  • 2篇杨敏
  • 2篇刘书勇
  • 2篇张大虎

传媒

  • 8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计算机科学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计算机工程
  • 3篇电子学报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计算机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研...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软件导刊
  • 1篇复杂系统与复...
  • 1篇计算机科学与...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用于多核环境的混合Cache一致性协议
2011年
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核环境的混合Cache一致性协议。该协议采用混合值传播策略,引入小容量目录D-Cache,克服传统监听一致性协议发送数据请求时盲目广播的缺点,通过数据块状态的扩展,有效避免乒乓现象的发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减少测试程序的运行时间,降低多核处理器私有L1 Cache的失效率,提高系统性能。
李静梅杨鹏飞张健沛门朝光吴艳霞
关键词:CACHE一致性协议多核环境
汇编级软硬结合的控制流检测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控制流检测技术是防止由于瞬时故障造成程序错误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在ARGOS卫星上测试过的基于汇编语言的软件控制流检测算法CFCSS具有较高的错误检测能力和较低的冗余指令开销,实用性较强,但此算法存在检测混淆和检测出错现象.为此,首先阐述了CFCSS算法中存在的检测混淆和检测出错现象;接下来根据汇编语言特点,修改了基础基本块的选择方法和多调整签名值赋值语句的插入位置,提出了改进的ICFCSS控制流检测算法;为了在ICFCSS算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错误检测能力、降低故障延迟时间和冗余指令开销,提出了软硬结合的ICFCSSHS控制流检测方法,此方法在编译程序时只增加了和签名有关的信息,在程序运行时通过译码阶段判指令类型来触发相应的硬件完成控制流检测.实验表明,此方法的冗余代码空间开销比CFCSS算法减少了21.5%,平均未检测出错误率仅为1.5%,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吴艳霞顾国昌戴葵刘海波沈晶
关键词:可靠性控制流图
面向ASCRA的循环流水启动间距自动分析及优化
2015年
在实现循环到流水硬件结构自动映射过程中,迭代间启动间距的自动分析技术是可重构编译器研究的难点.在现有细粒度可重构编译器中,主要采用人工输入制导语句的方法来控制循环并行流水硬件结构自动映射所需启动间距信息的生成,该方法只能采用固定启动间距方式对流水硬件结构进行控制,不能充分发挥并行流水硬件结构的性能,同时人工确定启动间距的方法降低了可重构计算应用的部署效率.针对细粒度可重构编译器的现状,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ASCRA的循环流水启动间距自动分析及优化方法.在细粒度可重构编译器中,建立多层循环流水迭代间启动间距分析模型,提出非固定启动间距控制策略,采用自动生成算法得到迭代间启动间距向量信息,并采用流水线调度技术对迭代间启动间距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HLS工具相比,文中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可重构计算应用在异构加速平台上的部署效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循环应用在FPGA协处理器中流水执行时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郭振华吴艳霞张国印戴葵
关键词:自动映射
计算机视觉下的旋转目标检测研究综述
2023年
传统目标检测器通过水平边界框(Horizontal Bounding Box,HBB)定位目标,在检测方向角任意、分布密集、长宽比大、背景复杂的目标时,往往精度较低、泛化能力较差。在边界框中增加不同旋转角度的旋转目标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其被广泛应用在遥感图像、场景文本图像、货架商品图像等目标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大多数工作旨在构建不同的旋转目标检测模型,对现有模型的归纳总结及深入分析的综述性工作较少。为此,对旋转目标检测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综述。首先根据当前流行的目标框表征方式,将目标框分为旋转矩形框(Oriented Bounding Box,OBB)、四边形边界框(Quadrilateral Bounding Box,QBB)和点集(Point set)3种类型,并比较了不同旋转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网络结构和性能;其次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旋转目标检测数据集和性能评价指标;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和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王旭吴艳霞张雪洪瑞泽李广生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性能比较
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综述被引量:4
2007年
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是防止由于单粒子反转事件而导致运行系统发生故障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采用以控制流图为基础的结点签名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的分类标准;然后按照技术发展的脉络,从软硬结合、纯软件两方面介绍控制流检测技术的典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基于目前的方法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新的发展方向。
吴艳霞顾国昌付岩程立新
关键词:控制流图
可重构系统中实时任务容错调度算法被引量:2
2009年
现在FPGA已被广泛的应用,但三模冗余(TMR)结构不能充分利用FPGA资源,基于主/从版本技术,提出一种实时任务容错调度算法。算法通过后向调度从版本,使得从版本在其截止期限内尽可能地推迟执行,从而同一任务的主从版本在执行时间上没有重叠或较少重叠,当任务主版本成功执行时释放任务从版本所占用的资源。仿真实验表明,与TMR相比,此方法能更有效地利用FPGA资源,提高硬件任务的接受率。
殷进勇顾国昌吴艳霞
关键词:可重构计算实时调度容错调度
构建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大教育格局之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该文认为,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全员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从业时所必需遵循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引导学生步入科学研究、学好本领报效国家的领路人,教师必需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静梅吴艳霞张国印孙建国夏松竹
关键词:立德树人全员育人中国梦
深度学习FPGA加速器的进展与趋势被引量:49
2019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深度学习技术在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本文从深度学习算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FPGA加速深度学习的优势以及技术挑战;其次,本文从SoC FPGA和标准FPGA两个方面介绍了CPU-FPGA平台,主要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在CPU和FPGA之间数据交互上的区别;接下来,在介绍FPGA加速深度学习算法开发环境的基础上,重点从硬件结构、设计思路和优化策略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采用FPGA加速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案;最后展望了FPGA加速深度学习算法相关研究工作的发展.
吴艳霞梁楷刘颖崔慧敏
关键词:神经网络硬件加速FPGA
移动CCN中三模划分缓存算法
2014年
针对移动CCN中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变化、缓存内容不断更替的特性,为了实现节点频繁移动时数据有效、可靠、较长时间缓存的目的,提出一套三模划分缓存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位置信息,通过限定节点间通信距离阀值上限,将整个网络区域划分成无公用节点的三模网络,且取得一个最优划分结果,在每个三模分组内进行实时缓存内容同步。实验结果表明在节点密度较大、缓存空间较小时,三模划分缓存算法具有较好的缓存性能。
唐滨张国印姜春茂吴艳霞李璐
关键词:移动性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仅是学校衡量本科学生能否正常毕业的必要条件,更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的最佳切入点。本文重点从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到成绩评定六个方面,详细阐述面对当今全新教育局势下的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监控体系的一种运行模式。
李静梅张国印吴艳霞李丽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