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桂英

作品数:99 被引量:79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高校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8篇细胞
  • 27篇凋亡
  • 24篇流式细胞
  • 19篇流式细胞术
  • 14篇细胞凋亡
  • 14篇活性
  • 13篇三氧
  • 13篇三氧化二砷
  • 13篇活性氧
  • 12篇激光
  • 11篇肿瘤
  • 11篇淋巴
  • 10篇照射
  • 10篇淋巴细胞
  • 9篇亚群
  • 8篇氧化砷
  • 8篇细胞亚群
  • 8篇哮喘
  • 7篇血管
  • 7篇免疫

机构

  • 6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血液学研...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98篇史桂英
  • 34篇石学耕
  • 15篇汤雪明
  • 14篇易静
  • 14篇李慧
  • 11篇徐清
  • 10篇高飞
  • 6篇刘炳荣
  • 6篇谭立军
  • 5篇金慧芳
  • 5篇王如瑶
  • 5篇许以平
  • 5篇杨洁
  • 5篇陈竺
  • 5篇龚艳春
  • 5篇陈赛娟
  • 5篇胡庆沈
  • 4篇王振义
  • 4篇贾培敏
  • 4篇许松林

传媒

  • 16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4篇激光生物学报
  • 4篇上海免疫学杂...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应用激光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激光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10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8篇1999
  • 8篇1998
  • 8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0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C增强氧化砷联用二甲萘醌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22
2002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是否可增强三氧化二砷 (As2 O3 )联用二甲萘醌 (DMNQ)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促凋亡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以As2 O3 、维生素C、DMNQ不同组合孵育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电镜检测细胞凋亡 ,并设立各种对照。结果 维生素C可增加As2 O3 联用DMNQ(10 μmol/L)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的比例 (不加和加用维生素C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35 .2 4%和 6 1.2 0 % ) ;过氧化氢酶可逆转这一效应 ;维生素C对DMNQ(2 0 μmol/L)单独诱导U937细胞凋亡无影响。 结论 维生素C在As2 O3 存在的情况下 ,通过活性氧依赖的途径 。
高飞易静史桂英李慧石学耕王志伟汤雪明
关键词:砷剂细胞凋亡活性氧组分维生素C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观察被引量:25
1995年
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分析了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型(CD_(11a)/LFA-lα、CD_(18)/LFA-1β、CD_(54)/ICAM-1)。结合淋巴细胞变化对SLE作进一步探讨。结果发现SLE活动期CD_(11a)、CD_(18)表达随CD_4细胞减少而降低、CD_8细胞增多而增高,CD_(54)在CD_(20)细胞上亦增高。此外,CD_8细胞的CD_(18)增高与CD_4CD_(45)RA ̄+细胞降低呈负相关(P<0.05),而与CD_(20)细胞的CD_(54)增高呈正相关(P<0.01)。提示粘附分子可能在SLE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同江永娣姚建石学耕史桂英董德长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淋巴细胞粘附分子
FCM癌细胞PCNA表达和DNA含量双参数测定方法
1996年
FCM癌细胞PCNA表达和DNA含量双参数测定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025)李正生,郁宝铭基础医学院(200025)王瑞年,黄向润,史桂英肿瘤细胞流式细胞计数(flowcytometry,FCM)DNA含量测定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
李正生郁宝铭王瑞年黄向润史桂英
关键词:流式细胞计数
用组合肽库技术分析HLA-B27的抗原提呈模式
2007年
HLA分子抗原表位提呈模式的分析,在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病因与治疗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采用组合肽库的策略合成19组ORX7型肽亚库,通过与荧光素标记肽的竞争结合试验,分析了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强相关的HLA-B27分子的抗原提呈模式。结果显示HLA-B27与P1为不同氨基酸残基的19种肽亚库有相近的结合率,提示P1为非锚定残基;中国人群最常见的两种HLA-B27亚型B*2704和B*2705,在提呈肽表位的P1模式方面存在一些小差异,P1为D或E的肽亚库与HLA-B*2704的结合能力要强一些,而P1为K的肽亚库则与HLA-B*2705的结合能力强一些。为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关联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线索,为开展HLA分子的抗原提呈模式分析打下了基础。
蒋黎华徐红岩张海静史桂英石学耕李伟毅
关键词:HLA-B27
He-Ne激光照射引起离体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功率113mW、能量密度1036J/cm2的HeNe激光照射离体小鼠胸腺细胞120min后,用透射电镜对细胞作超微结构观察,用流式细胞仪对AnnexinVFITC/propidiumiodide(PI)和Rhodamine123/PI荧光双标记的胸腺细胞作双参数定量检测。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同一标本中正常、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的超微结构形态特征并存;流式细胞计分析则显示胸腺细胞可分活细胞、早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三群。结论两种检测技术均证实低功率HeNe激光照射可引起细胞凋亡。
