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坐彬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储层
  • 1篇断块
  • 1篇断块油藏
  • 1篇岩性
  • 1篇岩性圈闭
  • 1篇油藏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关系
  • 1篇油田
  • 1篇沾化凹陷
  • 1篇三角洲
  • 1篇沙河街组
  • 1篇沙一段
  • 1篇水道
  • 1篇圈闭
  • 1篇重力流
  • 1篇重力流水道
  • 1篇微相
  • 1篇五号桩油田
  • 1篇古近系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吕坐彬
  • 1篇朱文春
  • 1篇黄奇志
  • 1篇吴胜和
  • 1篇宫清顺
  • 1篇宋鹍

传媒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储层质量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水下重力流水道沉积,可划分为3个微相,即水道中心微相、水道侧缘微相和水道间微相。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条带宽度一般为10 0~5 0 0m ,厚度一般为2~10m。根据储层质量的差异性,重力流水道沉积的储层质量可分为4类,各类储层具有不同的岩性、物性及产能特征。断层、砂体及储层质量的差异分布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岩性圈闭,其中,断层与条带状砂体斜交,导致圈闭规模小。其内储层质量的差异分布及复杂的油水关系,则导致离散、零星的含油分布。这一储层定量模式及油层差异分布模式对重力流水道沉积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宋鹍吴胜和朱文春宫清顺黄奇志吕坐彬
关键词:沙河街组古近系沙一段重力流水道储层质量岩性圈闭油水关系
沾化凹陷五号桩油田桩39井区沙三段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本文以五号桩油田桩39井区沙三段断块油藏为例,针对陆相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地质特点,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论文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思...
吕坐彬
关键词:储层流动单元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断块油藏五号桩油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