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佳

作品数:25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出血
  • 7篇膜下
  • 6篇外伤
  • 6篇脑外伤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网膜
  • 5篇下腔出血
  • 5篇颅脑
  • 5篇颅脑外伤
  • 4篇血肿
  • 3篇依达拉奉
  • 3篇引流
  • 3篇伤患者
  • 3篇凝血
  • 3篇外伤患者
  • 3篇颅脑外伤患者
  • 3篇颅内

机构

  • 12篇泰兴市人民医...
  • 7篇扬州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3篇印佳
  • 7篇刘艺春
  • 7篇季海明
  • 7篇封林森
  • 5篇李晓兴
  • 5篇马建华
  • 4篇马建华
  • 3篇段晓春
  • 3篇吕远
  • 3篇马建华
  • 2篇印辰宇
  • 2篇余坚
  • 2篇方涛
  • 1篇王中
  • 1篇蒋峰
  • 1篇段晓春
  • 1篇孙小欧
  • 1篇方涛
  • 1篇蒋峰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中青年神...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术后继发脑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术后继发脑缺血的作用。方法发病后48 h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动脉瘤破裂患者共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点滴,每日两次,共14 d。测定动脉瘤患者术后第1、3、7、10、14天的血清和术后第3、7、10、14天的脑脊液中SOD、MDA和NO含量。TCD测量动脉瘤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液流速评价脑血管痉挛(CV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自第3天起血清和脑脊液SOD和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3~10天,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氧自由基清除剂,对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继发脑缺血有一定的作用。
印佳王中孙小欧
关键词:依达拉奉氧自由基清除剂丙二醛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最早报道于1857年,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然而有关CSDH产生和演变的机制至今不能诠释,临床上也缺乏统一的手术模式,再次手术率一直较高。
段晓春余坚印佳马建华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外伤后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及纤溶指标,分析其脑外伤后的变化及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脑外伤患者,测定入院时、伤后第4及第8天血浆组织因子(TF)和D-二聚体(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预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外伤患者的TF、D-D水平于入院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此后逐渐下降,第4天时仍高于对照组(P<0.01),第8天时接近正常范围。GCS≤8分组的TF、D-D水平持续高于GCS>8分组和对照组(P<0.01);GCS>8分组伤后8 d时的TF水平基本降为正常值,而GCS≤8分组TF、D-D水平持续高于对照组和GCS>8分组(P<0.01)。预后不良和死亡组同样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脑外伤患者早期存在高凝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早期检测凝血纤溶功能对脑外伤伤情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晓兴马建华季海明刘艺春印佳封林森
关键词:D-二聚体脑外伤
早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颅脑外伤患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HBO)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脑外伤后NO、ET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并予依达拉奉静滴,30 mg/d,共用28 d,于伤后1 d、4 d、14 d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NO-1、ET结果的变化。伤后3个月行预后判断GO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d、14 d,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GO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血清NO、ET的数值,改善颅脑外伤的血液流变,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封林森马建华印佳李晓兴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依达拉奉
早期不同频次高压氧联合亚低温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频次高压氧联合亚低温对重度颅脑外伤(sTBI)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每组43例。两组给予不同频次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其中A组高压氧治疗每天2次,B组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预后情况;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B蛋白(S-100B)、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中度残疾率明显高于B组,重度残疾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SE、MBP、GFAP、S-100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s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GAB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A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肺不张、室性心律失常、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每天2次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sTBI患者,对脑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更明显,可进一步改善预后。
印佳吕远方涛蔡军季海明刘艺春余坚段晓春左刚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高压氧亚低温脑神经功能
Omega-3不饱和脂肪酸通过GPR120/β2-arrestin/TAK1/TAB1信号通路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第一部分 omega-3预处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omega-3预处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实验一:评估预处理(灌胃鱼油)大鼠脑组织中EPA和DHA的...
印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
文献传递
颅内压监护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了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
印佳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电解质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被引量:46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的16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上述入选者微创术后有无出现再出血现象,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再出血组(20例)与非再出血组(144例),记录两组入选者一般资料,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再出血组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占比均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0、7.097,P=0.005、0.003);两组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血压病程、合并糖尿病、术后躁动、彻底清除血肿、原发出血部位、脑疝、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8、0.522、0.017、0.347、2.648、1.343、0.123、0.347、1.457,P=0.343、0.470、0.898、0.556、0.104、0.247、0.726、0.556、0.136);再出血组入院时脑出血血肿量(≥60 ml)、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及凝血机制异常占比均明显高于非再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0、5.421、6.145,P=0.029、0.020、0.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入院时脑出血血肿量(≥60 ml)、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及凝血机制异常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3.768、4.091、3.385、3.353、3.905,P=0.007、0.005、0.037、0.026、0.008)。结论血压水平、入院时脑出血血肿量、发病至手术时间及凝血机制均为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应通过控制血压,调节凝血功能等方式,帮助患者控制术后再出血风险。
印佳季海明吕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血压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额叶脑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鼠额叶脑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3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在蛛网膜下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6...
印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额叶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额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54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SAH组(n=24)和尼莫地平处理组(n=24),其中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随机均分为1、3、5和7d等4组(n=6)。尼莫地平处理组于二次注血后30min时经股静脉注入尼莫地平2mg/kg,此后每天经腹腔注射尼莫地平2mg/kg。HE染色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病理学变化,测定内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叶TGF-β1表达。结果: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基底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而SAH组与尼莫地平处理组无显著差异。SAH1d时,TGF-β1表达增加,3d时达高峰,5d和7d时显著低于1d和3d时(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SAH组相比,尼莫地平处理组1d和3d时TGF-β1表达无显著差异,5d和7d时显著增加。结论:SAH后额叶TGF-β1表达发生改变,与脑血管痉挛有关,提示TGF-β1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学过程。尼莫地平可能通过增加SAH后脑组织中TGF-β1表达对缺血脑组织起着保护作用。
马建华印佳
关键词: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