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秀明

作品数:2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10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3篇文学
  • 16篇历史文学
  • 9篇历史真实
  • 5篇文学真实
  • 4篇代文
  • 4篇当代文学
  • 4篇题材
  • 4篇作家
  • 3篇社会主义
  • 3篇审美
  • 3篇主义
  • 3篇现实主义
  • 3篇小说
  • 3篇历史小说
  • 3篇浪漫
  • 3篇浪漫主义
  • 2篇当代文学思潮
  • 2篇心理
  • 2篇旋律
  • 2篇演义

机构

  • 24篇杭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5篇吴秀明

传媒

  • 3篇浙江社会科学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求是
  • 1篇文史哲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天府新论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89
  • 3篇198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历史真实与艺术假定性的类型
1992年
一真实类型说的提出对历史文学真实性的研究,尽管研究的文章很多,讨论也很热闹(甚至很激烈),但许多应该探讨的问题并没有探讨。例如真实与类型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而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历史文学来讲,不说“生死攸关”,起码“意义非常”:它不但是作家致真求真的逻辑基点,而且也是我们品评真实与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标准。苏联当代著名美学家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指出:“当我们把艺术作为类别、门类、样式、品种、种类和体裁的系统来研究时,我们的出发点是,在这一领域也和其他所有领域中一样。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化逻辑基点历史真实历史感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主旋律文学创作被引量:4
1997年
90年代以来,弘扬主旋律因逐步演化为新时期的一项新的文艺方针,体现党和国家对文学的宏观调控及导向把握,而引起了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对此,本文主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内涵和本质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就主旋律问题展开探讨:首先是对主旋律所属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界说;其次是分析了主旋律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再次是联系实际,指出了弘扬主旋律是一个可资实践的创作原则;
吴秀明
关键词:主旋律政府扶持
论历史文学的题材属性与作家的审美超越被引量:2
1989年
作为艺术大家族中的一个独特成员,历史文学有没有它“自我”的题材属性特点呢?这个问题迄今有不同的看法。我以为是有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优势”和“局限”两个方面。 所谓“优势”,可以抽象出这样三点:(1)知多度高。这是因为历史文学往往取材于历史上彰明昭著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从兴起之日起,表演的内容就是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问题——政权问题、各等级的相互关系问题、教会在国家中的作用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一整套具有纯粹政治意义的问题。例如莎士比亚的九个历史剧《理查二世》、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文学审美超越作家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史家
论社会主义新型的历史文学
1991年
本文主要从创作方法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进行探讨。在下笔之前,有一个问题看来无法回避,那就是什么叫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所谓社会主义新型历史文学,是一个特殊的艺术体系的结构方式。从性质和范畴上说它是指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创作的、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的这一类历史文学而言的。这是一个概念相当宽泛而又分明有着自己独特内涵和特质的新术语。
吴秀明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学历史文学
论历史文学创作方法的变革趋势
1993年
在我国的历史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种创作方法在互相渗透与融汇中,并没有破坏各自的深刻的、基本的特征。虽然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更为密切的关系与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1.哲学前提的不同,浪漫主义历史文学重主观,是在情感与理想王国里驰骋,其情感与理想是受理性制约的。现代主义历史文学主观化的表现,则是非理性的产物。2.表现手法不同,浪漫主义历史文学在强调主观表现的同时,并不否认摹仿客体的作用,不破坏客体。现代主义强调主观表现,则把客体当作材料加以捣碎、发酵,使其变成“非形”,尔后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感受,以心理结构为纲进行重组和再创造。3.审美观念不同,浪漫主义的审美特点是古典型的,不仅追求神奇、华丽,而且歌颂伟大、崇高和光明,其主题是明确的。而现代主义则崇尚现代心理学,多以幻象、低贱、丑恶为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西方颇为风行,可以预料,它也将在中国历史文学中日趋看重。
吴秀明
关键词:浪漫主义历史文学现代主义历史真实表现手法心理结构
论历史文学真实的心理化过程
1992年
真实是历史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颇为棘手的难题。古往今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不过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基本限于历史的和美学的二种,至于艺术心理学方面则几乎无人涉足。笔者认为,历史文学真实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可以作历史还原和审美观照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进行艺术心理学意义的探讨。因为不管怎么说,历史文学的真实作为一种第二自然的真实,从历史的真到艺术的真,它毕竟要经过一道作家主体心理化(心灵化)的环节。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文学心理化创造心理历史真实心灵化
从历史真实到现代消费的两度创造——论历史文学真实的现代转换
1998年
文章论述了历史小说创作从历史真实到现代消费的“两度创造”,即语言形式和题材内容的创造过程;指出历史文学的创作,必须经过原生历史心理历史审美心理历史的转换。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文学历史真实文学真实语言形式题材内容历史小说
论历史文学文本的结构形式被引量:1
1995年
论历史文学文本的结构形式吴秀明一、文本的结构形式古往今来历史文学汗牛充栋,主要的文本结构形式大致有具象、意象、心象三种。当然,这样的结构形式并非玄妙之物而令人无从把握,它主要是指作家的思维选择以及由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相应的外在形式;它既是主体的,又是由...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文学文学文本新历史小说结构形式生命形式武侠文学
论历史文学形式规范中的客体尺度
1991年
关于历史文学形式规范中的历史客体尺度即史实限制问题,迄今是有歧义的。我认为,历史文学的创造与限制之间是既矛盾又可以统一的,它们彼此确实存在着深刻的二律背反的关系。
吴秀明
关键词:历史文学文学形式二律背反
高阳历史小说论被引量:4
1996年
高阳历史小说论吴秀明,陈择纲一高阳从1952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直到1962年在台湾《联合报》副刊上发表取材唐传奇的历史小说《李娃传》才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直到他1992年6月逝世,三十多年来,他精心笔耕,前后共创作了三千余万字,近八十部作品。...
吴秀明陈择纲
关键词:历史小说小说创作慈禧《李娃传》文本结构闭合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