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在德

作品数:223 被引量:1,64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66篇细胞
  • 63篇肝癌
  • 51篇肿瘤
  • 44篇切除
  • 35篇手术
  • 32篇外科
  • 30篇肝切除
  • 27篇肝细胞
  • 25篇基因
  • 23篇切除术
  • 21篇肝脏
  • 21篇肝肿瘤
  • 19篇灌注
  • 19篇肝切除术
  • 18篇胰腺
  • 17篇缺血
  • 15篇胰腺炎
  • 14篇凋亡
  • 13篇细胞癌
  • 12篇原发性

机构

  • 115篇同济医科大学...
  • 9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6篇广州军区武汉...
  • 13篇同济医科大学
  • 9篇武汉大学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秭归县医疗中...
  • 1篇预防医学科学...
  • 1篇武汉同济医院

作者

  • 223篇吴在德
  • 87篇陈孝平
  • 55篇裘法祖
  • 21篇卢绮萍
  • 21篇秦仁义
  • 18篇邹声泉
  • 14篇薛新波
  • 14篇郑建伟
  • 14篇熊成龙
  • 13篇易继林
  • 12篇邢雪
  • 11篇黄志勇
  • 11篇杨镇
  • 11篇许敏
  • 11篇龚建平
  • 10篇陈堃
  • 10篇王从俊
  • 10篇陈道达
  • 10篇陶凯雄
  • 9篇李德忠

