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加才

作品数:2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诗歌
  • 4篇高校
  • 3篇审美
  • 3篇教师
  • 2篇大众
  • 2篇大众文化
  • 2篇修养
  • 2篇艺术
  • 2篇审美修养
  • 2篇世俗
  • 2篇世俗化
  • 2篇俗化
  • 2篇素质教育
  • 2篇文学
  • 2篇美育
  • 2篇教育
  • 2篇范式
  • 1篇当下意义
  • 1篇德里达
  • 1篇德育

机构

  • 22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2篇吴加才
  • 5篇蒋继华
  • 1篇秦洁
  • 1篇丁一
  • 1篇柳应明
  • 1篇李军
  • 1篇吴登国
  • 1篇陈根

传媒

  • 3篇盐城工学院学...
  • 2篇韶关学院学报
  • 2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档案与建设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前沿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盐城电大学报
  • 1篇江苏广播电视...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艺术百家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扬州教育学院...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5篇2011
  • 2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范式转换视域下德里达的解构
2016年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论意在对传统公度性方法主导的逻各斯进行反叛和解构,以消解绝对性、统一性、基础性、主体性,消弭科学哲学和人文领域之间的界限,这寓意着一种新的认知结构、批评观念和话语模式的出现。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德里达以特有的解构策略对西方文化传统进行质疑和解构,暴露西方文化传统的某些虚幻和偏执之处,体现了后现代所具有的超越风格和积极否定精神,意味着哲学从传统思维范式向后现代思维范式的转型。解构由此成为范式转换的题中之意。
吴加才蒋继华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范式
高校德育与美育的统一与融合被引量:1
2007年
高校德育与美育虽然是有着各自的自身特点和重要区别的不同教育方式和形式,但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目标下还是高度统一的,其是一种相辅相存、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关系。
李军吴加才
关键词:高校德育美育
身体消费的现代性悖论被引量:4
2011年
消费社会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社会的既定结构和审美观念,今天,女性身体已由传统的被抑制状态一跃成为审美的主体,承载着文化建构的信息。但身体消费存在着一个现代性悖论:一是身体的解放伴随着身体的被异化,一是身份的认同与迷失,从而某种意义上成为身体的奴隶。这种矛盾性的悖论使得关于身体消费的认识变得更加复杂。
吴加才
关键词:身体消费视觉文化现代性悖论
文学的世俗化与消费时代的审美出路被引量:2
2007年
新时期文学逐渐疏离了传统经典话语所构建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从世俗出发,消解宏大叙事,塑造出一批亲切可信的凡夫俗子形象,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文学抹平了艺术与生活的最终界限。要正视当下文学的缺失,弘扬时代精神和人的崇高理想,体现对人性善恶的反思和自我灵魂的拷问,以直面存在的方式恢复人应有的道义和责任。
吴加才
关键词:文学世俗
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加强审美修养被引量:7
2001年
审美修养是高校教师素质结构之一 ,对其道德品质、学识水平和风度气质具有影响、促进作用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无论是确立“大美育”的思想 ,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实施美育 ,还是把教学看作一门特殊的艺术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都要求高校教师加强审美修养 ;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 ,建立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 ,重视人文知识、美学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 ,有意识地参加审美实践 ,提高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等措施 。
吴加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审美修养教师高校教学艺术教育环境
论大众文化的特征被引量:6
2006年
大众文化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接受形式和当代社会审美风尚的基本格局,凸显出商品化、媒介化、标准化、日常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特征,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文化消费形式。
吴加才
关键词:大众文化媒介化日常化
论作为美学范畴的“艳”
2009年
"艳"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艳"的内涵伴随歌、诗等形式的不同又有微妙的变化。当"艳"从展现主体美好形态的外在形式走入音乐、诗、词等文艺领域,并成为一种审美范畴存在时."艳"的理论性、诗意性品格日益凸显。"艳"走入文学批评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和艺术风格确立于魏晋六朝时期。"艳"具有绮靡美、世俗美,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吴加才蒋继华
关键词:美学范畴中国古典美学魏晋六朝时期审美范畴诗意性文学批评
欲望叙述下的场景隐喻——以王安忆、陈染、卫慧文本为例
2011年
身体作为一种消费符号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不仅被作为话语对象来建构,而且其自身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也日益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王安忆、陈染、卫慧的文本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述说身体的丰富经验,揭示内心深处的隐秘情结,场景无疑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指向。
吴加才蒋继华
关键词:欲望叙述女性文本
世俗狂欢下的晚明艺术被引量:1
2007年
晚明时期,社会酝酿着重大变化。戏曲、书画、木雕等艺术领域关注人的命运,冲破礼教的束缚,追求率真的性情,呈现出离经叛道的多元格局,具有鲜明的世俗意识。主要表现为艺术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心理与情感补偿,具有浓郁的市民意识;借助戏剧活动向神灵祈福送愿,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对情欲行为采取宽容态度,公开追求情欲的趣味和享乐主义。艺术的世俗化图式和理想美景绚烂多姿。
吴加才蒋继华
关键词:世俗化市民意识民俗
经典改写与文化政治——以《福》对《鲁滨逊飘流记》的改写为例
2013年
经典的形成绝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一个排他性的建构过程。在后殖民那里,经典带有深刻的历史情结和文化印痕,有着与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文化权力纠缠不清的霸权、殖民意识,对其进行改写就成为一种必然。后殖民作家通过改写西方经典来解构其霸权地位,其中库切《福》对笛福作品《鲁滨逊飘流记》的重写彰显了消解西方文化霸权的策略,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政治诉求。
吴加才
关键词:后殖民《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