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卓平
- 作品数:40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德育建设浅析
- 2009年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快速变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从而使学校对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了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祝凡吴卓平乐志成
-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
-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工程博士教育创新发展探析
-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需求,推动工程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中国借鉴美国和英国等国的培养经验,依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领域需要,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
- 吴卓平
- 回归学术本质,构建合理的大学学术评价体系被引量:2
- 2014年
-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与灵魂。我国在现代大学的建设中,由于行政思维、历史传统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等原因的影响,导致大学灵魂的迷失与学术本质的异化,因此亟需通过构建合理的大学学术评价体系来引导学术本质的回归。本文分析了学术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建造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个合理的体系应是在指导思想上以学术为本,在评价管理上以民主为重,在评价原则上以公正为基,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钱甜甜吴卓平张巍
- 关键词:学术学术质量学术评价学术评价体系
- 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析被引量:5
- 2016年
- 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是高校和企业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为实现技术进步和知识增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集聚优势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在联合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过程中,形成内在机理和联合方式,具有项目导向性、前沿高端性和跨学科创新性。可从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良性的竞争合作机制和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以期提高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质量。
- 吴卓平孟秀丽杨连生
- 意大利与美国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比较分析
- 2010年
- 文化遗产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公共财政投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支撑。意大利和美国实施的支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呈现出了不同的政策特点和政策措施,其经验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具有启示意义。
- 吴卓平杨杰汪惠青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公共财政
-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研究
- 世界各国在高端工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竞争。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创新主体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性战略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博士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很小,这与社会...
- 吴卓平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就业评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高校就业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单方面用就业率指标来评估高校就业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平衡记分卡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通过导入平衡记分卡来构建高校就业评估体系,能有效地评估高校就业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指导高校就业工作。
- 乐志成祝凡吴卓平
-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高校就业
- “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工程博士胜任力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阐述了工程博士胜任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指出了工程博士胜任力的培育途径,认为要在工程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工程博士生的潜力,提升胜任力,使其成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可从重视工程文化育人、成立工程博士生教育协会、构建高端实践导向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
- 吴卓平孟秀丽杨连生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胜任力
- 我国产学合作中大学行为价值取向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2013年
- 产学合作中的大学行为是指大学参与产学合作时,为与产业界更好地达成共识,在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等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企业可以通过对高校进行科研支持最先获得研究成果,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从而使产学合作得以发生.对于高校而言,则可以通过提供社会服务获得经济收益.高校参与产学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弱风险形式的技术转让和专利出售,不仅能够增加高校的收入,而且还能满足高校教师开展创新研究的需要.
- 文少保吴卓平杨连生
- 关键词:产学合作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大学行为
-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探析
- 2015年
-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是一所在石油工程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开展与石油工业界紧密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并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石油专业研究生。经过38年的发展,石油工程学院在人才选拔、学生激励、资源建设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石油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
- 王付勇王松婵吴卓平
- 关键词:石油专业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