传媒

  • 70篇中华实验外科...
  • 19篇中华外科杂志
  • 9篇国外医学(外...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腹部外科
  • 8篇中国普通外科...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7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德国医学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大众医学
  • 2篇国外医学(消...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0
  • 1篇2009
  • 15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 12篇2002
  • 16篇2001
  • 25篇2000
  • 17篇1999
  • 13篇1998
  • 15篇1997
  • 10篇1996
  • 9篇1995
  • 6篇1994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转录因子-κB对肝癌细胞Hep3B COX-2表达的调节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对肝细胞癌细胞Hep3B中COX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体外合成的NFκB亚单位p50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处理Hep3B细胞72h,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p50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电泳凝胶迁移法测定经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核内NFκB水平。对照组为p50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SODN)和未经处理的Hep3B细胞。结果(1)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与以SODN处理和对照组的Hep3B细胞相比,以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其NFκB亚单位p50蛋白的水平明显降低,Hep3B细胞核抽提物NFκB水平也相应减低。(2)以A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其COX2蛋白水平低于以SODN处理的Hep3B细胞和对照组细胞。结论在肝细胞癌细胞Hep3B中,NFκB亚单位p50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ODN)可抑制NFκB活性,导致COX2的表达下调。由此反过来推测,活化的NFκB对COX2具有激活和诱导作用,提示COX2在肝细胞中作用与NFκB通道有关,在肝细胞癌的形成和以NSAIDs预防性或治疗性用于肝细胞癌时,NFκB有了新的作用。
张必翔陈孝平张万广余红平朱虹罗顺峰王其吴在德裘法祖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肝癌细胞
肝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机理及防治研究
卢绮萍吴在德李德忠蔡逊曹庭加田磊曹钧张智勇
该成果对肝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机理和丹参肝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以及肝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时的钙超载现象、Ca2+信号传导、细胞损伤的基因调控机制及国药丹参细胞保护作用 的分子机制为主线,应用双膜片钳联合单个活细...
关键词: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细胞保护
腺病毒介导MDA-7/IL-24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HepG2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MDA-7/IL-24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用RT-PCR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浓度;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细胞L02中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MDA-7/IL-24蛋白的表达;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MDA-7/IL-24阻滞肝癌细胞于G2/M期,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无阻滞作用和毒性作用。结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促使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HepG2,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无任何毒性作用。
王从俊薛新波易继林陈堃郑建伟曾建平许荣华王炜煜吴在德
关键词:基因疗法
E-钙粘附素(E-CD)和CD_(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2
2000年
曹志新杨传永吴在德
关键词:胃肿瘤E-钙粘附素CD44V6肿瘤转移
常温肝缺血再灌注肝血窦内皮细胞损伤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脏常温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血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变化及其在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将 44只大鼠在常温下分别阻断入肝血流 2 0、40、6 0和 90min ,然后再开放血流 2h ,制备成缺血再灌注模型 ,对肝血窦内皮细胞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正常对照组大鼠 5只。 结果 肝血流阻断 2 0、40min时内皮细胞受损 ;血流开放后 2h内皮结构变化可恢复。肝血流阻断6 0、90min后内皮细胞出现损伤 ,使部分内皮缺损 ,肝细胞直接暴露于肝血窦 ;此时开放肝血流 ,可见血窦腔阻塞 ,内皮细胞结构变化不可恢复、并有受损内皮细胞增多。 结论 常温肝缺血时肝血窦内皮细胞可发生一系列损伤 ,影响肝血窦重新灌注能力 ,从而可造成再灌注后肝微循环障碍 。
熊成龙胡虹魏文陈孝平吴在德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肝缺血内皮细胞损伤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脾脏T细胞亚群免疫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脾脏T细胞亚群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 3 1例肝癌患者外周及脾静脉血T细胞亚群CD 4+ ,CD 8+ ,CD4+ /CD8+ (以下简称CD 4,CD 8,CD 4/CD 8)的变化 ,并以 1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6例Ⅰ期肝癌患者脾静脉血CD 4高于肝硬化组 ,外周血CD 8低于肝硬化组 (P <0 .0 5 ) ,外周及脾静脉血CD 4/CD8高于肝硬化组 (P <0 .0 1)。 12例Ⅱ期、13例Ⅲ期肝癌患者外周及脾静脉血CD4,CD 4/CD8低于肝硬化组 ,CD 8高于肝硬化组 (P <0 .0 1或 P <0 .0 5 ) ,且脾静脉血CD4,CD 4/CD 8低于外周血 ,CD 8高于外周血 (P <0 .0 5 )。结论 早期肝癌患者 ,T细胞亚群处于良好抗肿瘤免疫状态 ,脾脏在维持机体T细胞亚群平衡中起重要作用。随肿瘤进展 ,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受损 ;中晚期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 ,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尤其以脾脏T细胞亚群紊乱更为明显 ,出现了负性抗肿瘤免疫作用 ,加重了机体免疫抑制。
曹志新陈孝平吴在德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脾脏T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功能
新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被引量:27
1998年
目的研制一种与临床胆源性胰腺炎(Bp)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电压3伏和频率20Hz的电针刺激大鼠行走于十二指肠内的胆胰管末端。结果电针刺激胆胰管1小时后,见胰腺轻微的肿胀及充血。饲养24小时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胰腺肿胀及充血明显。镜下见胰腺间质水肿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蛋白样积液;胰腺泡细胞空泡样变和局灶性坏死。结论该模型符合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它的病理生理变化更符合于临床BP的发生过程,它是一种新型的Bp动物模型。
秦仁义吴在德邹声泉肖雪明裘法祖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电针刺激
激光在消化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991年
激光可用于治疗口腔、食管到直肠、肛门的许多疾病。其在对实质脏器肝脏、胰腺行手术切割的同时也可止血,而对空腔脏器胃肠则既可做切割,义可“焊接”。通过内镜将激光引入腔道,可对胃肠道的出血进行止血,还可用于粉碎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对晚期食管和胃肠道恶性肿瘤进行姑息治疗。
许敏陈孝平吴在德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
我国实验外科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5
2000年
吴在德
关键词:实验外科
预防和减少医源性胆道损伤被引量:4
1993年
医源性胆道损伤,主要是肝外胆道损伤,是上腹部手术特别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不少病人可因此而遭受反复多次手术痛苦或造成终身残废,死亡率高达6%~16%,还有认为30%的病人最终死于与胆道损伤有关的因素。80%~90%的胆道损伤发生于胆道手术,其次为胃、肝、胰及门腔静脉分流手术等。近年屡有报道,似见增多。故如何预防和减少亟需重视。
吴在德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