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丽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围术期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为侧卧位的骨科患者桡动脉有创血压(IBP)与双上肢无创血压(NIB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手术体位为侧卧位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80例,记录围术期同时点NIBP及IBP,根据有创收缩压(ISBP)分为4组:ISBP≤90 mmHg(A组)、90 mmHg150 mmHg(D组)。分析IBP和NIBP的差异及线性相关性。结果左侧卧位时,A组健侧无创收缩压(NISBP)与I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 3组健侧NISBP均低于ISBP(P<0.05),且血压愈高差值愈明显。A、B、C 3组健侧无创舒张压(NIDBP)与有创舒张压(IDBP)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健侧NIDBP与I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侧NISBP与ISBP、NIDBP与I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侧NISBP、NIDBP分别低于健侧NISBP、NI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卧位时,A组健侧NISBP高于ISBP(P<0.05),B、C、D 3组健侧NISBP低于ISBP(P<0.05),且血压愈高差值愈明显。A组健侧NIDBP高于IDBP(P<0.05),B、C、D组健侧NIDBP与I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侧NISBP均低于ISBP,术侧NIDBP均低于IDBP(P<0.05)。4组健侧NISBP均明显高于术侧NISBP(P<0.05);4组健侧NIDBP明显高于术侧NIDBP(P<0.05)。健侧ISBP与NISBP明显相关(r=0.926,P<0.01);健侧IDBP与NIDBP明显相关(r=0.945,P<0.01)。结论手术体位为侧卧位的骨科手术患者,健侧上肢NIBP与IBP相关性最好,当收缩压为90~120 mmHg时,健侧NIBP值可反映患者的实际血压。
- 吴廷丽徐鑫马正良顾小萍
- 关键词:有创血压无创血压侧卧位
- 罗哌卡因致幼鼠惊厥对其成年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 王玲玲徐世元雷洪伊吴廷丽范凤飞
- 关键词:局麻药罗哌卡因惊厥
- 全身麻醉患者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双侧肱动脉无创血压(NIBP)与桡动脉有创动脉压(IBP)的关系。方法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82例,麻醉诱导前后及术中同步测量双侧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根据有创收缩压值(ISBP)大小分为A组(ISBP≤90mm Hg)、B组(90mm Hg150mm Hg)。对各组数值进行差异分析,并对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值做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4组患者双侧无创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创收缩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B、C、D组有创收缩压高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且随着血压升高差值呈逐渐增高趋势;A、D组有创舒张压与双侧无创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有创舒张压低于双侧无创收缩压(P<0.05)。有创收缩压与同侧袖带收缩压显著相关(r=0.940,P<0.01),有创舒张压与同侧袖带舒张压显著相关(r=0.925,P<0.01)。结论全麻平卧位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显著相关,在一定血压范围内,可通过无创血压对有创血压进行初步估计。
- 徐鑫吴廷丽马正良顾小萍
- 关键词:有创血压无创血压全身麻醉
- 舌诊客观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 2009年
- 吴廷丽黄巧冰
- 关键词:舌诊客观化
- 罗哌卡因致幼鼠惊厥对其成年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制备幼鼠罗哌卡冈毒性惊厥模型,观察其对幼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和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ostsvnaDticdensity-95protein,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8日龄Sprague-Dawley(SD)幼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2组,每组10只。连续水迷宫刮II练3d,每天2次,达到标准者纳入实验(潜伏期≤120S)。于21日龄分别经腹腔单次注射罗哌卡因(33.8mg/kg)和生理盐水(0.1ml/kg)。出现惊厥鼠纳入实验,常规饲养至第55日龄再次行水迷宫测试。前3d为训练学习阶段,每天训练两次。第4天测试记忆能力。测试结束后选取5只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onBlot技术行PSD-95含量测定。另两组各取5只,取右侧海马CA1区于电镜下观察突触后致密物厚度(postsynaptic density,PSD)变化。结果R组和N组水迷宫测试第1天潜伏期分别为(12.6±3.4)、(10.5±4.1)S;第2天潜伏期分别为(6.8±2.8)、(7.1±1.3)S;第3天潜伏期分别为(6.2±0.7)、(6.4±1.1)S;第4天潜伏期分别为(5.0±2.7)、(8.1±4.0)S;训练阶段和第60日龄潜伏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N组PSD-95蛋白含量基础值和60日龄分别为(0.60±0.08)、(O.61±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N组60Et龄PSD厚度分别为(84±6)、(81±7)n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年期单次罗哌卡因毒性惊厥对成年后鼠学习记忆、PSD-95蛋白及PSD厚度无明显影响。
- 王玲玲徐世元雷洪伊吴廷丽范凤飞
- 关键词:罗哌卡因惊厥学习记忆
- 罗哌卡因致幼鼠惊厥对其成年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 目的:通过制备幼鼠罗哌卡因毒性惊厥模型,观察其对幼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和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8日龄Sprague-Dawley(SD)幼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N...
