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锦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弓形虫
  • 6篇免疫
  • 4篇隐孢子虫
  • 4篇蠕形螨
  • 4篇孢子虫
  • 4篇细胞
  • 4篇弓形虫感染
  • 4篇感染率
  • 3篇蒜素
  • 3篇染色
  • 3篇小鼠
  • 3篇免疫保护
  • 3篇巨噬细胞
  • 3篇抗体
  • 3篇抗原
  • 3篇虫病
  • 3篇大蒜
  • 3篇大蒜素
  • 2篇大学生
  • 2篇单克隆

机构

  • 38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云南大学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地方病...
  • 1篇泰安市岱岳区...
  • 1篇泰山医学院第...

作者

  • 38篇刘锦华
  • 25篇陈秀春
  • 13篇李永华
  • 10篇杨春贵
  • 9篇周世昌
  • 4篇张显忠
  • 4篇王欣农
  • 3篇李新华
  • 3篇赛书元
  • 3篇陈兴保
  • 2篇齐春花
  • 2篇李艳玲
  • 2篇李效良
  • 2篇李晓霞
  • 2篇史仁玖
  • 2篇吴从平
  • 2篇赵静
  • 2篇胡守峰
  • 2篇苗苗
  • 1篇庄东明

传媒

  • 23篇泰山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5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足骨骼串制方法的一些改良被引量:2
2004年
王欣农李跃刘锦华
关键词:关节面
人体隐孢子虫感染动物实验观察
1992年
用人体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几种动物,观察了其发病情况,排卵囊情况,并进行肠壁病理学观察。因排卵囊持续时间短,初步证明某些人体感染并不主要来源于这三种动物。该动物亦不适于做实验的动物模型。
苏立英陈秀春刘锦华杨桂兰吕慧
关键词:隐孢子虫卵囊
苍山县中、小学生钩虫、蛔虫感染调查分析
1991年
对732份中、小学生的粪便标本,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了蛔虫卵和钩虫卵的检查。蛔虫和钩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9.2%和26.4%,与健康者对照,感染对儿童的发育和营养的影响,主要取决对感染度,轻度感染可无明显影响。
陈秀春苏立英赛书元李永华刘锦华黄淑敏泮淑季高丽英任秋兰逯秀梅
关键词:蛔虫钩虫感染率
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处理水碘含量的探讨
2002年
根据《水质分析大全》应用接触法 -砷铈氧化还原法 ,采用 WFZ80 0 - D3A型单光束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D3D型打印机 ,代替以往 72 1型分光光度计 ,利用仪器计算机系统通过线性回归处理 ,直接得到水碘含量 (μg/ L) ,优于以往的测定出水样吸光度 (A)值再用计算器通过指数回归计算水碘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简便、快速 。
刘永萍刘锦华王欣
关键词:水碘饮用水碘含量线性回归方程
手脚骨制取方法的改进
2005年
王欣农刘锦华
关键词:解剖标本
山东内陆人体隐孢子虫病调查报告被引量:7
2002年
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人群粪便标本 ,对病人进行治疗随访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山东内陆人体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防治研究 ,共检查人群粪便标本 36 31份 ,阳性者 36例 ,平均人群感染率为 1.0 % ,其中成人为 0 .2 % ,5岁及以下婴幼儿为 1.2 %。婴幼儿是高发年龄组 ,而且有明显的季节性 ,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以鲁南较多 ,散发 ,有村庄聚集性。腹泻为稀糊样便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结果显示 ,改良抗酸染色法是比较适用的诊断方法 ,卵囊的多少能评价腹泻的轻重 ,隐孢子虫感染多见于腹泻的婴幼儿。作者还对流行因素、临床表现。
陈秀春刘锦华李永华杨春贵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腹泻感染率
抗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制备抗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单克隆抗体 (McAb)并进行鉴定 ,为弓形虫病的诊断、抗原的提纯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高滴度抗P30抗原McAb杂交瘤细胞株 ,并测定McAb免疫球蛋白亚类和单抗效价 ,用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位 ,并通过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 本实验获得了 2株抗P30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E3 和G2 ,分泌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1∶2 5 880和 1∶10 2 6 0 ,其分泌的抗体与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 ,2株单抗均属IgG1亚类 ,且识别的抗原定位于速殖子表膜。
李永华陈秀春刘锦华杨春贵李新华
关键词: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抗弓形虫表膜抗原 P3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为制备抗弓形虫主要表膜抗原 P30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 ,进而为弓形虫病诊断、抗原的提纯及亚单位疫苗的制备等提供可靠依据。用弓形虫速殖子膜蛋白为免疫原免疫 BAL B/ 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 / 0融合 ,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高滴度抗 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并测定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亚类和抗体效价 ,用 IFAT进行单抗识别的抗原定位 ,并通过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获得了两株抗 P30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 E3和 G2 ,其分泌的抗体与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等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 2株单抗均属 Ig G1亚类 ,且识别的抗原定位于速殖子表膜。结果表明 ,制备的抗 P30抗原的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和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李永华张洪花陈秀春刘锦华扬春贵李新华
关键词: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弓形虫感染与优生被引量:3
2004年
陈秀春周世昌刘锦华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优生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医生
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研究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性保护作用及免疫保护机制。方法 将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P30抗原免疫C57BL/ 6纯系小鼠 ,然后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和Fukaya株包囊攻击感染 ,观察P30抗原免疫对急性弓形虫感染鼠死亡时间及慢性感染鼠脑内包囊形成的影响 ,同时对感染后不同时间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IL 2及IFN r细胞因子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显示P30抗原免疫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 ,减少脑内包囊的形成数量 ,增强小鼠抵抗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IFN r、IL 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鼠 ,而且免疫鼠脾CD4 + 和CD8+ 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 细胞的数量在感染早期升高较快 ,至感染后第 4周达高峰 ,两者的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P30抗原免疫对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
陈秀春李永华刘锦华杨春贵周世昌
关键词:弓形虫免疫应答免疫保护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