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17~66岁。患者均有左上腹外伤史,以腹胀、腹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经超声、腹部CT或诊断性腹腔穿刺确诊为外伤性脾破裂。结果:8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保脾止血术,无一例中转开腹。脾切除组较保脾组手术时间短,术后1周血小板水平及术后1个月血小板增高比例高(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术者经验,选择适合的腹腔镜治疗方式。
- 谭海东司爽黄笳徐力刘笑雷孙永亮刘立国周文颖杨志英
-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保脾手术腹腔镜检查
-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30例报道)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30例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消化道出血7例,无任何症状者7例.术前仅5例(16.7%)获得病理确诊.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行开腹手术24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19例,胃大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1例.行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6例.2例高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接受了伊马替尼(格列卫)辅助治疗.结果 本组30例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假包膜完整.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和胃排空障碍(胃轻瘫)各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6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平均随访33(4~108)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外科手术仍是可切除胃间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是胃间质瘤可供选择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林国乐杨邢泽司爽邱辉忠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
- 快针刺激足三里对腹部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快针刺激足三里对腹部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单盲法将开腹非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2组均于手术后第1天起每日早晚7:00—8:00点,分别给予双侧足三里快针刺激治疗及穴位浅刺安慰针对照治疗各1min,直至患者排气排便或至术后第5日晚针刺后停止。结果治疗组针感值明显大于对照组[(5.7±3.0)比(2.7±2.2):t=3.471,P=0.001]。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65.9±18.1)h比(85.0±24.5)h;t=2.682,P=0.011]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第5天治疗组患者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06)。结论快针刺激足三里穴可促进腹部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腹胀程度。
- 蓝旭杨志英谭海东孙永亮徐力刘笑雷司爽刘立国周文颖
- 关键词:胃肠功能针刺疗法快针促胃动素
- 胰岛素监测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监测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3例行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连续外周静脉血胰岛素检测的方法,直至确认胰岛素瘤完全切除。结果:3例胰岛素瘤均为单发,直径1.0~2.5 cm,位于胰头钩突1例,胰尾2例。2例行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行胰体尾部分切除后胰岛素瘤切除术。通过术中胰岛素监测判断胰岛素瘤完全切除的准确率为100%,其中2例与术前影像学定位相符,1例通过术中胰岛素监测确认肿瘤定位。3例患者术后胰岛素、血糖均恢复正常,无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16 d,随访11~26个月,均未见胰岛素瘤复发。结论: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中,胰岛素监测的方法在判断胰岛素瘤定位、切除完全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适于推广应用。
- 司爽杨志英谭海东孙永亮黄笳刘立国徐力刘笑雷周文颖
- 关键词:胰岛素瘤腹腔镜探查胰岛素检测术中定位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附47例报告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5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47例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男9例,女38例;年龄(46.3±12.1)岁;病程(12.4±23.7)个月;均行术前超声检查,14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经FNA确诊PTMC 11例(78.6%);13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3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对侧叶大部切除术,31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14例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5例行中央区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肿瘤病灶平均长径(0.68±0.23)cm;21例(44.7%)为多发病灶,其中14例(29.8%)为双侧甲状腺多发病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8.3%(14/2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53.3%(8/1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包膜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5)。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5例,切口积液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暂时性喉上神经损伤1例。结论:甲状腺外科医生需熟悉甲状腺癌超声特点,不建议扩大FNA指征。对于术前超声已提示多发结节、术中探查可疑多发结节或存在高危因素者,手术建议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预防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结合术中冷冻病理对确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及指导术后治疗是必要的。
- 孙永亮杨志英谭海东司爽贾振庚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淋巴转移颈淋巴结清扫术
- 多种方法联合互补治疗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1例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 271例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患者个体病情,联合互补选用下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包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冷冻治疗、肝癌射频治疗、肝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25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93.4%;42例患者病变范围缩小或局限,全身状况改善,获得二期手术探查机会。其中,34例行肝切除手术,8例行肝癌冷冻手术。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37.2%和16.7%。结论无法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应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采用多种方法互补应用实施治疗;一旦治疗后肝癌有手术切除指征,应尽早手术探查,争取手术切除,以求根治。
- 张宁司爽陈曙光
- 关键词:肝肿瘤不能手术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腹腔镜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腹腔镜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其中男3例,女2例,患者32~62岁。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2例表现为腹部不适,1例无症状;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均为胰岛素瘤,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状。病程1周~5年。结果:5例均成功施行完全腹腔镜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符合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时间65~420 min,出血量50(20,700)ml,输血1例。术后平均住院(6.4±2.3)d。术后胰腺生化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术后出血、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术前、术中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也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
- 司爽杨志英谭海东刘立国孙永亮徐力刘笑雷周文颖黄笳
- 关键词:胰腺肿瘤神经内分泌瘤腹腔镜检查
- 胰腺腺泡细胞癌14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特征及其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普通外科199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1.6±15.6岁);初发症状为腹痛7例,黄疸3例,恶心呕吐1例,腹部包块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者2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9.4±5.2)cm;肿瘤位于胰体尾部10例(64%),胰头部3例,钩突部1例。术前穿刺病理或术中冷冻病理均未能准确诊断胰腺腺泡细胞癌。9例获R0切除,5例因肝转移或局部侵犯周围脏器仅行行胰腺活检或姑息切除及术后化疗。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腺泡细胞癌。免疫组化显示α-抗胰蛋白酶、α-抗糜蛋白酶、细胞角蛋白(AEl/AE3)阳性率100%。获得R0切除的9利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2.0±25.6)个月;而未获得R0切除的5名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为(4.0±0.8)个月。结论:对于可行R0切除的胰腺腺泡细胞癌,即使伴有肝转移,也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极其重要。
- 孙永亮苏治国杨志英谭海东司爽刘立国黄笳
- 关键词:腺泡细胞预后
- 易引发误诊的肝肺结核病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29岁.常规B超检查发现肝门占位.外院腹部增强CT(图1):肝门部肿物最大径5.5 cm,内部见多房囊性改变,囊壁及分隔轻度并延迟强化.外院腹部增强MRI:肝门部异常信号,边缘呈高强化,内部可见多房囊性无强化区.患者无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外院诊断肝恶性病变,建议患者采取放、
- 刘立国杨志英谭海东徐力孙永亮司爽刘笑雷周文颖
- 关键词:肺结核病误诊增强MRIB超检查囊性改变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肝癌4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相关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例NAFLD相关肝癌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4例患者均有脂肪肝病史,1例患者有甲胎蛋白(AFP)升高,2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血管瘤,但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癌.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例为高分化肝癌,中分化和低分化肝癌各1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9.5d.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对于合并肝脏占位的脂肪肝患者,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即使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仍应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密切随访,以避免误诊而耽误治疗.
- 谭海东刘笑雷徐力司爽孙永亮刘立国周文颖杨志英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