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宜灿

作品数:907 被引量:1,13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3篇专利
  • 264篇期刊文章
  • 166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8篇核科学技术
  • 80篇自动化与计算...
  • 52篇医药卫生
  • 38篇理学
  • 22篇电气工程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70篇聚变
  • 136篇反应堆
  • 117篇中子
  • 79篇包层
  • 64篇聚变堆
  • 56篇蒙特卡罗
  • 56篇次临界
  • 53篇中子学
  • 50篇液态
  • 41篇ITER
  • 37篇堆芯
  • 34篇放疗
  • 31篇合金
  • 30篇中子源
  • 30篇加速器
  • 30篇核能
  • 30篇次临界堆
  • 29篇
  • 27篇可视化
  • 25篇聚变驱动

机构

  • 414篇中国科学院合...
  • 34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2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10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8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篇安徽省精确放...
  • 8篇国防科学技术...
  • 7篇中国原子能科...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防化研究院
  • 5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工程物理...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深圳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903篇吴宜灿
  • 203篇黄群英
  • 180篇胡丽琴
  • 90篇龙鹏程
  • 82篇柏云清
  • 67篇宋勇
  • 56篇蒋洁琼
  • 51篇郑善良
  • 50篇宋婧
  • 48篇李春京
  • 47篇刘超
  • 45篇曹瑞芬
  • 41篇王芳
  • 41篇李亚洲
  • 40篇宋钢
  • 39篇曾勤
  • 38篇刘少军
  • 34篇汪进
  • 31篇赵柱民
  • 29篇裴曦

传媒

  • 146篇核科学与工程
  • 22篇核技术
  • 19篇原子核物理评...
  • 19篇第四届全国反...
  • 14篇第十二届反应...
  • 10篇原子能科学技...
  • 10篇中国医学物理...
  • 10篇第十二届反应...
  • 9篇第二届全国反...
  • 9篇第二届全国反...
  • 7篇第十四届全国...
  • 6篇核动力工程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院...
  • 5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第三届反应堆...
  • 4篇第一届反应堆...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4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23篇2020
  • 46篇2019
  • 70篇2018
  • 117篇2017
  • 68篇2016
  • 74篇2015
  • 33篇2014
  • 48篇2013
  • 28篇2012
  • 27篇2011
  • 29篇2010
  • 47篇2009
  • 52篇2008
  • 50篇2007
  • 36篇2006
  • 54篇2005
  • 45篇2004
9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网状支撑薄膜源直充式同位素电池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电池领域,涉及一种网状支撑薄膜源直充式同位素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发射极、收集极、填充介质和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包括多个基本单元,一个基本单元由一个发射极和一个收集极组成,填充介质填充在发射极和收集极之间,发射...
韩运成吴宜灿李桃生季翔刘超
文献传递
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双冷嬗变包层中子学设计与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对聚变驱动次临界堆的多功能双冷核废料嬗变包层进行了中子学设计和分析,设计目标是:①氚和钚燃料自持;②较少的初装料得到较高的废料嬗变率。使用的程序是自主开发的多功能中子输运/燃耗/优化程序VisuaIBUs1.0,相应的数据库是175群中子/42群光子的多群数据库HENDL1.0/MG。
郑善良吴宜灿高纯静许德政李静惊朱晓翔
关键词:聚变驱动次临界堆中子学设计包层
一种可移动式核能发电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核能发电装置,包括反应堆系统、屏蔽系统、包容体系统、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系统、装载系统、管道连接系统和仪控电系统,其中,所述的反应堆系统为低压系统,采用的冷却剂为液态重金属,压力边界为双层,所述装载...
吴宜灿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嬗变包层长寿命锕系元素初装料中子学优化被引量:2
2004年
在聚变驱动次临界堆的多功能核废料嬗变包层中,长寿命锕系废料的嬗变处理是中子学设计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利用FDS课题组开发的多功能中子学程序系统VisualBUS1.0,针对该系统燃耗计算过程具有多变量和多目标函数复杂关系的特点,应用遗传算法对嬗变包层的锕系废料嬗变区的初装料量进行了优化处理,使其在一定的物理和工程参数约束下,指导嬗变区的装料份额取值,分析嬗变区的装料份额对锕系废料的年燃耗深度等参数的影响。
李静惊吴宜灿
关键词:聚变次临界堆中子学设计
长寿命裂变产物在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包层中嬗变的中子学优化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商用裂变堆乏燃料中高放长寿命裂变产物(LLFP)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放射毒性,所以对于它们的嬗变处理非常重要。在对世界上关于LLFP嬗变处理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到LLFP的同位素分离技术的发展水平,选择了LLFP中99Tc、129I和135Cs的嬗变处理(?)料的化学形式,分析了不同慢化剂材料对嬗变能力的影响,同时针对聚变驱动次临界堆的多功能双冷核废料嬗变包层(DWTB)进行了LLFP嬗变的中子学设计和优化分析。
朱晓翔吴宜灿
关键词:聚变次临界堆嬗变包层裂变产物
ITER赤道窗口生物屏蔽层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ITER赤道窗口生物屏蔽层外的窗口室是放置各种电子仪器和管道的场所,在停堆后允许人员进入其中进行维修等工作。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本文研究了停堆后窗口室中的剂量率分布。文中使用大型集成中子学计算分析系统VisualBUS中的建模、计算分析模块完成了停堆剂量率计算。结果表明,ITER停堆1天后赤道窗口室中剂量率高出限值(10μSv/h)2个数量级。因此,建议优化生物屏蔽层的设计以增加屏蔽能力。
党同强应栋川杨琪曾勤王国忠邹俊龙鹏程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ITER中子学
一种基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的深度负反馈嬗变反应堆堆芯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的深度负反馈嬗变反应堆堆芯,属于核反应堆领域,这种反应堆堆芯包括:靶区(A),快谱区(B),深度负反馈区(C)。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的深度负反馈反应堆堆...
肖会文王明煌吴宜灿
文献传递
聚变驱动次临界堆经济性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利用自主开发的聚变系统分析软件SYSCODE对聚变驱动次临界堆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首先,对典型的环径比(标准环径比)设计方案,从堆芯几何参数、物理及工程参数等两个方面分析它们与成本的关系,然后,详细分析低、标准、高环径比三套候选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中子学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其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包层中子学参数,另外,其经济性与几何、物理及工程参数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有别于纯聚变系统。
黄德所吴宜灿储德林胡丽琴
关键词:聚变驱动次临界堆
315中子/42光子耦合细群核数据库HENDL3.0/FG研发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提高次临界堆(含热裂变包层)核分析的精度,设计开发了315群中子-42群光子耦合的细群核数据库HENDL3.0/FG(Fine-Group)。评价核数据来源主要选用美国核数据中心公布的ENDF/B-VII.0库。利用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MCNP以及FDS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型集成中子学计算分析系统VisualBUS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对已有的一些数据较为完备的基准实验例题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以检验细群核数据库HENDL3.0/FG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曾勤邹俊许德政邱岳峰蒋洁琼王明煌陈忠陈艳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聚变-裂变混合堆
一种基于扰动的旋转调强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扰动的旋转调强优化方法。首先根据靶区和危及器官信息、射束设置参数以及各个器官剂量(体积)约束和硬件约束等条件建立旋转调强优化模型,采用强度分布优化得到初始化子野。然后采用扰动优化子野形状,形状确定后再...
裴曦曹瑞芬胡丽琴吴宜灿
文献传递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