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银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石斑
  • 11篇石斑鱼
  • 11篇斑鱼
  • 8篇云纹石斑鱼
  • 5篇幼鱼
  • 5篇鞍带石斑鱼
  • 4篇杂交子代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发育
  • 4篇子代
  • 3篇稚幼鱼
  • 3篇仔稚幼鱼
  • 2篇早期发育
  • 2篇稚鱼
  • 2篇摄食
  • 2篇仔鱼
  • 2篇温度
  • 2篇龙胆石斑
  • 2篇龙胆石斑鱼
  • 2篇海洋生物

机构

  • 10篇福建省水产研...
  • 5篇集美大学
  • 3篇厦门小嶝水产...

作者

  • 11篇刘银华
  • 7篇郑乐云
  • 7篇黄种持
  • 6篇吴水清
  • 6篇仇登高
  • 4篇许朝辉
  • 4篇吴精灵
  • 3篇钟幼平
  • 3篇胡家财
  • 3篇张雅芝
  • 3篇谢仰杰
  • 3篇李军
  • 1篇曾庆民
  • 1篇杨求华
  • 1篇李雷斌

传媒

  • 2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渔业研究
  • 1篇福建省海洋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投喂频率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在水温(28.59±1.74)℃下,选用冰鲜杂鱼饲养平均体质量为858.73g的鞍带石斑鱼,经过60d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1次/2d、1次/3d)对流水养殖鞍带石斑鱼生长、摄食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存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个实验组存活率在99.40%~99.80%之间;各实验组间的肥满度(CF=2.22~2.35)、体质量变异系数(SV=20.08~24.27)、饲料系数(FCR=2.70~3.01)和日增质量(7.50~12.51g/d)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投喂频率1次/d组和1次/2d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质量(RWG)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投喂频率1次/d组的日摄食率和1次/2d组的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1次/3d组(p<0.05);在免疫酶活力方面,投喂频率对鞍带石斑鱼血浆中的碱性磷酸酶(AKP=0.083 5~0.089金氏单位/mL)、过氧化氢酶(CAT=7.96~8.19U/m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2.40~34.45U/mL)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流水模式养殖鞍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为1次/d或1次/2d.
仇登高郑乐云郑乐云吴水清黄种持刘银华吴水清邱峰岩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投喂频率流水养殖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
近年来,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23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
吴水清郑乐云黄种持仇登高许朝辉郑君飘邱峰岩吴精灵刘银华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
文献传递
温度对不同规格珍珠龙胆石斑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2015年2-4月,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规格分别为(27.4&#177;0.8)、(276.5&#177;17.3)、(575.4&#177;1...
仇登高黄种持郑乐云吴水清刘银华郑君飘陈新明杨志
关键词:水温排泄
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及育苗技术研究
本文围绕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生物学,描述了云纹石斑鱼育苗技术、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仔稚幼鱼各阶段的形态发育,以及温度和盐度对其早期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2013年5-7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丰源水产养殖场,...
刘银华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育苗技术
文献传递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被引量:8
2015年
于2013年5~7月对人工培育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水温为(26.7±1.3)℃的培育条件下,云纹石斑鱼仔、稚鱼摄食能力强;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率为40.00%;仔、稚鱼平均摄食率为97.63%,且13日龄之后的平均饱食个体比例为92.25%,摄食量(y)与体重(W)的关系可用二项式方程y=0.000 1W2+0.055 9W-0.629 8表达;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在白天均出现两个摄食高峰,夜间基本不摄食,为白天摄食类型,并可以初步确定以鱼体重的10%~20%和8%~10%分别作为云纹石斑鱼仔鱼和稚鱼的日投喂量.全长(L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Lt=0.008 8D2+0.162 2D+1.114 5,体重(Wt)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Wt=0.366 0D2-11.361D+59.022 3,全长(Lt)与体重(Wt)的回归方程为Wt=0.011 7Lt3.017 8,b=3.017 8约等于3,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为均匀生长类型.
刘银华张雅芝钟幼平李军谢仰杰胡家财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云纹石斑鱼仔鱼稚鱼摄食习性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2±1)℃、盐度33、p H7.8的海水中,杂交受精卵经过35 h 23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其中在卵裂期、囊胚期和仔鱼出膜前后,杂交子代胚胎的死亡率较高。杂交石斑鱼的孵化率为91.5%,低于对照组的93.1%;畸形率为10.5%,高于对照组的5.3%。根据杂交子代卵黄囊消失与否、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体色和鳞片的出现,可将杂交石斑鱼胎后发育分为:前期仔鱼(0!3日龄)、后期仔鱼(4!27日龄)、稚鱼期(28!45日龄)、幼鱼期(46日龄以后);通过与其亲本早期发育进行比较发现,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
吴水清郑乐云黄种持仇登高许朝辉郑君飘邱峰岩吴精灵刘银华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
温度和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突变和渐变两种方法初步探讨了温度和盐度的改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显示: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生长存活在盐度范围14—40psu内,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14~19psu.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温度范围为21~30℃.温度实验中,在18℃以下的水中,幼鱼摄食能力减弱,活力低下,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菌;在高于33℃的水中,幼鱼运动过频,导致消耗大量能量,抑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幼鱼对盐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适当降低盐度有益于提高其生长速度,且幼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刘银华钟幼平曾庆民李军谢仰杰胡家财张雅芝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幼鱼温度盐度
云纹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为丰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对各时期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进行了描述,并详细记录了各时期全长、口裂、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变化.根据卵黄囊和油球的消失、鳍膜的消退、第2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缩、鳞片的生长及色素的变化把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阶段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包括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稚鱼期和幼鱼期.在水温26.71±1.26℃的培育条件下,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至6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失,进入晚期仔鱼期;至29日龄,鳍膜消失,进入稚鱼期;至41日龄,鳞片开始长出,至59日龄,稚鱼全身覆盖鳞片,完成变态,进入早期幼鱼期.并发现在生态幅范围内提高培育水温,可以提高生长效率,加快育苗速度.
刘银华张雅芝钟幼平李军谢仰杰胡家财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云纹石斑鱼早期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居卵中央;在水温26±0.5℃、盐度32、pH 8.2、静水微充气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共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8个时期,历时25h 15 min完成胚胎发育。统计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3%、91.6%和9.5%。在仔稚幼鱼生长方面,杂交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介于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快于云纹石斑鱼而慢于赤点石斑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杨求华黄种持郑乐云李雷斌刘银华许朝辉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胚胎发育
温度对不同规格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呼吸和排泄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小[(28.1?1.1)g]、中[(278.9?20.1)g]、大[(575.8?37.4)g]3种规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呼吸和排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规格对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水温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当水温为26.6℃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10±0.124)mg/(g·h)、(0.306±0.007)mg/(g·h)、(0.161±0.010)mg/(g·h)和(47.739±21.048)μg/(g·h)、(13.956±1.783)μg/(g·h)、(6.811±1.882)μg/(g·h),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四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在水温15.8~36.5℃范围,相同水温下,珍珠龙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降低,耗氧率和排氨率与规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不同温度条件下,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的耗氧率Q10和排氨率Q10在21.0~26.6℃时均达到最大,且其均在26.6~30.9℃时最小。小、中、大3种规格O/N比值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1.535~113.541、15.713~32.193、12.097~27.094,表明实验水温条件下小规格珍珠龙胆的供能物质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中、大规格珍珠龙胆的主要能量物质为蛋白质和脂肪。
仇登高黄种持郑乐云吴水清刘银华邱峰岩郑君飘陈新明
关键词:耗氧率排氨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