刘炳荣张蕙心胡庆沈徐清史桂英谭立军陈新宇
关键词:胸腺细胞细胞凋亡超微结构
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
1997年
报道了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在23例患者中经波长65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次,5次和10次的患者中,CD+3细胞亚群的百分率与照射前(63.66%)比较,分别提高到65.86%,69.94%,75.04%;CD+4T辅助细胞在第十次治疗后也有所增加.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对NK细胞及CD+4/CD+8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即偏离正常值的患者经照射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双向调控作用对临床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徐清史桂英许松林成柏华王如瑶朱雅芬俞庆宪吴之畏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激光流式细胞分选的技术设计
1990年
许多生化技术和医学诊断方法需要高纯度的细胞亚群样品。激光流式细胞分选术是一种新的物理分离方法,它根据单细胞水平上检测到的多种物化特性进行分选,具有高纯度的特点。这一技术已影响着生物医学的诸多领域。分选原理激光流式细胞分选的主要原理是:单分散的染色细胞在高速流动状态下依次恒速通过激光激发区,产生荧光或散射光,这些光信号反映了细胞的 DNA、RNA 和体积等参数。
黄向润许松林史桂英
关键词:细胞分选
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血小板活化被引量:10
2001年
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活化血小板P 选择素的表达。采用双注射器筒采外周静脉血 ,枸橼酸钠抗凝。取 5 μl全血 ,加入 5 μlCD42a FITC、 5 μl6 2P PE、 5 μlCD45 CY ,室温避光 2 0min ,1%多聚甲醛固定 10min ,PBS洗后 ,上机分析。结果显示 ,全血三色法测定全血中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富血小板血浆 (P <0 0 5 )。全血三色法测定全血中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客观、特异、更接近人体生理情况。
史桂英石学耕龚艳春郭冀珍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
苦参碱体外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45
2004年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在体外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中、低分化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 24、48、72h,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诱导SGC-7901凋亡的作用。结果 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苦参碱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逐渐增强(P<0.01);低分化的AGS较中分化的SGC-7901更为敏感。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苦参碱能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苦参碱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株AGS对苦参碱更为敏感;苦参碱对胃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与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曾晖胡梅洁张曙乔敏敏章永平史桂英吴云林
关键词:苦参碱体外胃癌杀伤作用癌细胞
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鼠G422脑胶质细胞肿瘤基因P16及P53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ALA、HPD及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鼠G422脑胶质细胞瘤肿瘤基因P16及P53表达的变化。方法:以不同剂量ALA(20mg/kg4、0 mg/kg、60 mg/kg、80 mg/kg1、60 mg/kg)、HPD(1 mg/kg、2 mg/kg、3 mg/kg、4 mg/kg、5mg/kg)及不同剂量组合ALA联合HPD光动力学治疗鼠G422脑胶质细胞肿瘤以波长630nm半导体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0mW/cm2,每光斑照射20分钟,PDT后一天、三天、七天及十四天,以流式细胞仪测试各组基因P16、P53不同光敏剂组及不同时间表达的变化并与不照光对照组比较。结果:本实验中未作PDT治疗的对照组肿瘤,肿瘤生长快,P16对照组最低值12.01%.最高值15.41%,HPD-PDT组表达最低值17.12%,最高值34.735%,ALA-PDT组,表达最低值17.1%,最高值25.51%,而HPD与ALA联合治疗组表达最低值16.5%,最高值28.22%;P53对照组最低值15.02%,最高值23.16%,HPD-PDT组,表达最低值29.98%,最高值43.62%,ALA-PDT组,表达最低值25.06%,最高值33.25%,而HPD与ALA联合治疗组表达最低值28.08%,最高值41.01%。总的P16、P53光动力学治疗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光敏剂剂量增加表达值渐增,HPD-PDT组表达高于ALA组,HPD1mg/kg联合、ALA60-80mg/kg,HPD2mg/kg联合ALA40-60mg/kg,HPD3-4mg/kg联合ALA20mg/kg能达到P16表达最佳值及最高值。PDT后七天表达较佳。结论:推测PDT疗法激活了P16基因及p53基因功能,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及坏死。联合疗法HPD1mg/kg联合ALA60-80mg/kg,HPD2mg/kg联合ALA40-60mg/kg光动力学治疗表达是最佳值或最高值,这样可明显提高ALA-PDT疗效及减少HPD-PDT的皮肤光毒反应。
王宇张慧国朱菁史桂英金慧芳
关键词:ALA-PDTP16基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