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玉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生物碱
  • 2篇析因设计
  • 2篇川乌
  • 1篇毒性
  • 1篇新乌头碱
  • 1篇药典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溶出
  • 1篇色谱
  • 1篇生物碱成分
  • 1篇双酯型生物碱
  • 1篇水煎
  • 1篇水煎液
  • 1篇总生物碱
  • 1篇酯型
  • 1篇酯型生物碱
  • 1篇乌头
  • 1篇乌头碱
  • 1篇相色谱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李飞
  • 7篇刘红玉
  • 4篇杨蕾
  • 4篇谭鹏
  • 3篇张晓凤
  • 2篇侯跃飞
  • 2篇王哲
  • 2篇杜红
  • 2篇吴莎
  • 1篇国伟
  • 1篇高南南
  • 1篇吴月娇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炮制对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炮制对这3种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加热处理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溶出无显著性影响;加甘草汁炮制后3种成分含量增高,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有极显著性差异,吴茱萸内酯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对吴茱萸碱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辅料甘草汁是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炮制因素,加热处理对所测定的3种成分溶出量影响不明显。
张晓凤刘红玉谭鹏李飞
关键词:析因设计水煎液
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毒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分析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组分及毒性的变化,为阐明吴茱萸炮制减毒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生品和制品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毒性进行比较,并用Bliss法计算LD50值。结果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收率分别为0.75%和0.65%;两者用GC-MS均检出57个峰,其主要成分是月桂烯、β-水芹烯、罗勒烯、β-榄香烯、β-石竹烯;炮制后减少3个组分,新增3个组分;生、制品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相对含量有变化。吴茱萸生品挥发油LD50为2.82 ml/kg,95%可信限2.48~3.21 ml/kg;制品挥发油LD50为2.91 ml/kg,95%可信限2.49~3.41 ml/kg。结论吴茱萸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3.33%,LD50值升高了19.15%,毒性的降低与挥发油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张晓凤高南南刘红玉杜红杨蕾李飞
关键词:挥发油GC-MS急性毒性
析因设计法研究炮制对吴茱萸中3种主要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中主要成分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试验设计研究炮制对吴茱萸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加热样品比不加热制品中吴茱萸碱含量显著增高(P<0.05),吴茱萸次碱极显著增高(P<0.01),吴茱萸内酯含量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加甘草汁制品吴茱萸内酯显著高于加甘草汁制品(P<0.05),甘草汁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加热和辅料处理的交互作用对吴茱萸内酯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影响不显著。结论:加热是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含量的炮制因素,甘草汁的加入对所测定的3种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张晓凤刘红玉杨蕾李飞
关键词:辅料析因设计
历版药典及地方规范中炮附片的相关内容比较分析
将历版药典和各省炮制规范中收录的炮附片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炮附片的传统炮制经验传承和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吴莎刘红玉李飞
关键词:药典
文献传递
川乌炮制各工序对其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
本文查阅了1958年以来川乌炮制的文献报道,对炮制各工序对其质量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关键工序中水处理、加热方式、辅料等炮制因素对制川乌外观性状及生物碱成分的影响,探讨各工序的目的 ,为规范和创新川乌炮制工艺,生产质量...
刘红玉吴莎谭鹏杨蕾李飞
关键词:川乌总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
文献传递
浸泡程度对川乌炮制品传统质量及生物碱成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考察川乌2010年版《中国药典》炮制法中"浸泡至内无干心"的科学性。方法:制备浸泡不及、适中和太过的川乌浸泡品及其蒸制品,观察性状,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各样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结果:浸泡适中炮制品易于切制,饮片片型平坦,不易破碎。浸泡使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降低,随浸泡程度加深,双酯型生物碱总量的降低率分别为28.7%,36.8%,44.9%,单酯型生物碱总量的降低率分别为21.8%,25.5%,40%。蒸制使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较生品均降低>98%;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显著增加,约为生品2倍。结论:川乌浸泡至"内无干心"蒸制品中生物碱类成分变化适中,饮片质量较佳,川乌浸泡至"内无干心"具有一定科学性。
王哲谭鹏刘红玉侯跃飞吴月娇国伟李飞
关键词:川乌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
草乌净制机制探析
2013年
目的:探析草乌的净制机制。方法:采用HPLC测定3批带残茎草乌、去残茎草乌及草乌残茎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带残茎草乌、去残茎草乌、草乌残茎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分别是0.59%~0.66%,0.61%~0.69%,0.39%~0.42%;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分别是0.09%~0.10%,0.09%~0.12%,0.06%~0.08%。草乌不同部位的色谱图中除6种酯型生物碱峰外还存在共有峰4,残茎中峰4的峰面积是去残茎草乌的55%~80%。结论:草乌残茎和去残茎草乌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残茎属于生物碱成分含量较低的非药用部位,需去除。
侯跃飞杜红王哲刘红玉李飞谭鹏杨蕾
关键词:草乌净制高效液相色谱生物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