- 王玲玲徐世元雷洪伊吴廷丽范凤飞
- 关键词:局麻药罗哌卡因惊厥
- 文献传递
- CatWalk步态分析用于大鼠切口痛模型的评估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采用CatWalk步态分析仪对切口痛大鼠的步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将步态参数与vonFrey丝测定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方法:采用Brennan法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 h、24 h、48 h、72 h,用CatWalk步态分析仪及von Frey丝进行相关步态参数和机械缩足阈值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大鼠术侧脚印面积变小、站立时相持续时间缩短、举步时相持续时间延长,举步速度减慢。脚印面积、站立时相持续时间、举步时相持续时间、举步速度与机械缩足阈值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tWalk是一种评估切口痛模型早期机械性痛觉超敏的新方法。
- 吴廷丽雷洪伊王玲玲范凤飞徐世元
- 关键词:VOD步态CATWALK
- 瑞芬太尼对切口痛大鼠术后步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用Catwalk步态分析仪评估瑞芬太尼引起的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均建立切口痛模型。C组及R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mL及瑞芬太尼6μg/kg后建立切口痛模型,切开后分别持续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2mL/h及瑞芬太尼1.0μg/(kg·min),时间1h。于术前24h、术后2h、1d、2d、3d(T0-T4)时点测定步态参数及机械缩足阈值。结果:与术前24h比较,C组及R组术后术侧脚印面积缩小、站立时相持续时间缩短、举步时相持续时间延长、举步速度降低、机械缩足阈值降低。R组大鼠术后机械缩足阈值较C组降低,两组间CatWalk步态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可增强切口痛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程度,但对切口痛大鼠的步态无显著影响。CatWalk步态分析仪用于评估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灵敏度不够。
- 吴廷丽雷洪伊张庆国刘中杰李凤仙徐世元
-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步态CATWALK
- 维拉帕米对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背角钾氯共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评价维拉帕米对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背角钾氯共转运体2(KCC2)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6-7周龄,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皮下泵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组(Ⅰ组)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切口痛+瑞芬太尼+维拉帕米组(I+R+V组)制备切口痛模型前10 min腹腔注射维拉帕米5mg/kg;切口痛+瑞芬太尼组(I+R组)和I+R+V组制备切口痛模型同时皮下泵注瑞芬太尼80μg·kg^-1·h^-1,泵注时间30 min.于模型制备前1 d(T0)、制备后2、6、24和48 h(T1-4)时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于T4时测定MWT结束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KCC2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组T1-4时MWT降低,脊髓KCC2表达下调(P〈0.05);与Ⅰ组比较,I+R组T1-4时MWT降低,脊髓KCC2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I+R+V组T1-4时MWT升高,脊髓KCC2表达上调(P〈0.05).结论 维拉帕米减轻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的机制与上调脊髓KCC2表达有关.
- 吴廷丽顾小萍刘玥孙玉娥倪坤马正良
- 关键词:维拉帕米哌啶类痛觉过敏协同转运子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小板数目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目前认为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破坏是ITP发病的主要机制。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IV和肝炎病毒等病毒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ITP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此外,脾功能亢进以及雌激素等也与ITP的发病有关。
- 吴廷丽黄巧冰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病因分子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