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越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丝裂霉素C对LASEK术后Haze形成及角膜基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中,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作用不同时间,对Haze的形成及角膜基质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 40只兔(80眼),取随机一眼为实验眼,行LASEK术+MMC,对侧眼为手术对照组,仅行LASEK手术。实验眼又随机分为4组:T1组为0.02%的MMC作用10 s,T2组为0.02%的MMC作用30 s,T3组为0.08%的MMC作用10 s,T4组为0.08%的MMC作用30s。另设5兔(10眼)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手术及药物处理。术后观察Haze形成情况及并发症,并对角膜基质细胞凋亡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术后1周内T1、T2、T3组角膜基本愈合,T4组仍有部分未愈合。术后1周,所有实验组的双眼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Haze形成,其中T2、T3、T4组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实验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组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角膜基质TUNEL阳性细胞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4组>PT3组>PT2组>PT1组>P手术对照组。结论 MMC可以减少Haze形成,增加作用时间及浓度都会明显抑制Haze的形成,增强角膜基质细胞凋亡。浓度为0.08%,作用时间为30 s的MMC作用最明显,但其对于角膜的刺激作用较大,上皮修复时间较长。
- 于海群陶祥臣朱伟原越张泳
- 关键词:丝裂霉素CHAZE角膜基质细胞
- 活化增视冲剂对PVR防治作用的机制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活化增视冲剂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组20只(40眼)、B组20只(40眼)、C组20只(40眼),A、B组采用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同种异体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PVR模型,C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后第2天开始,A组予活化增视冲剂5 mL/kg灌胃(含活化增视剂生药0.25 g/mL)、2次/d,B、C组予温生理盐水5 mL/kg灌胃、2次/d。每周用间接眼底镜检查玻璃体、眼底,观察PVR的形成与发展情况。造模后第3、7、14、21、28天,A、B、C组各处死4只兔子,取双眼玻璃体液,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的IL-1β和TNF-α。结果在造模后第14、21、28天时A组2级以上PVR的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造模后第7天,A组玻璃体中IL-1β、TNF-α的含量低于B组(P<0.05);在第14、21、28天,A组玻璃体中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活化增视冲剂可在PVR早期降低玻璃体内的IL-1β、TNF-α的含量,从而抑制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启动、细胞的移行和增殖,预防PVR的发生发展。
- 郝延蕾高薇原越于海群李志红
- 关键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 活化增视颗粒对实验性PVR中MCP-1和TGF-β2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研究活化增视颗粒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玻璃体中MCP-1以及TGF-β2的影响,探讨活化增视颗粒对PV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沃丽汀组、活化增视颗粒组,采用兔眼玻璃体内注射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PVR的动物模型,各组于3、7、14、21、28 d分别随机处死3只,ELISA检测玻璃体液中MCP-1和TGF-β2的质量浓度。结果活化增视颗粒组在7 d时可显著降低兔玻璃体内MCP-1表达,与沃丽汀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化增视颗粒组在3 d时玻璃体内TGF-β2质量浓度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沃丽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14 d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及沃丽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化增视颗粒主要在PVR炎症期及增生早期通过降低玻璃体中MCP-1和升高玻璃体中TGF-β2的质量浓度来抑制PVR的发生。
- 郝延蕾满晓飞李志红原越于海群
- 关键词:MCP-1TGF-Β2
- 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 研究表明,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照射产生的交联效果能够提高角膜的抗酶解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目前胶原交联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能否用于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 评价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法单独应用或联合药物治疗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40只成年家兔,右眼角膜基质内注射2×10^9个/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比浊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炎模型,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空白对照.于造模后24 h行实验眼角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行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7次,连续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于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实验眼并进行炎症分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瞄(AS-OCT)检查,观察实验眼病变区角膜厚度变化;于治疗后14 d摘出实验眼分别行角膜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喂养按照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AEEC)的指导方针进行.本研究方案得到AEEC批准. 结果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所有实验眼造模后24 h均形成角膜溃疡,各组角膜炎症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05);至治疗后14 d,药物+交联治疗组实验眼角膜病变程度1只眼为2级、9只眼为3级,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均为4级,4个组间不同病变分级眼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0,P<0.001).AS-OCT显示,治疗后14 d,药物+交联治�
- 原越张少斌刘玉强刘秀花王胜
- 关键词:离子导入胶原交联核黄素角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