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锦周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高炉
  • 5篇氧气高炉
  • 5篇喷吹
  • 5篇煤气
  • 4篇炼铁
  • 3篇数值模拟
  • 3篇燃烧行为
  • 3篇煤粉
  • 3篇值模拟
  • 2篇氧气
  • 2篇喷吹煤气
  • 2篇气固
  • 2篇气固流动
  • 2篇燃烧
  • 2篇微观结构
  • 2篇炼铁工艺
  • 2篇炉身
  • 2篇煤粉燃烧
  • 2篇回旋区
  • 2篇高炉炉身

机构

  • 10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刘锦周
  • 8篇薛庆国
  • 8篇王静松
  • 7篇佘雪峰
  • 4篇张仕洋
  • 1篇孙德鹏
  • 1篇郭占成
  • 1篇郭文涛

传媒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钢铁
  • 1篇钢铁钒钛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气高炉循环煤气加热过程中的析碳行为被引量:4
2014年
以氧气高炉循环煤气加热工艺为背景,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O和H2体积分数较高的煤气加热时的析碳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CO2体积分数是影响析碳反应的重要因素。在300-700℃范围内,当温度低于500℃时,析碳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高于此温度时,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析碳反应包括CO分解析碳反应以及CO和H2的混合析碳反应。对比热力学理论与实验现象分析了析碳过程中以上两个反应可能起到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上观察了500~700℃时加热过程中析出碳的形态并研究了析碳行为。另外,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增加,析碳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在500℃和600℃时,CO2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析碳行为有较大抑制作用,尤其在500℃时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刘锦周薛庆国张仕洋佘雪峰王静松
关键词:炼铁高炉煤气微观结构
一种基于喷吹高温煤气的炼铁工艺
一种基于喷吹高温煤气的炼铁工艺,属于黑色冶金领域。该工艺采用富氧气常温鼓风代替空气热风操作,利用煤气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煤气混合脱除CO<Sub>2</Sub>的炉顶循环煤气分别从炉身和炉缸鼓入高炉,脱除CO<Sub>2</...
佘雪峰薛庆国王静松董择上刘锦周刘迎立
氧气高炉炉身喷吹煤气在炉内的分布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二维冷态物理模型对氧气高炉炉身喷吹煤气在炉内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炉身煤气总量、辅助风口直径以及炉身喷吹煤气量与炉身煤气总量之比对炉身喷吹煤气在炉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炉身喷吹煤气量与炉身煤气总量之比对炉身喷吹煤气在炉身分布起决定性作用,而炉身煤气总量和辅助风口直径的影响较小.同时,在炉身煤气上升过程中涡流扩散效应的影响也较小.通过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炉身等浓度分布图进行研究发现,炉身煤气分布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炉身喷吹煤气主流区,另一个是从高炉下部产生的上升煤气主流区.在炉身等浓度分布图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炉身喷吹水平喷吹煤气的渗透公式.此外,辅助风口被安装在炉身下部有利于铁矿石在炉身的间接还原.
刘锦周薛庆国佘雪峰王静松
关键词:炼铁高炉喷吹煤气
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被引量:14
2017年
以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从科研方向、制度建设、管理运行、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科研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将科研贡献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激励奖惩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系统的完善能够为建立一支综合业务素质突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在国际科技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刘锦周郭占成
氧气高炉条件下球团矿还原行为研究
2015年
为分析氧气高炉条件对炼铁系统还原过程的影响,建立高炉气固换热-化学反应耦合数学模型,对高炉软熔带以上区域进行分区,获得氧气高炉和传统高炉不同区域的升温制度和气氛变化规律;通过球团矿还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高炉条件,氧气高炉条件下球团矿还原性有大幅度提高,边缘区域更为明显;由于还原势的提高以及H2的增加,氧气高炉条件下炉料还原速率比传统高炉更快,生成金属铁的量更多,有利于改善炉料的软熔行为。研究为氧气高炉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孙德鹏薛庆国刘锦周郭文涛王静松
关键词:氧气高炉球团矿数学模型微观结构
回旋区内喷吹煤粉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4年
建立了直吹管-风口-回旋区下部区域内气固流动、传热和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基于实际高炉工艺参数,借助商业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煤粉粒度、鼓风含氧量和鼓风温度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粒径由120μm降低到70μm,燃尽率提高35.928%;鼓风含氧量由21%增加到30%,燃尽率上升16.542%;而鼓风温度由1423 K增加到1498 K,燃尽率仅提高8.897%.脱挥发分过程和氧气供应是决定燃尽率高低的两大因素.此外,在研究变量对喷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时,模拟区域应同时包含直吹管、风口和回旋区.
张仕洋薛庆国刘锦周佘雪峰王静松
关键词:煤粉风口回旋区气固流动数值模拟
氧气高炉炉身煤气和循环煤气行为基础研究
高炉炼铁节碳减排是减少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和CO2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高炉炼铁技术(简称氧气高炉)节碳减排能力已经通过理论计算和高炉试验得到了验证。该工艺采用纯氧鼓风代替传统高炉的预热空气鼓风,...
刘锦周
关键词:氧气高炉
一种基于喷吹高温煤气的炼铁工艺
一种基于喷吹高温煤气的炼铁工艺,属于黑色冶金领域。该工艺采用富氧气常温鼓风代替空气热风操作,利用煤气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煤气混合脱除CO<Sub>2</Sub>的炉顶循环煤气分别从炉身和炉缸鼓入高炉,脱除CO<Sub>2</...
佘雪峰薛庆国王静松董择上刘锦周刘迎立
文献传递
氧气高炉回旋区内煤粉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高炉炼铁新技术的工艺特点决定了煤粉在其回旋区内的燃烧条件与传统高炉相比将发生很大变化.本文建立了氧气高炉直吹管—风口—回旋区下部煤粉流动和燃烧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入口布置方式、氧含量、循环煤气温度以及H2O和CO2含量对煤粉燃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三种引入方式中,假想的循环煤气和氧气混合进入方式明显优于循环煤气和氧气单独进入方式.当氧的体积分数由80%增加到90%,相应的煤粉燃尽率由87.525%提高到93.402%.循环煤气温度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循环煤气中H2O和CO2的体积分数提高5%,风口轴线上气体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124 K和113 K.
张仕洋薛庆国刘锦周佘雪峰王静松
关键词:氧气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数值模拟
煤粉在直吹管内燃烧行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4年
建立了直吹管内气固流动、传热和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基于实际高炉工艺参数,借助商业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直吹管内的气体成分和温度变化,并重点考察了煤粉粒径、鼓风含氧量和鼓风温度等操作参数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粒径、增加含氧量、提高鼓风温度都可以使煤粉在直吹管内的燃尽率得到提高。煤粉在直吹管内的燃烧行为以挥发分的脱除为主,该过程对温度敏感,而对氧气浓度不敏感。这一结论与前人在回旋区内得到的模拟结果相反。因此在研究变量对喷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时,模拟区域应同时包含直吹管和回旋区。
张仕洋薛庆国刘锦周佘雪峰王静松
关键词:直吹管气固流动煤粉燃烧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