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正寅

作品数:465 被引量:1,283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1篇期刊文章
  • 102篇会议论文
  • 68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2篇航空宇航科学...
  • 48篇理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0篇气动
  • 84篇气动弹性
  • 75篇颤振
  • 69篇翼型
  • 60篇飞行
  • 59篇定常
  • 59篇非定常
  • 56篇数值模拟
  • 54篇值模拟
  • 50篇音速
  • 50篇迎角
  • 49篇气动力
  • 45篇非结构
  • 45篇飞行器
  • 40篇机翼
  • 34篇结构网格
  • 34篇非结构网格
  • 31篇大迎角
  • 27篇流场
  • 27篇跨音速

机构

  • 465篇西北工业大学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力...
  • 6篇中国航空工业...
  • 6篇西安航空学院
  • 5篇中国飞行试验...
  • 5篇中国空气动力...
  • 3篇南洋理工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航天科技...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牛津大学
  • 2篇加州大学
  • 2篇四川航天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465篇叶正寅
  • 121篇张伟伟
  • 58篇王刚
  • 42篇许和勇
  • 41篇杨永年
  • 41篇叶坤
  • 35篇史爱明
  • 33篇武洁
  • 29篇蒋跃文
  • 25篇张陈安
  • 23篇华如豪
  • 18篇武洁
  • 15篇谢飞
  • 15篇刘小波
  • 15篇李伟杰
  • 14篇屈展
  • 13篇张庆
  • 13篇解亚军
  • 13篇宋述芳
  • 13篇王晓朋

传媒

  • 36篇西北工业大学...
  • 33篇空气动力学学...
  • 25篇航空学报
  • 24篇力学学报
  • 16篇工程力学
  • 15篇航空计算技术
  • 15篇飞行力学
  • 15篇航空工程进展
  • 1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0篇实验流体力学
  • 9篇振动工程学报
  • 9篇航空动力学报
  • 8篇计算物理
  • 7篇弹箭与制导学...
  • 7篇第九届全国空...
  • 6篇第十届全国空...
  • 5篇推进技术
  • 4篇气体物理
  • 4篇第六届西北地...
  • 3篇宇航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21篇2018
  • 14篇2017
  • 16篇2016
  • 32篇2015
  • 25篇2014
  • 31篇2013
  • 34篇2012
  • 43篇2011
  • 31篇2010
  • 25篇2009
  • 25篇2008
  • 38篇2007
  • 14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4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音速颤振的主动抑制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运用基于非定常Eu ler方程的气动力辨识技术,得到跨音速非定常气动力的降阶模型。基于耦合结构方程、主翼和控制面的气动力状态方程,在状态空间内建立了跨音速伺服气动弹性分析模型。运用基于输出反馈的次优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律。算例首先分析了跨音速伺服气动弹性标准算例(BACT W ing)的开环结果,基于ROM技术的分析结果与基于Eu ler方程的数值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作了比较。而后将基于ROM技术的闭环分析结果与基于Eu ler方程的伺服气动弹性数值仿真结果也作了对比,以验证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和伺服气动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次优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律可将颤振速度提高15%左右。
张伟伟叶正寅
关键词:跨音速伺服气动弹性颤振ROM次优控制
一种提高载重量的新型气动布局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兼顾大载重飞机的气动性能和结构特性,针对刚度特性较好的厚翼型提出和发展了一种新型气动布局形式,在有限的翼展限制下,通过多排翼的设计思路,提高主机翼的升力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气动布局后,与传统较薄机翼的单翼布局比较,升力特性可普遍提高50%左右。通过加装偏转角、缩小后翼弦长等进一步优化,升阻比性能也优于传统薄翼,从而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对大载重飞机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华如豪叶林峰叶正寅
关键词:偏转角升阻比
一种基于CFD技术的高效气动弹性时域求解方法
针对流场/结构耦合方程,基于Adams隐式方法发展了一种杂交的线性多步法(HLMS),广义气动力项采用插值求解,结构项仍采用隐式格式计算,融合了显式方法耦合简单和隐式方法稳定性好的特点。该时域耦合迭代格式使用预估—校正法...
蒋跃文张伟伟叶正寅
关键词:气动弹性颤振时域模拟
文献传递
一种钝后缘风力机翼型环量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钝后缘风力机翼型环量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流动控制方法,结合柯恩达效应的相关原理,将风力机翼型进行修形和改型处理;并将射流装置载到风力机叶片内部,通过喷口与外部大气连通...
许和勇乔晨亮杨慧强邢世龙叶正寅
文献传递
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飞行器颤振研究
本文研究以多台微机组成的实验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为硬件基础,利用无限插值方法(TFI)生成三维多块贴体运动网格,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流动控制方程,求解三维机翼和翼/身/尾简化全机组合体复杂外形的跨音速非定常气...
史爱明梁强杨永年叶正寅
关键词:跨音速颤振N-S方程MPI
文献传递
平流层飞艇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平流层飞艇有着广泛的功能和用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上掀起了研究和开发平流层飞艇的热潮.综述了国内外对平流层飞艇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了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并为平流层飞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峰叶正寅
关键词:平流层飞艇气动特性
翼型跨声速动态失速过程的数值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本文发展了一种模拟翼型跨声速动态失速过程的数值方法。采用LU分解隐式NND格式求解了二维非定常可压N-S方程组,湍流模型采用Baldwin-Lomax双层代数模型。计算网格采用相对翼型固定的贴体运动网格。主要模拟了NACA0012翼型做俯仰简谐振荡运动时的跨声速动态失速过程,并讨论了振荡频率、振幅及平均迎角对动态失速过程的影响。
郭广利杨永年叶正寅
关键词:跨声速振荡翼型动态失速数值模拟翼型
进口导流叶片对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上游静子叶片的尾迹扰动是下游转子叶片发生强迫响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但通常认为不会对颤振特性产生影响。运用CFD技术求解非定常流场,用能量法对典型涡轮风扇NASA Rotor 67进行了气动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加进口导流叶片时其叶片最有可能在第二阶模态、60°叶间振动相角的情况下发生颤振;加上IGV(进口导流叶片)后,IGV的尾迹会显著改变转子叶片的颤振特性,当转子叶片的最危险颤振模态频率接近IGV尾迹的扰动频率时,即使单独转子叶片十分稳定,但在尾迹的激励下颤振仍然可能发生;当该频率远离IGV尾迹扰动频率时,尾迹扰动同样会使转子叶片气动阻尼降低。该结果意味着尽管IGV的引入不会明显改变压气机性能,但有可能会对其颤振特性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需要在涡轮机设计中予以考虑。
张陈安叶正寅刘锋史爱明
关键词:涡轮机非定常气动力颤振
一种直升机旋翼动态失速主动流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旋翼动态失速主动流动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在旋翼的每片桨叶上安装由橡胶薄膜形成的充气单元,以及同时由橡胶薄膜形成的连接充气单元和下翼面的整流单元,桨叶与旋翼轴连接,充气管设置在桨叶和...
许和勇邢世龙叶正寅
文献传递
非结构混合网格下的复杂外形粘性流动计算研究
本文研究了非结构混合网格下的复杂外形粘性流动计算方法。采用计算量较小的中心有限体积格式对NS方程进行空间离散,运用通量线化假设和最大特征值方法进行雅可比矩阵分裂来实现隐式高斯-赛德尔时间迭代,并利用作者提出的自适应当地时...
叶正寅王刚
关键词:混合网格NS方程非结构网格
文献传递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